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突然,元盛听到学子窃窃私语。

“刚刚那人就是元盛?冀州府的案首?”

“就是他,早就听说他身高八尺,仪表堂堂,英俊非凡,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你们听说了吗?赌场盘口有人买了两万两银子元盛不中案首。”

“这么多银子?这是有多恨元盛!”

“八成是有仇,一般人只会买谁中案首,不会买谁不中。”

“对,就是如此。”

“我买了咱们晋州的府试案首程文杰,他考中案首几率最高,所以赔率最低,只有一比一。”

“我也买了程文杰,他是书香门第,从小就饱读诗书,听说他过目不忘,这次案首肯定是他的!”

“我听说冀州王兴贤也很强,他是冀州府试第二名,我买了他五十两银子,他的赔率是一比三。”

元盛听到这些学子聊起来,才知道赌场拿院试成绩开盘口。

元盛大概听明白了,赌场评估了每位学子的实力,来赌案首人选。

实力越强赔率越低,比如晋州程文杰的赔率是一比一,相当于押一百两银子赌赢了,给两百两银子。

元盛的赔率则是一比二。

王兴贤的赔率是一比三。

除了这种赌法,还开了赌不中的玩法,比如赌元盛不中的赔率是一比一,刚刚听那意思,有人花两万两银子赌他不中?

这是知道内幕啊!知道他要被平事坊的四个顶级杀手刺杀?

元盛压低声音问,“涂叔,到底怎么回事?”

涂海本来想等元盛考完再说,现在元盛问,他便如实相告,“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压你输的是荣亲王府的管家赵昌德!”

艹!元盛猜就是这个老登b,真是心胸狭隘,强买强卖不成,直接买凶杀人?

“涂叔,这事稍后再议,盘口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不买亏大了!买我是案首,买十万两银子,涂叔你直接回家去取。”

有钱不赚王八蛋。

涂海点了点头,“好,我现在回山后村。”毕竟连考三天,涂海在这边等着也没什么用。

元盛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排队等着进考场。

轮到元盛时,官兵拿着元盛的考引,仔细核对元盛的画像,又将元盛带的书箱,衣服,铺盖,羊皮等等拿出来一一检查,又找相互作保的五人,互相指认,以防冒名顶替。

等元盛进入考场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元盛进入考场后,先找到自己的号房,将东西放好。

他和程文杰的号房相对,仍然是最好的位置,里面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其他学子的号房就没那么幸运,蜘蛛网,灰尘,垃圾,反正什么东西都有。

元盛将自己的文房四宝摆好,将自己的铺盖羊皮枕头这些铺好,和衣在这逼仄的小床上躺着,等着全部考生入场,举行后续仪式。

今年考生特别多,进入考场审查又严格,等考生全部检查进入,已经到了辰时。

这次院试的主考官是礼部郎中王城和,他是正五品,元盛听涂海说过此人,此人和现任宰相张治通同属一党,算是老师李密的政敌。

但是元盛丝毫不慌,王城和敢做手脚?他正好帮助老师拔掉这颗钉子。

王城和带领众人祭拜孔子像。

祭坛由红绸装饰,上放满鲜花,瓜果,香烛。

鸣赞宣布仪式开始。

迎神音乐奏起,王城和带领众人跪倒在孔子像面前跪地叩头,起身上香。

初献礼,王城和向孔子像献帛献爵,献一拜一叩礼,读祝文。

亚献礼。

终献礼,王城和最后一次向孔子像献祭品,行礼如仪。

最后主考官王城和带众监考与学生向孔子行三百九叩大礼。

奏送神音乐《德平》后礼毕。

随后,主考官王城和开始讲话。

“科举之设,乃国家选拔贤才之重器……”

王城和巴拉巴拉说了一通,重点就是好好考,不要作弊,这次考试增加了难度和实用性,加入了两成律法题。

王城和讲完话,已经有许多学子想骂娘了!

这他娘的是故意的?以前院试从来不考律法,今年院试突然加入律法题,也不早说,让他们一点准备都没有!

这是诚心不想让他们通过院试?

这也太缺德了!

对于绝大部分学子来说,通过院试后,不可能接连参加乡试,所以很多人根本没有背诵过律法书!

乡试要考策论,这是最难的科目之一。

绝大部分人通过院试成为秀才后,至少要沉淀三年,才考虑去参加乡试。当然,还有人沉淀六年,九年,甚至十二年。

毕竟参加一次考试花销是巨大的,没有把握还不如不参加。

十三岁的王兴贤站在元盛不远处,看到周围学子的哀嚎嘴角翘起,呵!这些平民以为读了些书,就能和他们这些书香门第比了?

只会考试而已!

考题稍微加深了一点难度,就全部懵逼了?

王兴贤看向元盛,发现元盛一脸淡定看着前面,没有一丝懊恼与颓废。

王兴贤心中不免气闷,明明就是一个没什么底蕴的泥腿子,也不知道总是一脸淡定装什么。

孙高阳只是翻看过律法,也没有背过,但是他很快冷静下来,这次院试考生众多,应该会取前六分之一。

他不会律法题,别人也不会律法题,他和绝大部分童生还是在同一起跑线上。

只要他正常发挥,将其他题目好好发挥,他就能通过院试,成为一名秀才。

想明白这些,孙高阳的脸也平静下来。

学子们回到自己的号房,官兵开始分发考卷。

院试一共分为两场,第一场是正试,第二场是复试。

第一场考贴经,墨义,经义和诗赋。

这些题对元盛来说太简单了。

诗赋是根据题目上的画作诗,元盛直接从自己的诗库中拿了一首。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元盛答题期间,主考官王城和经常走到元盛旁边看元盛答题,有时候还会目光不善地盯着元盛。

人有一种本能,即使后背看不到,但是也能感受到别人不善的目光。

如果元盛真的只有十六岁,一定会倍感压力,在这种干扰之下,说不定还会失常发挥,但元盛不是,王城和对他没有造成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