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渐深,公司的灯火依然明亮。我正在查看各地工艺基地的进展报告,何俊急匆匆地推门而入。

\"林总,有个不太好的消息。\"他神色凝重,\"绿洲科技虽然在明面上吃了亏,但他们在暗地里开始挖我们的墙角了。\"

我放下手中的文件:\"详细说说。\"

何俊打开平板:\"他们开始针对性地收买我们联盟中的核心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匠人。而且......\"

\"而且什么?\"

\"他们给出的条件特别诱人,不只是高薪,还承诺提供独立的工作室和技术团队。已经有几个年轻人动心了。\"

我沉思片刻:\"通知各地负责人,明天早上开个视频会议。\"

正说着,季雪匆匆走来:\"林总,还有个情况。绿洲科技在网上发起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活动,矛头直指我们的联盟。\"

打开社交媒体,铺天盖地都是相关话题:

\"传统工艺是否应该适应市场?\"

\"坚持手工制作是否过于保守?\"

\"工匠精神与商业效率如何平衡?\"

看似是理性讨论,实则暗藏机锋,把我们塑造成了\"守旧派\"的形象。

\"他们这招够狠的。\"王强也赶来汇报,\"很多年轻粉丝都开始质疑我们了。\"

我却笑了:\"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机会。\"

众人不解地看着我。

\"想想看,\"我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绿洲科技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把话题引向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

季雪眼睛一亮:\"我明白了!我们可以借此机会......\"

\"对,\"我接过她的话,\"我们要让大家看到,传统与现代从来就不是对立的。\"

当晚,我们连夜制定了应对方案:

第一步:发起\"新匠心运动\"

邀请知名设计师与传统匠人合作

举办跨界创新工作坊

开展线上直播教学活动

第二步:启动\"双向赋能计划\"

传统工艺数字化保护

现代技术辅助创作

智能化工具研发应用

第三步:打造\"文化融合实验室\"

建立创新研发中心

组织跨界交流活动

孵化创新项目

第二天一早,视频会议如期召开。各地负责人纷纷汇报了当地的情况。

\"其实年轻匠人最担心的是发展空间。\"苏州负责人说,\"他们怕传统工艺会限制他们的创新。\"

景德镇的代表也表示:\"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想法,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

我点点头:\"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限制他们,而是给他们更大的舞台。\"

就在这时,陈工兴冲冲跑来:\"林总,您猜怎么着?m国的一家顶级设计公司联系我们,说想和我们的匠人合作开发新产品!\"

这个消息让会议室一下子沸腾起来。

我继续说:\"这就是机会。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传统工艺不是束缚创新的枷锁,而是通向未来的桥梁。\"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的行动快速展开:

首先,联合国际知名设计师,启动了\"东方美学新生态\"项目。传统匠人与现代设计师共同创作,碰撞出令人惊艳的火花。

其次,开发了一套智能辅助系统,帮助匠人提高效率,但又不失传统工艺的精髓。系统还能记录整个制作过程,形成完整的技艺档案。

最后,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匠心艺术节\",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成果。

效果立竿见影。原本动摇的年轻匠人不仅留了下来,还带来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一位年轻的漆器艺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创新。它不是抛弃传统,而是让传统焕发新生。\"

晚上,收到一封特别的邮件。是绿洲科技一位高管的亲笔信:

\"林总,不得不承认,你们的视野和格局,远超我们的想象。或许我们可以谈谈合作?\"

我将邮件转发给季雪:\"你觉得呢?\"

她想了想:\"这可能是个陷阱,但也可能是个机会。\"

\"对,\"我笑道,\"与其斗个你死我活,不如寻求双赢。毕竟,文化传承需要各方力量。\"

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星,我突然想到:这场风波看似是危机,实则是转机。它让我们找到了一条新路——让传统与现代真正地对话,让工艺与科技深度融合。

次日清晨,我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邮件:

\"暗流涌动之时,正是我们扬帆起航的时候。让我们用创新的眼光看待传统,用敬畏的心态拥抱未来。我相信,这种融合不仅能让传统工艺绽放新的光彩,更能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这力量不是来自资本,不是来自技术,而是来自文化的生命力。它如同地下的暗流,虽然看不见,却能孕育出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