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真假少爷32
甫一见面,杨书杰就知道自己输了,输得彻底。
何书英长得好看就算了,还和周周有七八分相像。
这走出去,哪个是亲兄弟那不是一目了然的事吗?
内心哭唧唧的大男生深得他爸真传,表面依旧矜持不苟.
他带着周周在桌对面坐下,主动和何书英搭话。
“你好,我是杨书周的哥哥,杨书杰。”
“你↘↗好↗,我↗系→书↖周↖嘅↘↗哥↗哥↗,何→书英。”
他的发音太过扭曲,一半的字都听不清晰。
杨书杰大致蒙到意思,小声翻译给周周听。
小孩听明白以后也不认生,甜甜的喊了一声“书英哥哥”。
他喊得自然,叫何书英都有些受宠若惊。
年轻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礼物,诚恳的送到周周手上。
接着,又说了一串听不懂的话。
杨书杰连蒙带猜,翻译得满头大汗还不知道翻的对不对。
落在何书英眼里,便是十分的艰难了。
年轻人侧身后头,冲后面一桌说了句话。
然后,一个文气的学生样青年便走了过来。
他坐在何书英身边,逐字逐句进行精准翻译。
“何先生说,他刚学普通话不久,讲得不好。
先前认为见弟弟要诚心,所以叮嘱翻译不要过来打扰。
没想到给你们带来这么大的困扰,非常抱歉。”
“没事没事,现在有翻译了就行。”
杨书杰沉稳一笑,好像刚刚真的没着急一样。
实际上,心里差点把这当成了下马威。
得亏何书英补救得及时,不然一个疙瘩就留下了。
但解释之后,大男生也就不在意这点小误解了。
他热络的和何书英攀谈,天南海北的聊。
从他爸那学的的一点子套话功夫全施展出来了。
不仅没套到多少消息,反倒被挖出去不少。
不过也是,纸上谈兵哪比得上耳濡目染日积月累。
何书英从小就在各种社交场所中锻炼,早就游刃有余了。
什么时候递话音,什么时候抛话头,门清得很。
与他相比,杨书杰和个愣头青差不多。
但愣头青也有愣头青的大智慧。
向来阴阳怕懵懂,杨书杰干脆改了说话方式。
大男生一边帮弟弟切牛排,一边开门见山的问。
“你们家那个何书周怎么处理的?不会还留在你们家吧?”
“何先生说,那个孩子已经被赶走了,何霜也被送去坐牢了,叫你们放心。”
“那也不是放心不放心的问题,是他们罪有应得。”
“何先生说,确实如此,要不是樊守正躲回了内地,何家肯定连他一起送进去。”
“哎,我知道樊守正老家在哪,告诉你们会不会有用?”
“何先生说,法律上有点麻烦,但可以用点其他手段。”
说到这里的时候,埋头苦吃的周周突然有种奇异的既视感。
他抬起头来,特别提醒了一句。
“大伯家的人都对我很好的,不要误伤了他们。”
“周周少爷,何先生让您放心,绝对不会误伤他们,还会补偿他们对您的照顾。”
“好的,谢谢书英哥哥。”
小孩低下头,继续叉着切好的肉块。
他就这么抽空一说,倒解了两位兄长之间的生疏。
杨书杰捧着脸唉声叹气,惆怅说道。
“书英哥哥~书英哥哥~我是书杰哥哥~”
“我哋都系哥哥。”何书英微笑着回应。
他的语气温柔,渐渐消弭了隔阂。
本就活泼的杨书杰转转眼珠,好奇起他俩的年纪大小。
两人对了一下出生日期,才发现何书英居然比杨书杰小几个月。
但在学业上却领先一步,提前读了大学。
还在被高考摧残的高三学子哀叹一声,只觉得相形见绌。
他看着何书英,猝不及防提起了另一件事。
“对了,怎么只有你过来看周周,其他人呢?”
若是寻常问,也不是什么尖锐的问题。
可偏偏何书英心里有鬼,自然觉得锋利。
他含着笑淡定解释,说母亲还在国外回不来,父亲也有事情要忙来不了。
这些理由都太过牵强,显然不能让杨书杰满意。
大男生托着脸,不置可否的说。
“什么事能比见亲生儿子重要?别扯幌子了,实话实说就行。”
“对!”关键时刻,周周又插嘴了。
小孩含着小西红柿,含含糊糊的劝道。
“书英哥哥,你直接说吧,我接受能力可强了。”
“……”
何书英沉默了几分钟。
他想过要不要在外人面前维持下自家体面。
但转念一想,亲弟弟显然和养兄站在一边,谁是外人还不一定呢。
何书英还想要和周周打好关系,所以,他不能把任何一个人当成外人。
无论是杨书杰,还是他自己,都一样。
于是,矜贵的年轻人双手交握,低声说出缘由。
“何先生说,妈妈不想错过时装秀,爸爸忙着鬼混,没有时间。”
“啧……”杨书杰弹了下舌头,满脸不忍直视。
生活在传统的土地上,他知道有不负责任的父亲,也知道有不负责任的母亲。
但两个一起出现的情况,杨书杰还真没见过。
他皱着眉头望着何书英,感叹的话冲口而出。
“那你日子应该挺艰难的。”
“仲好(还好)。”
何书英真不觉得有什么难的。
同龄人都是这样,阿爸阿妈都不靠谱,只有保姆陪在身边。
相比起来,愿意在孩子身上花费许多时间的父母才是极少数。
所以,他父母的作为也不算太出格。
但是话说回去,连亲生儿子都不来看一眼确实有些过分了。
何书英赧然的向周周道歉,把他说得一脸茫然。
小孩用叉子卷着意面,理所应当的回复道。
“他们不好,和你没有关系呀。不用道歉的,我知道书英哥哥很好。”
“何先生说,也有他的责任在。”
翻译传话的时候,何书英还在思考该怎么表述。
他想,确实有他的原因。
明明看出来了,却还是傻乎乎的被何霜哄了过去。
否则,弟弟不会在外面吃这么多年的苦。
基于无可争辩的这一点,何书英在心中给自己分配了应当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