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一援一疆情 > 第304章 农改之困:破局曙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4章 农改之困:破局曙光

帕提曼本想悄悄离开,却被阿卜杜拉凌厉的目光锁住。

“帕提曼,你也听到了吧?这些外来人,根本不懂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他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精光,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

帕提曼深吸一口气,弯腰捡起本子,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她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

潘海军和李秀梅得知阿卜杜拉的举动后,并没有选择退缩。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火红,也映照着村子广场上剑拔弩张的气氛。

潘海军和李秀梅并肩站在广场中央,目光坚定地扫过一张张或疑惑、或担忧、或敌视的脸庞。

燥热的风裹挟着沙土,吹拂着他们的衣衫,更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变革的艰难。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潘书记,你说的那些新技术,我们不懂!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种地的,凭什么要听你的?”阿卜杜拉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潘海军面前,浑厚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

他身后的老人们也纷纷附和,像一群愤怒的蜜蜂,嗡嗡地叫个不停。

“阿卜杜拉大叔,我知道大家担心改变会带来风险,但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潘海军的声音沉稳有力,如同定海神针一般,试图平息这场即将爆发的风暴。

“新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收入,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难道你们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过上好日子吗?”

“好日子?我们现在过得不好吗?你看看那些用了新技术的地方,土地都坏了!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毁了子孙后代的未来!”阿卜杜拉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唾沫星子飞溅到潘海军的脸上。

周围的村民们也分成了两派,支持革新的年轻人和坚持传统的老人互相争论,整个村子像一口沸腾的大锅,充满了火药味。

李秀梅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轻轻地拉了拉潘海军的衣袖,低声说道:“海军,这样下去不行,我们得想别的办法。”

潘海军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场革新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他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广场边缘一个年轻的身影上。

“吾麦尔……”他刚开口,却被阿卜杜拉尖锐的声音打断:“吾麦尔,你小子别听他胡说八道!你想害死我们大家吗?”

吾麦尔的心脏怦怦直跳,广场上嘈杂的声音像无数根针扎在他的脑子里。

他焦虑地搓着手,来回踱步,干燥的沙土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磨牙的声音,更像是命运的齿轮在无情转动。

他抬头望了望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却丝毫驱散不了他内心的阴霾。

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牢笼中,空气凝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革新,真的能成功吗?

如果失败了,这个村子,还有他的未来,该怎么办?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就像一叶孤舟在茫茫大海中漂泊,找不到方向。

李秀梅没有加入广场上的争论,她深知,与这些固执的老人正面冲突,只会适得其反。

她选择了一条更迂回、更柔软的道路。

她走进了一户农家,一位抱着婴儿的妇女正坐在门口,李秀梅微笑着走上前,轻声问道:“孩子怎么了?”

“有点咳嗽,”妇女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担忧,“村里的医生说没事,可是我一直不放心。”

李秀梅温柔地摸了摸婴儿的额头,然后开始与妇女聊起了健康农业。

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健康农产品的好处。

妇女听得入了神,眼神也渐渐亮了起来。

“李医生,你说的这些,我以前从来没想过。”

“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李秀梅温和地说。

类似的场景,在不同的农户家中上演。

李秀梅没有强硬地灌输新观念,而是像春雨般润物无声地将健康理念播撒到每个家庭。

家人们开始思考,开始担忧,开始动摇。

广场上的争吵声渐渐小了,一些老人的脸上露出了迟疑的神色。

阿卜杜拉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他不安地环顾四周,紧握着拐杖的手微微颤抖。

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僵局,“大家请安静一下,我有些东西要给大家看……”帕提曼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她手里拿着一个本子,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缓缓走向广场中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期待又紧张的气息……

帕提曼站在广场中央,深吸一口气,翻开手中的笔记本。

“这是我这段时间做的对比试验记录,”她指着其中一页,声音清晰而有力,“左边是用传统方法种植的棉花,右边是用新技术种植的棉花。大家可以看到,新技术种植的棉花,植株更高,叶片更绿,果实也更大。”她将笔记本递给离她最近的村民,让他们传阅。

本子在人群中传递,村民们伸长脖子,瞪大眼睛,仔细观察着上面的照片和数据。

窃窃私语声逐渐响起,原本坚定的反对声浪开始减弱。

一些老农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们用手摩挲着照片,仿佛要亲手触摸到那些茁壮成长的棉花。

阿卜杜拉盯着传到他手中的本子,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他用力地咳嗽了一声,“哼,这只是初步结果,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语气依旧强硬,却少了之前的底气。

潘海军见状,心中一喜,知道时机已到。

“接下来,我们会组织一个农业革新小组,专门学习新技术。”他环视四周,目光落在吾麦尔身上,“吾麦尔,你愿意加入吗?”

吾麦尔挺直腰杆,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其他年轻农民也纷纷响应,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

在潘海军和李秀梅的指导下,农业革新小组迅速成立。

年轻人们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新知识,田间地头成了他们的实践课堂。

吾麦尔表现尤为突出,他积极学习,认真钻研,很快便掌握了新技术的要领,并主动帮助其他村民。

看着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潘海军和李秀梅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田野上,也照亮了他们充满希望的脸庞。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当他们满怀期待地将新品种的种子播撒到田间时,却发现……

“潘书记,这……这种子怎么……”帕提曼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指着田地里零星冒出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