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王府内。
“混账东西,我给你们高官厚禄,金银财宝无数,让你们各自的家族都风风光光,成为一方豪门贵族,难道你们就是这样回报本王的吗?”
晋宁王将一只名贵的古董瓷瓶摔个稀碎,大声呵斥着前来向他禀报消息的几位近臣。
他们日前被委派出去搜寻郡主沈云璃的下落,然而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后,晋宁王等来的结果却是一问三不知。
沈云璃目前人在何处?
不知道。
沈云璃到底是死是活?
不知道。
陪沈云璃一道去北梁的沈京涓等人又在哪儿?
依然是不知道。
晋宁王忍无可忍,将滔天怒火都发泄在了这些人身上,他们一个个都是受到重用的亲信之人,平时没少从晋宁王这边得到好处,然而等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却没有一个能让晋宁王满意。
“虎威将军,你说你手底下这么多骑兵都派出去了,居然连一点消息都查不到,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大腹便便的虎威将军解释道:“王爷,晋宁到北梁的距离虽然不远,可我们实在没有找到任何线索,连个追查的主要方向也没有,郡主可能早就离开北梁去了别处,可能是在威海,也可能都已经到了南齐,天大地大我手下的骑兵哪怕再多,也难以在这么大的范围中进行搜索啊。”
“去你的!”
晋宁王抬脚就将虎威将军踹翻在地。
他恶狠狠地骂道:“限你三日将郡主带回来见我,否则你就提头来见!”
说完,又看向负责晋宁城中事务的巡城统领,质问他说:“为什么这几天城中谣言四起,有人在风言风语对本王恶意中伤,你难道打算视而不见吗?”
巡城统领赶忙回答说:“王爷,我们已经连夜将那些在城中制造谣言的人统统抓了起来,可是人数实在太多了,抓不完啊。”
“你说什么?”
晋宁王瞪大了双眼,怒目而视。
“千真万确啊,王爷,我们的牢房里都已经关满了犯人,再也装不下了,每次关进去一批人,就会有另一批人继续造谣生事,总是没完没了。”
“那就给我杀!你手里的刀难道是摆设吗?”
晋宁王一个大耳刮子扇在了巡城统领的面颊上,后者瞬间涨红了脸,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其余几人也都低垂着脑袋,不敢直视晋宁王的目光,生怕将滔天怒火引到自己的身上。
晋宁王见这些人不吭一声,完全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嘴脸,于是又摔了整整一个博古架上的金银玉器,硬生生将这些身边的亲信都给砸跑了。
发泄完之后,晋宁王依然觉得不解气,于是大声喊来王府的管家,质问道:“等了好半天,怎么不见国相来见我?”
管家回答说:“王爷,国相抱病多日,一直在府中静养,小人命人去传召,也被拒绝了。”
“那国相分明就是故意回避,他完全没有将王爷放在眼里。”
此时迈步走来的人正是王后。
平日里国相总是跟王后唱反调,大到国事上的政见不合,小到王后想要修一座园子,国相也要以铺张浪费为由带头反对,哪怕是王后身边的仆从仗势欺人,在街上打了城中百姓,国相同样不会坐视不理。
在王后看来,国相的种种行为都是在蓄意针对自己,结果国相在百姓们心目中赢得了公正、廉洁、亲民的美誉,而王后却风评极差,总是被人指指点点,遭受诟病乃至唾骂。
久而久之王后早就对国相深恶痛绝,因此趁着这次机会,她便在晋宁王面前煽风点火,希望彻底铲除那个碍事的老东西。
晋宁王在气头上,虽说国中事物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国相操持,不得不承认有国相辅佐,他这个逍遥王爷才能过得如此快活,但现在王后的话在晋宁王的心里占据了上风。
“嗯,国相近来越来越没把本王放在眼里了,应该教训他一下才是。”
王后便凑到晋宁王耳边,低声说道:“不如王爷派些杀手死士去国相府邸,吓唬吓唬他,以示警告,相信这么一来他就会明白王爷的厉害了,往后做事也会收敛。”
晋宁王想了想,“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毕竟国相是本王的左膀右臂,国中诸多事务还要靠他替我效劳。”
“王爷宅心仁厚,但国相未必明白,他若是恃宠而骄越来越肆无忌惮,王爷又该如何约束呢?
适当的敲打、提醒一下,也是王爷对国相的爱护。”
王后一脸坏笑地说道。
入夜后,国相府邸内静谧无声。
在上个月,国相忽然将府中的家奴、婢女悉数遣散,只留下一名老奴陪伴在左右侍候,他似乎隐隐感觉到了某种危机,正在朝这里靠近。
“老爷!”
“老爷,府门外有一对兄妹自称是老爷故交,他们想要求见!”
国相略微思忖后,顿时浮现出了笑意,“快请进来。”
没过多时,一男一女便出现在了国相的面前,两人正是沈战和沈云璃。
“公子、郡主,你们都平安无事,真是可喜可贺!”
国相看到两人,目光中流露出了慈爱的神色,他们是自己一点点看着长大的,当初在王府时,也是这两个孩子最让他喜欢。
“国相,大恩不言谢,今天我们专程来找你,是有非常重要的事商议。”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们跟我来吧。”
国相将沈战、沈云璃带去了自己的书房,由于府上已经没有闲杂人等,因此商议事情就更加稳妥安全。
“这次我带云璃回来,是因为实在无处落脚,思来想去只有晋宁最合适,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
国相一听沈战的话,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可是,要想推翻晋宁王没那么容易,何况晋宁若是易主,很快就会惊动朝廷的人前来讨伐。”
沈战点点头,“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了,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只想请国相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