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攀金枝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隐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月初九,易出行。

姜贵妃一行人等,收拾妥当,准备离开沂州。

他们不是直接回京城,而是要先去泾州——

咳咳,别忘了,按照齐王府之前对外的说辞,姜氏是要回老家省亲的。

她以及她的随行人员,应该在泾州。

朝廷若派人迎接,也会去泾州。

所以,姜贵妃必须绕个路。

“阿玖,且安心!”

姜贵妃临行前,握住女儿的手,没有说太多的话。

在河东这些日子,她尽可能的教授了女儿诸如主持中馈、调教奴婢、管理产业、人情往来等等内宅贵妇必备技能。

还有女儿未来的规划,她的前途等,姜贵妃该说的,也都说了。

如今,到了分别的日子,姜贵妃反倒没有太多的话。

左右还会再相见。

是的,在姜贵妃为女儿做的规划里,等她回京,身份明确后,她就会想办法风风光光的把女儿接去京城。

河东乡下,确实平稳、安逸。

但,终究只是乡野之地,远不如京城富贵、繁华。

她的女儿,天生美丽、富贵,岂能被埋没于这偏远乡下?

她应该像京中的那些贵女一般,鲜衣怒马、不负韶华。

“阿母,儿省的!”

已经瘦了一圈的王姮,整个人不能说脱胎换骨,却也不再“痴肥”。

一百二十来斤的体重,也就比标准体型圆润了那么一丢丢。

但,她皮肤白啊,容貌精致啊。

少了十多斤的小肉肉,天生完美的面部线条开始变得清晰,五官慢慢凸显。

过去的王姮,是可爱的美,圆润、没有攻击性。

如今的王姮,渐渐有了绝色美人的雏形。

姜贵妃深深的望着女儿的脸,愈发觉得熟悉。

不只是相处得久了,姜贵妃还在王姮脸上看到了自己的模样。

女儿,果然像极了她。

胖的时候,不是很明显。

只要瘦下来,她就与自己有着七八分的相似。

不是说,这样的王姮没有超越姜贵妃。

而是剩下的两三分,随了王廪。

王廪其人呢,不管人品、能力如何,外貌却是极其优越的。

王姮应该是融合了父母双方最优秀的基因,她若彻底瘦下来,将会是另一种的绝色倾城。

姜贵妃抬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女儿娇嫩的脸蛋,“阿玖,以后再也无需惧怕了!”

不用担心美貌成为负担。

阿玖,你以后,可以恣意的绽放!

感受到姜贵妃带给她的底气,王姮笑了。

她没说什么,只是坚定的点头。

“阿姊!阿姊!”

十二娘在河东住了这些日子,与王姮玩耍得十分愉快。

王姮看似是个被流放的可怜人儿,但她的吃穿用度等等方面都是非常豪奢的。

说句不怕僭越的话,有些皇家贵女都没有的“小玩意儿”,王姮都有。

十二娘就是在王姮这儿,看到了专门适合孩童的矮脚马。

不是说齐王府没有,而是齐王府的孩子太多,十二娘又太小。

她还没到玩耍这些的年纪,就被送出了京城。

十二娘在河东,骑了比狗略大些的矮脚马,坐了小巧的鹿车。

还喂了鹞子、鹰、孔雀,还摸了小脑斧、小熊……

听说,南边还有一种黑白相间的熊,特别可爱。

阿姊的阿兄,已经命人去西南搜寻了,过些日子,就会弄来。

十二娘在楼氏坞堡、王家庄子等地方流连,几乎要玩疯了。

她从不知道,这世上竟有这么多好玩儿的东西。

而这些,都是阿姊的。

她的快乐,亦是阿姊给她的。

如今,要离开这里,要与那些小动物,哦不,是要与阿姊分别,幼崽期的十二娘十分的舍不得。

说句李皇后听了可能要生气的话,十二娘已经忘了亲爹亲娘、嫡亲的兄弟姐妹。

她现在只想跟着阿姨、阿姊,继续留在河东。

可惜,人小言轻啊。

她做不得主。

她的小马,她的鹿车,她的小脑斧、小黑熊、小豹子,还有从未见过的食铁兽……

十二娘越想越伤心,竟“嗷”的一嗓子哭了起来。

王姮感动之余,额角亦是忍不住的抽搐。

因为她有自知之明,这位小公主嘴上喊着“阿姊”,割舍不下的却是圈舍里的那群小动物。

“十二娘,不哭哈。过些日子,我就回京城,到时候我再陪您玩儿!”

王姮柔声劝慰着。

她很想说,小公主、小祖宗,您很不必伤心。

您现在可是大虞最尊贵的小娘子,只等回了京城,您想要啥就有啥!

区区乡下的动物园根本就不算什么。

您会在皇宫,看到天底下的奇珍异兽,坐拥无数的可爱小萌物。

“……嗯!”

十二娘大大的眼睛里,噙着两泡泪,她乖巧的点头,“阿姊,你一定要带着食铁兽、小脑斧、小熊熊……还有我的鹿车来京城哟!”

姜贵妃&王姮:……所以,小殿下,您惦记的还是那群小动物!对伐!

十二娘的哭闹,只是送行的一个小插曲。

她很快就被哄好,被乳母等奴婢伺候着上了马车。

小三郎年纪更小,还不懂得分离。

他只知道,要出门了,要坐大马车了,好开森呀!

他挥舞着胖胖的小胳膊,露着几颗小牙牙,呜呜啊啊的说着成年人听不懂的“婴”语。

看着两个小祖宗上了车,姜贵妃这才登车。

护卫们也纷纷上马。

“走吧!”

随着姜贵妃的一声令下,马蹄踏踏,车轮滚滚。

长长的一队人马,声势浩大的上了官道。

王姮站在官道旁,目送大部队离开。

“九娘,人已经走远了,咱们也回去吧。”

王棉、郑十三跟在王姮身后。

眼见官道上那团激起的黄沙越来越远,直至彻底消失,王棉才轻声说了句。

“嗯!”

王姮应了一声,转过了身。

她的目光掠过王棉的时候,忽的想到了什么。

她想告诉阿棉,阿母成了贵妃,她的身份也将有所改变。

待她回京,她也会为阿棉谋求诰封。

但,事情终究还是没有定下来,她还是不要空口承诺了。

等事情办成了,再告诉阿棉也不迟!

送走了姜贵妃一行人,王姮先回了趟王家庄子。

谢太夫人、王廪这两个重病的长辈,可是王姮拼命刷名声的最佳工具。

王姮不管做什么,都要先去两个Npc面前转一圈儿。

丫鬟们熬好了药,她就端一下。

府医们要针灸、要药浴,她就随手递个东西。

……这,也是亲力亲为,侍奉汤药呢。

每天定期来谢太夫人、王廪面前刷存在感,既能够扮演孝女贤孙,也能及时掌握两位重病号的病情。

谢太夫人的恢复就不错,针灸一些日子,嘴巴就不会那么的歪,没有知觉的半边身子,就能稍稍动一下。

这个时候,王姮总能欣喜不已,然后告诉亲爱的祖母一个好消息。

诸如——

王家的祖产,“还”给了琅琊王氏!

王家,现在不再是琅琊王氏,而是沂州王氏!

谢家表兄很好,可王姮觉得,她“配不上”谢家表兄,便另外送了宅子给谢表兄,他们仍是手足情深的表兄妹。

嗯嗯,每次听到王姮亲口告知的好消息,谢太夫人总会十分欢喜。

要么欢喜的晕过去,要么“啊啊”叫着想要表达内心的高兴。

病情嘛,倒也没有过于加重,就是总也好不了。

谢太夫人有苦说不出,唯有在心里不停的咒骂小畜生、小贱人等污秽之词。

府医们,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出来。

毕竟王姮的做法,真的挑不出半点错处。

王姮作为一个半大孩子,忽然承担起照顾长辈、抚养弟妹的重担,行事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周全。

家里发生了事儿,她如实回禀长辈,也是情理之中呢。

就是、就是——

府医默默的压下了心底的怀疑。

怀疑什么?

这、都是王家的家务事,他一个楼氏供奉的郎中,乱操什么闲心?

关键是,就算他说了,闹到公堂上,九娘也没有犯法啊。

今日,又是个好日子。

王姮跑来侍奉祖母吃药,便顺便提了一句:

“大母,我阿母封贵妃了,她以后就是皇宫第二尊贵的女人呢。”

这一次,王姮不算故意刺激某人。

姜氏晋位贵妃,对于王家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当初王廪会把姜氏送出去,为的就是姜氏能够登上高位,继而反哺他这个前夫、以及整个王家。

姜氏的身份越尊贵,王廪以及王家也就越好。

谢太夫人:……好个屁!

我的儿都成了活死人。

姜氏就算当了皇后,能够给“义兄”请封一个承恩公、奉恩公的爵位,王廪也享受不到啊。

多年筹谋,终于成真。

偌大的胜利果实就摆在自己面前,自己却一口都吃不得。

急躁、愤怒、不甘……种种负面情绪齐齐涌来。

谢太夫人死死的瞪着眼睛,嗓子里咕噜咕噜的一阵响动,头一歪,又晕了过去!

王姮:……阿婆,这次是真的好消息啊,你大概也是真的高兴坏了吧!

成功气晕亲祖母,王姮表示自己的心情十分愉悦——

大母,您当年扔出去的回旋镖,终于扎到了自己呢。

惊不惊喜?开不开心?

亲娘被送走,自己也沦为弃子,美貌即祸水,都是王姮心底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这一抹阴暗,将继续影响着王姮,是她无法摆脱的心魔。

从谢太夫人房间出来,王姮又去看了看王廪。

王廪还在昏迷。

一个多月的时间,让他瘦成了皮包骨。

整个人看着,就像是裹了一层皮的骷髅。

再也没有往日的儒雅俊美,也没有了自私狠厉。

“阿父,齐王登基,阿母晋贵妃……可惜,您却看不到了呢!”

也享受不到“卖妻”所带来的荣华富贵。

王姮没有惧怕、嫌弃王廪这瘆人的模样,她跪坐在榻前,轻声的说道:

“阿母还说了,她回京后,就会为我筹谋。”

郡主,甚至是公主。

她虽然不是皇家血脉,可她的继父是皇帝,她的阿母是继父最宠爱的女人呢。

她本身,也小小的立了些许功劳。

一个诰封,还是可以得到的。

可惜啊,阿父这个最看重权势,为了富贵汲汲营营大半生的人,哪怕女儿做了公主,他也享受不到呢。

王姮跟亲爱的渣爹分享完这天大的好消息,便起身离开。

她没有发现,在她转身后,王廪的一根手指,轻轻动了几下。

……

探望完祖母、父亲两个病号,王姮又去看了看几个弟妹。

王二郎等男丁,王姮给安排了先生,或是读书,或是习武,都随个人意愿。

王十娘等女子,亦有傅母、女先生,或是学习琴棋书画,或是刺绣烹饪。

王姮最不缺的就是人和钱。

她只要动动嘴,定期过来探望一二,就能博取孝悌的美名,还能收获众庶弟庶妹的心。

虽然王姮并不需要那些孩子的感激,但,人心、威望这些东西,就是这么一点点聚集起来的。

也正是因为王姮孝顺长辈、友爱手足,她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郎,却手握王氏族谱、掌控王家祭田,成了王家实际上的家主,王家其他房头、以及族老们,这才没有闹将起来。

那些人,意见肯定有,却不会、也不敢闹。

一来,王姮占据了道德的优势;

二来,王姮有人有靠山。

女子当家?就当吧!

沂州王氏本就以王廪这一支才兴盛,王廪病了,他的儿子年幼,有嫡长女代行家主之责,倒也合乎情理。

就这样,王姮成了沂州王氏实际上的话事人。

……

忙完这些,王姮便回到了楼氏坞堡。

阿兄出去办差,她就要帮阿兄看好家业。

巡视了一圈坞堡,回到正院,王姮开始给楼彧写信。

这是两小只多年的习惯,只要两人分离,就会定期写信。

在信里,彼此都会把自己的近况,甚至是日常详细的告诉对方。

今日份的信里,王姮就告诉了楼彧:阿母回京了!大母又晕倒了!阿父还是老样子!庶弟读书极好!庶妹还算乖巧!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疏忽,王姮将自己正在瘦身的事儿,给“遗忘”了!

王姮隐瞒了减肥的事儿,而楼彧,也隐瞒了王姮自己并不在运河沿线、而是在跟突厥激战的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