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了杜如晦和萧何以后,接下来就是前往边疆的戚继光和岳飞了。
首先是岳飞,正三品的定远将军,前去风陵道,名义上算是韦睿的麾下。
当然,李承泽知道韦睿一定会处理好自己和岳飞的关系。
对其他将领颐指气使这件事,在韦睿身上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他和风陵道乃至大乾所有将领的关系处的都非常好。
再者,风陵道还有杨再兴,岳飞适应起来还是很容易的,知道杨再兴也同样在风陵道,岳飞抱拳欣然领命。
背嵬军的组建,就得靠岳飞自己了。
需要什么他直接就近联系江北道、风陵道,荀彧等人肯定会给他提供。
大乾现在有好几个军械库,
阳翟北方的乾北道北、东、西各有一个,另一个在安西道。
在阳翟打造出来的武器都会运输到各个军械库,由军械库进行配备。
当然,配备之前是需要经过乾北道大都督王猛的点头盖章的。
接下来就是戚继光了,原本李承泽是考虑过将戚继光派到徐达那里去的,
但后来他考虑到其实洛东到离徐达那里也没有多远,且洛东道更需要人,
所以他决定将戚继光派往洛东道。
戚继光是属于怎么安排他就怎么接受。
他并没有觉得洛东道哪里不好,
又或者是和苏定方合作不好。
这样李承泽安排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戚继光是正三品的征北将军,
在洛东道组建戚家军。
李承泽还询问了他火器的事情,
戚继光的回复是他确实懂。
戚继光懂的话,那就比较简单了。
可以针对于戚继光的戚家军专门给他配备火器,常遇春的铁骑也是可以配备的。
但是火器不会在大乾大批量制造,
并且全军配备。
那样太奢侈了,没有必要这么做。
更关键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懂火器。
给常遇春的铁骑,还有戚继光的戚家军配备已经足够奢侈了。
最多最多就是在给岳飞的背嵬军也配备一些,其他人,还是更适合使用弓弩。
单兵版的诸葛连弩有着铭文的加持,其实威力真不弱,甚至可以杀死御气五重境。
这一点,普通火器可能都做不到。
安排好了他们的职位,他们就离开了,等明日走完流程,拿完印绶就可以启程前往边境了。
当然,李承泽并没有催促他们。
什么时候过去都是可以的,想要在阳翟多待几天也没问题。
不过戚继光确实要在这里多待几天,
目的是将他知道的有关于火器的内容传授给浦元、诸葛亮和马钧他们。
关于这一点,戚继光欣然应允。
黔中道、黔东道和洛东道那里并不能叫交战,只能称之为单方面的叫阵。
有了之前的教训,不论尉迟恭、夏鲁奇和张飞三人如何叫阵,梁邺、谢盛和崔雍三人均让人拒守不出。
虽然他们打了败仗,甚至弃城逃跑了,但在中央对他们的处罚没有下来之前,他们依然是东军主将之一。
况且他们的修为是入道境,光是这一点底气就很足了。
所以即便他们退防到的防线将领无法理解,但还是执行了梁邺他们的军令。
这一次他们就没有想着弃城逃跑了,老老实实拒守,连从后方出城突击都没有想过。
交手一个月,梁邺他们已经领教过了,对方的防线布置得很严密,突不了一点。
时间很快来到七月五日。
今天是戚继光将他所知道的火器知识传给诸葛亮、马钧和浦元以后北上的日子。
至于岳飞,在两天前就已经北上风陵道,以他独自一人的速度早就抵达了风陵道。
同时,今天也是拓苍皇朝中央对于弃城跑路三将该如何处罚的诏书下达的日子。
梁邺是有些忐忑的,他是带头跑路的那个,也是最有可能被杀鸡儆猴的那个。
不过,他担忧错了。
拓苍帝这次是小惩大诫,只是官降一阶,罚俸一年,让他们戴罪立功,好好防守。
同时也说了另外两波援军,
一是北方调了三支军队过来布防,
二是让东边附近的几个拥有入道境的江湖宗门派人过来增援。
虽然梁邺不认为这些人在魔神化的张飞面前敢出手,但这种时候他已经不能再扰乱军心了。
梁邺装作一副前线有救了,对拓苍帝感激涕零的样子接下了诏书。
其实有没有用他清楚,完全没有。
他面对张飞完全提不起刀,
东边这个几个入道境他也清楚,
和他半斤八两,
他提不起刀,也别妄想他们多有用。
而且他们多半是出工不出力的。
北方来的军队可能还算是个好消息。
毕竟北方的军队是拓苍皇朝最强大的军队,一直以来都和月丘、连云王朝交手。
虽然梁邺还是有一种感觉,不行。
但无论如何,这一次他不能再退了。
毕竟他已经退过一次了。
再退他就只有两个原则了。
一个是妻子如衣服,
抛妻弃子自己跑去大乾那边。
但这样身在天苍城中的家族就别想要了,估计会被全杀了。
二是为拓苍皇朝死战到底,
这样就是以他一人之死换取全家性命。
不管拓苍帝是以什么想法对这次弃城投降小惩大诫,
不管拓苍帝这次给出的两个应对方案有没有作用,
总的来看,梁邺对于这次处理结果还算是很满意的。
同样的,南方的崔雍和谢盛也接到了诏书,心中有些释然。
他们就没有梁邺想得那么多了,心中只想着要为拓苍皇朝死战。
拓苍皇朝从北方调集了三支军队南下增援东边防线。
李承泽已经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李靖、徐达、苏定方三将,也就是他们这次出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们当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延缓北方的攻势,才大张旗鼓地进攻拓苍皇朝。
但这也不是说李靖、徐达他们现在就可以撤军了,压力还是要给的。
毕竟他们现在撤军的话,北方接到诏令的军队可能都没有动身呢。
即便动身了也有可能调头就走了。
李靖他们还要带着大军在这里摇旗呐喊到八月一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