怀初这些日子忙着园子里的事情,儿子和老爹又在身边,一时没了后顾之忧,便放心的沉迷事业。
小舅舅家的表弟来找她说外婆病危的时候,她人懵了一下。
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以后,张口就是否定:“是不是弄错了?我走的时候外婆还好好的呢!”
小表弟眼神悲伤,有些哽咽的解释:“前两天刚好了一点,我爹他们以为他已经恢复了,没成想突然病情加重了,已经有些认不出人,我爹怕有什么不好,让我来叫你们回去……”
怀初心里虽然知道有这么一天,可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
以前的许陈氏身上,从来没有让她体验过什么叫亲情,直到他们遇到外婆一家。
不管从最开始的安顿还是后期基建,是外婆家的人给了她最大的帮助。哪怕是他们中间的纽带已经没了,他们之间也没有陌生。
小丰村能有今天,离不开她外家默默的支持。
而这其中最最重要的人就是外婆。
尽管没有表白过,可怀初心里,外婆一直是她的后盾,不管是统筹能力还是计划能力,外婆都是顶顶厉害的。
年后那场大病,让她心惊不已,当时她生怕外婆熬不过去。
没想到也挨了这么多的日子。
按照三舅他们宽慰她的话,以前他们村子有那种看起来病怏怏的病人,结果人过的好好的呢!
人有时候总是愿意相信那点渺茫的希望。
其后这半年,外婆虽说看起来越来越瘦弱,饭量一直还算可以,怀初心里渐渐的也就信了那种说法。
如今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她怎么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哑然的看着有些悲伤的小表弟,这才迅速的回房间收拾东西。
一路上气氛很是哀伤,只有小家伙不知世事的咿咿呀呀着。
人最擅长的就是自欺欺人,哪怕是知道终有这么一天,她这会儿心里还是两种想法激烈的交织,一种还是有微弱的希翼,盼着这又是一次虚惊。
沉默着回了村子,还没到村口,怀初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她一眼就看到了罗家门口闹哄哄的人群——
以及人群中包着笑帕的人头。
“快!快点儿!”她催促前面的车夫,脸上鲜有的出现了急色。
马车刚入了村子,就有人发现了他们。
“怀初回来了!快点进去吧!”
说话的是桂花嫂子,她从她的眼里看到了一抹遗憾。
不好的感觉更加强烈,马车没停稳,她就跳了下来,直奔着罗家而去。
靠近门口,哀恸的哭声让她脚步一滞,心里懊悔不已,看来她来的迟了……
进了罗家,院子里子侄一辈跪在院子里大哭,白色一片。
她从人群中穿过去,入了前面的堂屋,这会儿灵堂已经开始在布置。
忙着的小舅舅看到她进来,连忙制止她继续往里走。
怀初不解的看着他:“丫头,等会儿,你舅他们在给你外婆穿寿衣,等会儿再去……”
他话还没有说完,怀初人已经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外公外婆的房里这会儿被舅舅舅妈包围起来,怀初进去的时候,有人应声回头,见是她回来,立刻招呼她过来。
“怀初……你外婆……”三舅妈本来平静的脸在看到怀初时立刻有些绷不住,说着便有些说不下去,语气哽咽起来。在场的人忍不住都跟着小声的啜泣。
怀初目光直愣愣的盯着床上的人,外婆跟睡着了一样,平日里抿紧的,稍稍有些下垂的唇角,此刻柔和了许多,眉头也没有平日的紧绷,消瘦的面容到显得无比平和。
不知为何,这一瞬间令怀初觉着有些陌生。
一直不敢相信的心,在此刻终于有了实感。
外婆好像真的离开了……
路上一直紧绷着的情绪此刻瞬间失控,她熟悉的、那个被她精神上视为后盾的人——没了。
眼泪落在了脸上她才感觉到,顿时满屋子又是一场哭泣。
怀初被氛围带动的,眼泪不可抑制的往下流,心里空落落的,飘飘荡荡像是在半空中。
亲人团聚在一起,一边伤心,一边自我安慰,哭过一场以后,还是要打起精神来准备后事。
后面的事情,怀初事后想起来,一直恍若是在梦中。
她一直感觉自己懵然的跟随着舅舅们的指挥,戴了孝便被拉去跟表哥表弟们一起各处帮忙。
只记得灵堂的香火熏的人眼都睁不开,她在哀婉的孝歌和锣鼓声中,机械的给客人行礼。
七天的丧期,她忙的脚不沾地。
城里大部分最近相交不错的夫人们都派了人来吊唁。
怀初逐渐的从悲伤中接受了外婆离世的这个事实。
家族大,人口多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这次过事郑罗两家人足够应对。
怀初全家除了不在家的关郎君,全都戴了孝跟着忙。
小家伙交给王妈妈看着,让她专心忙外婆的后事。
大概小丰村最近和相近的几个村子的来往,被不少人看在眼里,总之最后宴请宾客的时候,十里八乡的人来的不少。
丧事办完,入土为安,怀初这才有空和三舅他们坐一起问起了外婆临走前的情形。
说到这里罗三舅心里就内疚不已,自家老娘有多看重怀初他不是不知道,可惜当时他真是没有预料到她病情发展的那么快。
眼看着一口气上不来,人就这么没了。
作为儿女,他们虽然不舍得老人离开,可生离死别是人一辈子都绕不开的坎。
怀初年纪小,情深意重舍不得他们能理解,可相比让老娘在病榻上缠绵,他倒是希望她走的痛快些。
就是没有在走之前再看一眼她最爱的外孙女,有些遗憾。
心知怀初难受,就挑拣着说了几句,怕她太过伤怀。
晚上送走了所有的宾客,一家人坐在一起,都有些呆滞,其实按照风俗,怀初外婆的丧事远不止怀初这一处遗憾,外婆的娘家人至今还下落不明,也就不知道老太太已经去了的消息。
丧事结束,怀初也没有回城里,反倒是趁机又搬回了村子,偶尔只在兰花巷子歇息一下。
日子就这么继续往下走,除了后山山林边上多了一座新坟,看似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当然,也仅仅是看似。
实际上外婆离世后,怀初觉着外公好像也出现了问题。
因着最近小豆子月份渐渐的大了,好像一下子在家里关不住他了一样,日日要往外跑,不出门就闹的天翻地覆。
王妈妈宠他,只要不下雨,没事总抱着他在村里溜达。
外婆去世后连续好几天,回来都跟怀初反映,说是总看到怀初外公往后山跑。
后山有什么大家心知肚明,老两口生活了一辈子,突然之间只剩下了一个,心里空落落的简直太正常。
可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总是往后山跑也不是回事儿,万一摔着碰着了怎么办?
怀初刚开始以为三舅他们不知道,还特意上门去问了一遍,原来三舅他们也知道,就是拿老头子没办法。
劝是劝不住的,就只能让孩子们远远的跟着,据说被发现回来是要骂人的,老头子总觉着自己身体还硬朗,不需要孩子们这么操心的跟着。
对此,大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盼着时间久一点,老头子心里能稍稍放下些。
怀初在家里经历生死离别的伤痛时,远方路上的关东城运气不好的又遇上了麻烦,不过这次的麻烦跟旁的不一样,这次特殊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