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的体贴让沈清歌心中感到一阵温暖。
她站起身,走向桌案,拿起那两份文书,回到明德身边递给了他。
明德认真地看完了两份汇报,脸色也变得十分凝重。
实际上,今日在金銮殿上,他同样收到了几份令人忧心的上疏,每一份都似千斤重担,压得他心头沉甸甸的。
户部尚书陈元龙与沈清歌素来不和,借着地方官员抗拒土地改制的一大摞奏请,在朝堂之上大肆诋毁沈清歌。
他称沈清歌制定的改制策书全然不顾地方实际,一味蛮干,致使地方官府和乡绅土豪们怨声载道,民心惶惶不安。
紧接着,工部上呈了一份侍郎苏慕白呈上的奏折。
折中所言之事,更让明德心忧。
本来中州府因运河建设而获益匪浅,商业繁荣,富豪云集,府库也因此充盈。
然而,土地改制的推进却引发了乡绅、土豪的强烈不满,他们或暗中阻挠,或公开反对,甚至不惜动用财力、影响力,搅扰运河建设的正常秩序,致使工事进度受阻。
苏慕白在奏折中恳请明德明察秋毫,协调各方势力,为运河工事的顺利完成保驾护航,以期为星汉经济的发展再添动力。
面对这一连串棘手的难题,明德的心中充满了忧虑。
但他也知道,若将这些烦忧透露给沈清歌,只会让她更加忧心忡忡,他不忍心让她承受这份额外的压力。
于是,明德选择将所有的重担默默地扛在自己的肩上,独自面对这一切。
然而,他未曾料到的是,沈清歌早已了解了现阶段的种种问题。
沈清歌轻叹一声,缓缓垂下了眼帘,
“陛下,您说臣妾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不但没能完成对百姓的承诺,更是给您找了一个大麻烦。”
望着沈清歌那焦虑与挣扎交织的脸庞,明德心中涌起一阵疼惜。
他轻抚着她的肩膀,
“清儿,”
明德的声音中充满了理解,
“朕知道你为了国家和百姓,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你的努力与牺牲,朕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你要明白,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时间来证明其价值。现在的困境,只是暂时的。”
明德的话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涌入沈清歌的心田,让她感到一丝宽慰。
她微微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感激。
明德继续说道:“你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朕一直都很相信你的判断。百姓们现在的不理解,也只是暂时的。只要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终会明白你的苦心,看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未来。”
沈清歌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感受到了明德的信任,这让她的内心充满了力量。
她知道,即使全世界都质疑她,明德也会站在她身边,给予她最坚定的支持。
“陛下,谢谢你。”
沈清歌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有你的支持,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
明德轻轻地将沈清歌拥入怀中,让她靠在自己的肩膀上。
他知道,沈清歌需要的不仅是言语上的安慰,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依靠。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明德和沈清歌在书房中相互依偎,共同面对内心的挣扎。
他们相信,只要彼此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而沈清歌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明德的深情,这让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
经过多轮深入的沟通与磋商,沈清歌终于与康王、宋子墨共同拟定了一份全新而周全的改制策书。
为有效遏制中州城日益盛行的弃农经商之风,在沈清歌的建议下,户部牵头创设“农事振兴银库”。
对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给予补贴和低息贷款支持,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收益。
组织农业技艺传授活动,引进先进的耕种方法与精良的田间管理经验,全面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与产出\/
展现农业的广阔前景,激发农户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热情,有效减少弃农从商的情况。
而对于农户担心的田赋税增加,则实行差别化田赋税政策,根据农户的土地面积、产量和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税收档次。
很快,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让康王的改制之路突飞猛进。
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在中州府的试行和成效,引发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推动南方区域土地改制迈向胜利。
面对宋子墨在北方推进土地改制时所遭遇的重重阻碍。
鉴于北方人豪爽且善战的性格特点,单纯的理性劝说已难以奏效,必须采取更为果敢有力的措施来打破僵局。
凭借北原城百姓对沈清歌的深厚信赖,宋子墨虽在北原城艰难地完成了土地改制。
但在后续的白帝城、龙渊城、朔风府、燕云郡等地,却遭遇了地方土豪的激烈反抗。
这些土豪不仅雇佣了大量的打手作为后盾,地方官府更是置若罔闻,袖手旁观,使得宋子墨的改革之路布满了荆棘。
在此紧要关头,沈清歌与明德深入商议后,毅然决定请求父亲沈渊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携手萧云飞新举荐的五军营左副将霍志和,率领两千京军,火速驰援白帝城。
沈渊先行一步,仅率少量随从抵达白帝城。
初来乍到,他便以配合不力为由,果断罢免了白帝城知府的官职。
但他的身份并未震慑住当地乡绅土豪,他们反而蠢蠢欲动,企图以武力对抗。
其中一人胆大包天,竟带着一百多自己雇佣的武林人士,气势汹汹地冲向白帝城府衙。
其他一些乡绅也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跟随其后,一时间府衙前剑拔弩张,形势危急。
白帝城同知恭敬地汇报道:
“大人,此人正是刚刚被贬的姜知府的妻弟涂敬之,因排行第五,又没什么文化,故人称涂五。”
沈渊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轻蔑之色。
“今日,便拿他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