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和礼部那帮人第五回扑空之后,叶明心情愉悦地蹲在铁匠铺房顶上,嘴里啃着一只香喷喷的烧鸡,手上的油乎乎的,他随意地往瓦片上一抹,瓦片瞬间变得锃亮。
“铁塔啊!”叶明嘴里嚼着鸡肉,含糊不清地说道,“我看这事儿应该就这么过去了,以后估计没啥麻烦了。你去把后院那口腌菜缸挪开,咱们得给大哥整点真正厉害的家伙了!”
铁塔闻言,二话不说,抄起铁锤,“砰”的一声砸开了地窖的暗门。一股浓烈的霉味和铁腥气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直咳嗽。
叶明和铁塔顺着楼梯走进地窖,只见里面二十座炼铁炉整齐地排成了一个八卦阵。王二虎正拎着铁钳,站在其中一座炼铁炉前,满脸笑容。
“可算能喘口气了!”王二虎兴奋地喊道,“这半个月来,老子净打些锄头镰刀,胳膊都快生锈啦!”
“急什么!”叶明把啃完的鸡骨头随手扔进炉膛里,火苗“呼”的一下窜起三尺高,他接着说道,“先给老子打五百把菜刀,记住,刀刃要用精钢,刀背裹上生铁,刀柄给我挖空了,里面塞上匕首!”
就在这时,李君泽从通风口钻了进来,他的头上顶着一层厚厚的蜘蛛网,看起来有些狼狈。
“我说你这地窖也太邪乎了吧!”李君泽抱怨道,“比东宫的密室还复杂,连耗子洞都设了机关!”
他的话音未落,突然感觉到脚下的木板“咔嗒”一声翻开,露出了底下用来淬火的冰水池。
三天之后,长安西市的一角,一家名为“叶记铁铺”的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店门口,堆积如山的铁锅和菜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向路人宣告着这家店铺的存在。
装成老板娘的云裳身着一袭红衣,嗑着瓜子,站在店门口,声音清脆地吆喝着:“买锅送铲啦!买刀送磨刀石哦!”她的声音在熙熙攘攘的市集中回荡,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然而,在这看似普通的吆喝声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每当有熟客前来光顾时,云裳便会不动声色地伸出三根手指,这是叶明与边军之间的供货暗号。
这一天,正值晌午时分,阳光炽烈。栓子正忙碌地将一只只“铁锅”塞进马车里,准备运往边军。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街口传来,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叶明闻声,脸色一紧,迅速抄起一把菜刀,猛地往案板上一剁,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他高声喊道:“快!上戏!”
话音未落,十几个工匠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立刻扯开嗓子,唱起了欢快的莲花落。原本嘈杂的铁匠铺,瞬间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戏班子。
就在这时,兵部侍郎带着一队亲兵如旋风般冲了进来。他们气势汹汹,似乎是来者不善。
然而,当他们闯进店铺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鲁山正踩着高跷,手持一把巨大的钝铁片子,耍着大刀,那模样滑稽可笑。
“哟,大人来捧场啊?”叶明见状,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他快步迎上前去,笑嘻嘻地递上一把瓜子,“这是我们新编的《关公战秦琼》,您给指点指点?”
那侍郎伸手要掀马车篷布,突然";哎呦";一声缩回手——篷布下钻出只炸毛的狸花猫。
云裳扭着腰过来:";大人当心,这猫专抓耗子!";说着掀开布帘,里头整整齐齐码着腌菜坛子。
当夜,万籁俱寂,作坊里却传来阵阵打铁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铁塔站在火炉前,将淬火后的钢刀迅速浸入羊血中,刹那间,刀刃上泛起一层诡异的红纹,仿佛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量。
“三少爷,按照您说的古法,这血淬钢真是太邪乎了!”铁塔惊叹道,手中的钢刀在火光的映照下,那红纹显得越发妖异。
叶明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邪乎就对了!”他走到铁塔身边,接过钢刀,仔细端详着那诡异的红纹,接着将火折子塞进刀柄的暗槽里。
“突厥人向来迷信,看到这血纹,他们肯定会吓得腿软!”叶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到时候,这把刀就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说罢,他随手一挥,钢刀轻易地削断了一根铁链,而刀口竟然连个豁都没有。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运货的日子。二十辆装饰华丽的“送亲”马车排成一列,宛如一条长龙,车头都扎着鲜艳的大红绸花,喜气洋洋。
叶秋派来的亲兵们则扮成轿夫,腰间别着唢呐,这是他们约定好的信号——吹响唢呐便是遭遇敌袭,敲锣则表示安全过关。
车队缓缓前行,一路平安无事。然而,当行至潼关时,意外发生了。守将突然拦住车队,要求开箱查验。
轿子里的人掀开轿帘,露出里面的“新娘子”——竟然是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漠北马贩!
“军爷,您行行好啊!”马贩一脸谄媚地笑着,往守将手里塞了一包银子,“我媳妇都怀上三个月了,实在经不起折腾啊!”
那守将捏了捏荷包的厚度,就挥挥手示意放他们过去。
在边关大营里,叶秋满心欢喜地拆开了那个被称为“嫁妆”的箱子。当他看到里面的东西时,不禁笑得合不拢嘴。
只见那把锋利的钢刀被红绸紧紧包裹着,仿佛是一件珍贵的礼物;而那套坚固的铠甲,则被塞在了柔软的棉被里,显得有些滑稽。更有趣的是,就连马蹄铁都被巧妙地藏在了绣花鞋底里,让人忍俊不禁。
“老三这脑子,可真是太机灵了!当个商人真是当对了!”叶秋不禁赞叹道。他对老三的创意和心思深感钦佩,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老三的精心安排下,竟然变得如此有趣。
然而,就在叶秋沉浸在喜悦之中时,突然有探子快马加鞭地赶来报告:“将军,突厥一股小部队已到三十里外!”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了叶秋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