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豪格非常谨慎,先派出小股骑兵进入宁远城。

虽然前期已经做好对接,可是,他心里依然警惕。

无论是吴三桂、范文程还是洪承畴,说到底都是汉人。

谁能保证这三人不会联合起来做局坑自己?

于是,第一批三千人率先进城,如果这些人遭遇不测,大军立即撤退。

让他意外的是,三千人顺利进了,吴三桂甚至主动退回山海关。

豪格站在宁远城外的高地上,望着远处巍峨的山海关,神情有些恍惚。

这些年来,明军和清军屡次交锋,宁远城一带不知道埋了多少枯骨,今日就这般拿下了?

看来吴三桂是真的投诚,思索许久后,他转过身,对副将说道:\"再派八千精锐,这次要接管山海关的城防。\"

副将迟疑道:\"贝勒爷,若吴三桂真有异心……\"

\"废话!\"

豪格冷笑一声,说道:\"就是看看他还想耍什么花样?\"

命令下达后,副将点了八千精锐,浩浩荡荡开进山海关。

吴三桂接到豪格的命令,不仅爽快地交出了城防,还亲自带着清军将领巡视各处防御工事。

待清军接管了山海关所有城防,确认没有问题,豪格才率大军进城。

\"吴将军果然识时务。\"

豪格拍着吴三桂的肩膀,眼中的警惕已经荡然无存。

如今清军已经占领整个山海关,进可攻,退可守,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甚至没想到,此番会这般顺利,完全就是白捡的功劳。

从盛京城出来的时候,他心里很清楚,多尔衮派自己做先锋,并非出于好心。

当年皇太极病逝,争夺皇位最激烈的就是多尔衮和豪格两人。

最后两人实在争不动了,这才各让一步,推小顺治继位。

如果多尔衮早知道吴三桂是真心归附,早就带着兵马赶来了,怎么可能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

吴三桂微微躬着身子,苦笑道:\"实不相瞒,如今大明气数已尽。崇祯刚愎自用,朝中奸佞当道。与其为昏君陪葬,不如投靠英明之主。\"

豪格眯起眼睛:\"哦?那为何不早降?\"

吴三桂闻言,不住叹息,说道:\"我就是不服!为何连红娘子那个反贼,都能封侯?我吴三桂兢兢业业镇守山海关,为大明江山续命,到现在也只是个伯爵,凭什么?\"

豪格盯着吴三桂看了许久,突然哈哈大笑:\"崇祯小气,我大清却惜才,从现在起,吴总兵就是大清的……你刚刚提到的红娘子,是什么爵位?\"

“平西侯。”

“你就是我大清的平西王!”

吴三桂当即单膝跪地:“卑下愿为大清尽忠,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当夜,山海关总兵府张灯结彩。

豪格高坐主位,范文程、洪承畴分列左右,吴三桂则在一旁殷勤劝酒。

酒过三巡,众人脸上都有几分醉意。

范文程有些担忧地问道:“这场仗不能拖,贝勒爷率五万大军出征,若被崇祯得知,定会提前准备,到时候就不好打了。”

吴三桂却摆摆手:“放心,崇祯的探马就算得到消息,也要走山海关回京,我已经下令关闭城门,别说是人了,就算一条狗也别想入关!”

范文程听着这番话,总感觉怪怪的,却又说不出来。

豪格满意地拍案道:\"兵贵神速,明日一早,便兵发北京城!\"

吴三桂立即抱拳:\"贝勒爷英明!末将愿率三万关宁铁骑为先锋,为大军开路!\"

\"哈哈哈!\"

豪格大笑着举起酒杯,说道:\"有吴将军……不,是平西王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来,满饮此杯!\"

范文程突然轻咳一声:\"贝勒爷,我军初入关内,是否先派斥候探查沿途明军动向?\"

豪格顿时有些不满,说道:“先生刚刚所言,要尽快发起决战,究竟是求快,还是求稳?”

范文程拱手道:\"回贝勒爷,兵者,诡道也。求快也要求稳,不如先派斥候探查,左右不差这一两日。况且摄政王的大军尚在路上,待我军主力……\"

\"够了!\"

豪格猛地将酒杯砸在桌上,酒水溅了范文程一身。

\"等?等什么等!难道要等崇祯小儿在京城外布好埋伏吗?\"

他站起身,醉眼通红地指着范文程:\"你口口声声说怕打草惊蛇,现在又要派斥候?那些探马一出关,明军的烽火台是瞎子吗?\"

洪承畴见状连忙打圆场:\"贝勒爷息怒,范先生也是为大清……\"

\"你闭嘴!\"

豪格一脚踢翻案几,怒斥道:\"你们这些汉人,一个个畏首畏尾!当年父王在时,八旗铁骑何等威风?如今倒好,打个仗还要看多尔衮脸色!\"

范文程被这番话说得脸色煞白,强忍着怒意,沉声道:\"贝勒爷若执意进兵,是否该请示摄政王?\"

\"为何要请示?\"

豪格冷笑连连,突然站起身,紧紧盯着范文程:\"我与多尔衮同为辅政大臣,凭什么事事听他号令?你究竟是我大清的臣子,还是他多尔衮的臣子?\"

帐内气氛瞬间剑拔弩张,只听见急促的呼吸声。

吴三桂见状,赶忙上前打圆场:\"贝勒爷息怒,其实范先生所言,不无道理,不如这样吧,那崇祯已经下旨,命我即日回京述职,我便率三万关宁军打着回京的旗号先行。若有人问起,就说奉诏入京。贝勒爷的大军尾随其后,等崇祯反应过来时……\"

说话间,他用手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咱们的刀已经架在他脖子上了!\"

豪格闻言大喜,拍手道:\"妙极,妙极!就这么办!若此番顺利拿下北京城,当记平西王首功!\"

紧接着,他斜眼瞥向范文程,问道:\"范先生还有何高见?\"

范文程长叹一声,拱手道:\"既如此,臣请随吴将军先行。毕竟臣熟悉明廷规矩,可助将军应付沿途盘查。\"

豪格看向吴三桂:“如何?”

吴三桂连连点头,回道:“有范先生随行,末将心里就踏实多了!”

豪格当即说道:“既如此,范先生跟随平西王充当先锋,洪先生留在山海关,接应大军!”

“今晚吃饱喝足,明日天亮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