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清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三日后,直隶省内,刘宅门口。

一个背挎行李的年轻男子前脚刚刚迈出大门,便被一直蹲守在外的守城营官兵给死死扣住。

“诶哟,我滴,是大大滴良民,你们为何,要如此待我!”

年轻男子说话的腔调甚是古怪,官兵一时听不出是哪里口音,经过一番搜查后,最令人可疑的是,这人脑后拖着的一根长长大辫子,居然是胶糊上去的假冒货!

落网之后,年轻脑子对于充当日本间谍一事,百般抵赖,接连使出了否定三连:

“我不是,我没有,你可别瞎说啊!”

他告诉负责审讯的天津知县李振鹏,自己名唤石川伍一,是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侨民,当他听说领事们都已搭船回国,所以他也正打算拾掇拾掇,随船回国去了。

乍一听,好像还挺合乎常理的。

不过,衙门既然敢直接捉人,那就不怕你巧舌如簧,知县先将几个当事人分别关押起来,随后再逐个押上公堂,仔细审问。

最先被押上公堂的,是负责给石川带路的小腿子王大富。

“啪!”

惊堂木一拍,尖嘴猴腮的王大富立刻双膝一软,下意识的向地面跪去。

“王大富!你既身为国人,为何出卖国家,甘心作倭贼的走狗?!”

抬眼一看,见知县老爷圆目怒瞪,一脸杀气,王大富吓得浑身哆嗦,讲起话来也是战战兢兢:

“大人啊,小的...小的实在冤枉啊~~

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日本人是干嘛的,我只管给他当听差,他让我干嘛,我就干嘛,我也只是图他每个月能按时给出六两银子的工钱。

前几日,他让我帮他寻间房,可这一时半会儿,我也寻不到合适的,所以便让他搬到我的亲戚,刘棻家去住上几天。

谁知,初四那天刚一搬去,官府的人就突然出现,无缘无故地,就把人给抓起来了,其他的,您就是打死小人,小人也不知道啊!”

“算了算了!押下去,先给我押下去候着!”

知县听得清楚,这人只是一个打杂跑腿的小喽啰,再审下去,也是毫无益处,索性挥了挥手,让他哪凉快,就上哪呆着去。

紧接着押上来的,是直隶军械局的书办刘棻。

“呔!好你个刘棻,你食皇禄,受皇恩,不思报效皇上,反而里通外国,卖国求荣,你,可知罪否?!”

这刘棻还是见过世面的,他所表现出来的泰然自若,与前者的惶惶不安,形成了鲜明对比:

“知县大人,这话,可不兴乱讲呀,再说这罪,也不是这样乱定的啊,

卑职此前根本就不认识这倭人,都是我的穷亲戚王大富,前几日突然提出,要搁我这借住几天,我这做亲戚的,也不好回绝,所以才与那倭人碰了回面。”

“嗨呀!你们一个个的,果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眼见几个当事人的口风都还挺紧,知县不得不让衙役使上了一些“特别的审讯手段”。

仅仅半盏茶的功夫,几位当事人便识趣地一一松开嘴巴,争先恐后地向知县招供。

主犯石川伍一被重新押上公堂后,满身都是爱的烙印,知县还未开口,他便主动招认:

“老爷你大人不记小人过,我招,我什么都招。

我是去年九月,随本国的海军武官,一同坐船赶到天津,居住在英租界的松昌洋行,职责是负责收集清国的军事情报。

当我听说刘棻是军械局书办时,便让护卫营的汪开甲引荐,从而结交了刘棻。

后来,刘棻就利用职务之便,陆陆续续给我开过一张炮械数目的清单,并且把自己的亲戚王大福,推荐给我当便差。

而作为回报,在每次行事后,我都是以八十块银元的报酬,向刘棻进行行贿...”

“还有呢?!”

知县对眼前这个盗窃机密的日本间谍恨之入骨,自逮捕入狱起,就没给过他一口吃食,一滴饮水。

“后...后来朝鲜衅起,我又向刘棻打探情报,但他却总是拿些不着边际的假情报敷衍了事。

为了套取更多情报,我还以五十块银元为饵,向水师营里的于邦起探听军情,不料他的口风甚紧,试探几次后,他都拒绝提供任何情报,还把我的钱都如数退了回来。

前几日,我们两国正式宣战,领事们都随船撤走,但是却要求我改装易服,扮成清国人的样子,继续留在清国收集战时情报。

但我考虑到在英租界附近,熟人太多,容易暴露,所以就和刘棻商量,先搬到他的家里去躲躲风头。

可我左想右想,总觉得呆在刘棻家也不甚保险,于是第二天就跟王大富说,现在领事都回了国,英租界里的洋行,就没人照看了,而王大福家正好离英租界不远,我就想干脆搬到他家去住,这样子,也方便照顾洋行。

可没曾想到,我刚拿着行李从刘棻家出来,就被你们给抓起来了。”

说完,石川伍一还略显遗憾的叹了口气,一副死不悔改的样子,气的那知县大人吹胡子瞪眼睛,若不是此事重大,总督大人要亲自垂问,自己当场就要将他处以极刑。

随后押上来的刘棻,身上带着一条条来自衙役的亲切关爱,他扑通一下,扑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坦白道:

“青天大老爷在上啊!请宽恕卑职这一条贱命!”

“呵!留不留命,本官还要看你接下来的口供,是否跟主犯对得上,再给你酌情量刑。”

“卑职说,卑职什么都如实说!”

刘棻蓬头垢面,体如筛糠,号服上,血迹斑斑...

“卑职在大量银钱的诱惑下,确实向倭贼提供过三次情报。”

“一字一句的记清楚了。”

知县对着一旁奋笔疾书的书吏提醒一句,此事牵涉甚广,自己可不想因此事牵连,而丢了红缨帽子。

“卑职第一次给倭贼提供情报,是在光绪二十年的二月间,主要是开过一些海军炮械的清单。

第二次是在同年的六月上旬,倭贼又托我查清北洋海军的驻防情况,我就照册写出来,封在信内交给王大福带回。

最后一次,是在丰岛海战爆发前,这倭贼异想天开,还想要我提供清国的派兵情形,卑职哪里能知晓这等机密的信息,后来实在打听不到什么确实信息,卑职便只能将一些江湖传闻随便写了,让王大福拿给倭贼,敷衍交差。”

“嗯…”

知县努了努嘴,立马就有两名衙役,将供词拿到堂上,押着两人,在各自的供词上签字画押。

随即,知县便将一字未看,一字未改的供词装进信封,用火漆封住口,连夜送到了直隶津海关内。

事关重大,信封不敢假手于人,由知县李振鹏一路送到盛宣怀的手中。

盛宣怀抬头看了知县一眼,后者立即知趣地退出了房门。

盛宣怀将信封拆开,把两张供词铺在桌上一看,仔细审读后,兴奋的对一旁师爷说道:

“这两两一对照,果然是对上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