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六零改变家族命运 > 第131章 徐老探讨六十年代的发展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徐老探讨六十年代的发展问题

把枪和子弹收好,徐老也拿出了把手枪放进了口袋里,

然后三个人,就回到了现代的家里。

此时赵明阳买的钢结构原料,和一批淘汰的水泥设备。已经到了村里指定的地方。

三天时间,总算是拉完了。刘军找的人真给力,全程记录跟踪,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赵明阳拿起手机,分别给了两家付了余款。

由于,明天就是年三十了,赵明阳也没有刻意去挽留刘军找来的那两个人,而是每个人给了三千现金。

他俩不敢要,这可是刘军交代的。

没办法,赵明阳给刘军打打去了电话,表明自己的态度,干活不能白干。

就这样在经过刘军同意后,那两个人,每个人拿了两千走了。

赵明阳看着这些东西,实在是有些发愁。

白天还好一点儿,晚上怎么办?没人看着,会不会丢东西。

想了想,还是晚上接着黑夜,先给传送到自己买的那个院子。

那个院子装不下,就去公司。

不能在这边扔着,人多嘴杂。

这个年代的的人心太复杂。

徐老看着这些东西,心里感慨啊,这都是好东西啊,还不用哪个时代的国家花钱,这都是赵明阳的钱。他可是知道了整整一千多万啊。

不管赵明阳的钱是从何而来,那也是赵明阳的钱。

这种性格,这种人设,这种风格,这种格局。

反正没的说。

哪怕是前期垫资,后期赚钱了,还得还给赵明阳。

但,那也是一种对那个年代得情怀。

徐老感慨的问赵明阳“你打算怎么弄过去,你得空间能装的下吗。”

其实,赵明阳也没试过,自己的空间到底会装下多少东西。

“晚上试一下,现在人多眼杂,晚上安静了,哪怕一晚不睡觉,也得弄到那边。”

徐老点点头,两个人眼看着都中午了,这一上午还没闲着呢。

有些累人,这里已经没事了。

回到家中,吃了午饭。

王美凤问赵明阳“下午你还出去吗?”

赵明阳想了想,摇了摇头“下午在家,不出去了。”

“过年了,就别在外面瞎跑了。安全第一,”王美凤叮嘱着。

赵明阳点头。同意她的说法,表示绝对不出去了。

随后,王美凤和孙紫薇一起收拾桌子碗筷。

赵兴涵也过去帮忙。

徐老和赵明阳两个人回到了后屋客厅喝茶。

赵明阳和徐老边喝茶,边聊天。

逐渐的撩到了那两本书,一本是筚路维艰,另一本是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徐老此时眼神中透着沉思的光芒。他深知六十年代面临诸多挑战,但这两本书给他带来了无限希望。

他想,书中提及的技术创新理念,虽处于现代语境,但部分原理可以借鉴。

比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可以尝试小规模引入机械农具概念,组织村民改进现有农具结构,提高耕种效率。

对于工业,尽管当时条件简陋,但可以像书中强调的循序渐进规划产业链。先集中力量发展基础材料加工,再逐步向简单制造业拓展。

同时,城市规划上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像现在的大规模城市化模式,而是以小区域中心辐射周边乡村的方式,建立起自给自足又相互联系的经济圈。

徐老知道这一路必然充满坎坷,但只要精心谋划、谨慎实践,定能给六十年代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你看,如果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去发展那个年代,你该怎样去做?”徐老问赵明阳。

赵明阳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这两本书,都是他精挑细选,送给徐老看看而已。

不管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对六十年代进行建设,都是非常难得。

除非和他一样,有金手指。

但是徐老既然问了,就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

“徐老,想要按照您看的那本书里的模式,用来建设六十年代,也并非不可以。

但是,您想过没有,那个年代是集体所有制,我并不是说集体所有制不好,而是想要快速发展,就得打破集体所有制服,但是何其难?也不可能。

所以,只能从局部慢慢布局,就像是我在东田庄成立供销合作公司。

制度,还是集体所有制,但是您想过没有,成本有多高?特别是用工成本?因为,您知道吗,一个人,可以利用机械设备,种两百亩地,而这两百亩地,用人工多少?”

赵明阳只是给徐老打了一个比方,随后又说到“如果,承包到户,一个人,不用利机械设备的话,也可以管理十亩地,而集体干呢,是不是从中有偷懒得?所以我并不是说某个体制好与坏,而是,看怎样管理,如果用机械化辅助,您再想想。

其实赵明阳说的很清楚了,没有机械化生产模式,只能用人工,那样集体干活是不是,有偷懒的,所谓的能者多劳是不是同样一个意思?

能干的,实在的,不喜欢偷懒的,就奇不闲着的干,偷尖取巧的,看人行事的,就很轻松的混了一天的工分。

其实,干与不干的都挣同样的工分。

这样想想,能有积极性吗?

还有就是,如果,一家人,有几亩地,自己种自己收,是不是能带动积极性。

所以,赵明阳只能点到为止,没办法再说下去。

剩下的,就叫徐老自己分析吧,因为社会发展,总会有一个过程,曾经的摸着石头过河,证明了一切。

他希望,六十年代,能把摸着石头过河的这一步跳过去。

当然了这就是领导层的决策了。

因为那本书并不是只给徐老看的。他相信,这两本书他会带到六十年代。

徐老也会给,顶层领导去看,并且顶层领导,也会知道自己这个人。

也许现在就知道了。

徐老听着他解释后,很久没有说话,因为他明白赵明阳所说的,

因为他在书中也看到了时代发展中的弊端。

毕竟,中心思想在那里摆着呢。

其实,这件事儿对于赵明阳来说,已经不在他考虑范围了,因为他知道,社会制度,并不是随便能改得。

所以,也只能在那个年代的东田庄干点自己力所能及的。

他完全可以叫一个地方富起来,并且还是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发展的。

因为他可以做到局部的平均分配。

大多数必须按劳分配,因为这只是,村集体,涉及到的人员太少。

六十年代,如果全国按劳分配?不是说不行,是肯定不行。

集体所有制,指的是这一个工厂,都是每一个工人所有。

每一个工人都拥有厂里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