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混账!”

孙权议事回来,得知小妹孙尚香带着枭姬营偷出侯府,不知所踪,发了一气肝火。

“立即派人通知前方将士,若发现郡主,直接给本侯押回来。”

“喏!”

阿仁,你可千万别做糊涂事。

孙权在心里默默祈祷,曹家那两兄弟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又过了数日,见还是没有孙尚香的消息,孙权也不再管了。

因为前方将士来报,曹军水军突然连夜往西而去,快过丹阳了。

孙权又只好再次召集文武议事,一日不弄清楚徐州水军的动向,曹军就犹如一团阴云在他的头上,让他彻夜难眠。

徐州水军犹如他卧榻之侧的猛虎,让他寝食难安。

“诸位,前方探子来报,说曹军水军大张旗鼓逆水行舟,往荆襄去了,都议一议下步该如何办吧?”孙权面无表情的说。

无论心里多慌,他都强行要求自己镇定自若。

他是这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主人,任何时候他都不能自乱阵脚。

哪怕这京口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兵马,他都再三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慌。

众人皆未开口,而是不约而同的抬头看着孙权座下那个翩翩公子周瑜。

“公瑾,依你看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孙权心里叹了一口气,哪怕知道周瑜没有二心,可是见他在军中的威信比自己这个吴侯还高,他还是感到些许不快。

这也是几年来他不留痕迹的抬高朱然等亲信,打压以前孙策那些老人的缘故。

比如东吴第一大将太史慈,这个时空虽然还在世(历史上太史慈死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三国演义罗大大还杜撰其参加了赤壁之战,实则他早已身死道消。),但被他封为建昌都尉,在南边制衡荆州刘磐,都快成了江东的透明人。

因为,在孙权看来,这家伙简直不懂事,天天开口闭口讨逆将军孙策如何如何,你吴侯又要如何如何。

那你为何不自刎下去陪孙讨逆去?

看着孙权眼底一闪而过的不快,周瑜忍不住皱眉,孙权心中所想他也略知一二,若不是这次事关重大,他也不会来京口,宁可在柴桑养病。

太史慈之事,虽然孙权做得不留痕迹,可是他也发觉了。

“夫君,吴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大度,妾身姐姐在京口过得不是很痛快,你此去京口万万莫要逞强。”

周瑜现在仍记得临出发时,爱妾小乔的叮嘱。

“吴侯。”

周瑜起身道,“末将请命返回柴桑,到前线主持战事。”

自从数年前江东一战攻破江夏斩杀黄祖后,他因为受伤回柴桑养病,这大都督就有名无实了。

柴桑水军大多由孙权的亲信周泰等人主持工作。

若不是副都督程普还看在往日交情得面上,恐怕他此次来京口都是孤家寡人一个。

孙权听了周瑜的话,沉默片刻。

他深知周瑜之才,若让他回去主持战事,确实胜算大增,但又担心他势力再涨。

“公瑾,你伤病初愈,本侯怎舍得你再赴前线操劳。”孙权假意关心道。

周瑜心中冷笑,果然被小乔说中了,此人薄情寡义至极,面上却恭敬回道:“吴侯体恤,臣感激涕零,但军情紧急,臣愿以死效国。”

这时老将韩当站出来嚷道,“吴侯,周公瑾之才能我等皆知,如今曹军异动,非他不可应对。”

众将纷纷附和,哪怕是孙权的亲信朱然等人也是一样。

他们虽然平时一副不将天下英雄看在眼底的模样,但真当面对曹军时,心里还是有些打鼓。

来人可是魏王,还有那个冠军侯,自己有多少本事他们还是清楚的。

孙权见状,不好拒绝,只得答应,“既然如此,公瑾你就速回柴桑整军备战,本侯静候佳音。”

周瑜领命退下,走出侯府,望着天空长叹一声。

他知道前几日他私自探望孙策遗孀大乔和遗腹子孙绍的事被孙权察觉了,孙权对他已经有了猜忌之心,此次前去定要万分小心。

而孙权看着周瑜离去的背影,眼神复杂,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既能抵御曹军,又能制衡周瑜。

此时,侯府门外一人奔来,高呼:“启禀吴侯,郡主有消息了!”

孙权精神一振,暂时放下了对周瑜之事的纠结,赶忙问道:“速速说来!”

原来,经过数日将士的打探,得知孙尚香一路往西,现在已经到了柴桑附近。

“快,马上唤回大都督。”孙权急忙喊道。

既然孙尚香到了柴桑,正好让周瑜将她带回来。

自家妹妹的脾气,他最清楚不过。

若说这世上除了他和母亲国太,也只有一人能制裁孙尚香了,那就是和孙策情同手足的周瑜。

片刻之后,周瑜去而复返。

听了孙权的话后,周瑜苦笑道,“吴侯,郡主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若是她真的不想回来,属下恐怕也无能为力。”说完不动声色的看着孙权腰间的吴侯佩剑。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有此佩剑,正好整顿柴桑水军。

柴桑水军一日不加以整顿,他心里就没底和曹军开战。

孙权脸色一变,果然不愧是江东周郎。

原本他还准备等周瑜到了柴桑整顿水军遇到阻碍求救时,才让人送去他的佩剑,正好让周瑜和江东将士认清谁才是主公。

现在看来,又被周瑜捡了一个便宜。

他也可以不赐剑,但是权衡再三,他还是决定现在就将佩剑交给周瑜。

不仅是为了打败曹军,更是为了孙尚香。

若是孙尚香有个好歹,恐怕国太不会轻饶于他。

他虽然为人薄情,但对国太还是孝顺备至,这关乎一个名声问题。

孝,乃治国之本,创业之基。

“公瑾,你持本侯佩剑前去,有此剑在身,犹如本侯亲临。”孙权道。

周瑜躬身接过佩剑,“多谢吴侯,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说罢,周瑜大步流星走出侯府,脚步比刚才轻快了不少。

头上的那团疑云,远远看去,消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