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黄政再无音讯。
皇帝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经查实梁家幼子以父之名收受贿赂,圈养女子,抢占千亩良田,证据确凿。
黄通黄仁很无奈啊,他们真的没有下力气查啊,可这玩意儿太不禁查了!
服丧期的冉子牛托都察院送来折子言说厉害。梁时认罪发配岭南,梁国公教子不严,难以服众,自此赋闲,为安其心,梁晔官升一级。
眼见时间来到九月,黄政依然没有音信,而去查实吴浩然出家消息的人送回奏报:舍予和尚是少林僧人明悟的三弟子,并详细说了落发过程。
刘珏听得既生气又放心了几分,能找到人就好,随即下令巡捕房去少林拿人。
十月初巡捕房人带着明悟的手书回来了。
“他们去东瀛做什么?”刘珏气得七窍生烟。
“下边人一路追到东海,渔民说月前有两人花了两千两银子雇他们划船东渡东瀛 ,后边经商定他们把人送到新罗,剩下的路他们在新罗解决。”
“你的意思他们真的去了?”刘珏只觉得一阵阵眩晕,这是俩疯子吗?“传安乐公。”
梁昭来时见这人脸色很不好,便问:“可看大夫了?”
喜乐摇头。
“无非是保养的那些屁话,说了和没说一样,朕没被气死已经是万幸。”
“谁敢给您气受啊!”边说边看向喜乐,喜乐朝他摆手。
安乐公不知其意,“臣先跟您说个好消息吧。十七和二十鼓捣的那个蒸汽机在河里试航差不多成功了,还有一点小瑕疵,俩人正在船上调试呢。”
皇帝手里捻着信,点点头,“再笨也该搞出来了,这都几年了。”
安乐公挠挠头,“那前一阵云舒阁搞的那个时装展览您去看了吗?还真是新颖,听说南边铺货的店铺都这么搞的活动。现在云舒阁的门框都被挤掉了,你们那毛纺厂机器都要轮出火星子了。”
急得喜乐直跺脚,一直在皇帝身后直比划。
“喜乐出去。”皇帝冷哼一声,喜乐灰溜溜走了。
“喜乐、永乐,整得跟姐妹似的。”安乐公嘀咕。
皇帝白了他一眼,“名字是皇后起的,那时候喜乐刚到朕身边,我们也还没适应。”
“呵呵臣就那么一说。”安乐公摸了摸鼻子。
“给你看看这个。”皇帝把快揉烂的纸递过去。
“去东瀛了?好哇,竟然不叫我!”安乐公跺脚。
刘珏叹口气,“你不惊讶吗?”
“惊讶什么?”
“他们去东瀛干嘛?”
“容臣想想,臣初识这两位还是通和元年打资阳那会,臣随他们二人去了顺和,按说臣与他们并不熟,那丫头就忽悠臣说东瀛有大量的银矿,甚至她还给臣画了地图。
后来臣和她处的熟了,尤其是海贸生意之后,臣发现她说的竟然都是真的。那丫头不知为何对东瀛恨之入骨,听闻他们去泉州那么几天还抓了一伙倭寇,吴老二说他认识她这么多年都没听过她说过那么多刻薄话。”
刘珏隐隐觉得自己好像听过这样的话,可怎么可能呢?
“所以你认为这是真的?他们真去了?”
梁昭点头,“八九不离十吧。”
刘珏:“吴浩然,该死!”
梁昭:“.......您明知出主意的是谁!”
“黄政不见了,你说这是谁干的?”
梁昭难住了,“臣都不知他去哪了。”
“他一直暗中保护永乐。除了姓吴的还能有谁?”
“吴浩然何时功夫这么好了?别说他,就是王禄将军也不是政大人的对手啊!再说 这人都出家了,他杀黄政意义何在?”
“那依你之见是永乐?”
“永乐?他俩联手也不行啊。”梁昭挠挠头,“别猜了,让人去找吧。”失踪的可是九门提督,这皇宫的安危还能不能行了?
晚间皇帝闭目养神,闻着淡淡的龙诞香,忽然福至心灵,起身喊道:“来人,掌灯。”
守夜太监赶紧都动了起来,刘珏来到匾额下方,“给朕找个梯子来。”
小太监哪敢让他上高,刚要自己爬上去,刘珏一把拉了下来,“下边候着。”
“给朕拿盏灯。”
待刘珏找到荷包,把蜡烛还给小太监时,小太监眼尖的发现皇帝手背上滴了蜡油。
小太监惊慌失措,“奴才该死。”
“行了,多大点事,出去吧。”刘珏随手搓了一下,然后扫了一眼荷包,嫌弃地说道:“让他们打扫时认真点。”
众人赶紧搬着东西走了,小太监端了一盆清水过来,“陛下请您净手,奴才找了烫伤膏来给您涂一下。”
刘珏心情不错,任由他给自己上了药。拿着当初田世舒写的建议书进了书房。
当初这东西是和火铳大炮的设计图一起给他的,原来那时候她就有这想法了,是他没关注罢了。
这个人真是.......那设计图那么精巧,谁会把关注点放在一堆一看就是假大空似的文字上。他当初以为是她设计枪炮上了头,建造船厂、火器厂不是不行,可这钱?开口岸设海关都是大动作,哪里是一下子就能成的?
皇帝刷刷点点一边写一边勾,“给朕杯浓茶。”
小太监不敢劝,只得照吩咐去做。
皇帝放下笔,喃喃自语:“少说也要三年才能下水啊!他们能等得起吗?不会让人下油锅吧?”
“喜庆,明日一早让安乐公觐见,今晚侍卫当差的是谁?”
“回陛下是战十五。”
“让他传话战十三、战十七、战二十明早觐见,还有黄通也来吧。”
喜庆一一记下。
“一会儿朕写封信给战十四,明天一早送出去。”
喜庆点头,这是有大事发生了。
已经禁足十天的田立人这日把家人都叫到一起,“我这两年不在家把老二的婚事耽搁了,老二你和上峰请个假,回老家去找张家姑姑替你张罗一下,你们该成亲了。”
“爹,是不是再等等?”
田立人摇头,“李家老两口年岁都大了,你们早点成亲让他们也高兴高兴。就是我和你娘没法回去张罗也颇为遗憾,你们在那边办一场,来京后再办一场,老四和你一块回。”
罗氏高兴起来,“你也不早提,虽然仓促了些,我这几天把家里收拾出来也来得及,老家那边咱只摆酒日子好定,京城这边咱得看个好日子才是。”
“嗯,夫人,老二的婚事要大办,老夫都升官了,这喜事要风光。”
“成,老二,你明天就请假,我给你两个舅舅写信,让他们去接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