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下午。
赵宇听到下属汇报,“孙琴和张翠出去了?”
“是的,跟着的人说看见她们又去那个何婶子家了。”
赵宇不明白,为什么连着两天都去。
“行,那我趁现在去一趟,你们看着点,人回来了记得早点通知我。”赵宇说完就朝着张营长家走去。
“叩,叩,叩。”
张婆子听见外面的动静,坐在客厅的她立马喊道:“是赵宇来了么?快进来,门没锁。”
说着,她就要起身,起的急,差点又摔倒。
所幸,赵宇手脚麻利,听见里面传来声音,立马进屋。
打开门,就看见摇摇晃晃的张婶子,立马上前扶住:“大娘,您没事吧?”
“没事,没事,人老了,眼睛不好,腿脚也跟着不行了。”张婶子语气中带着失落。
赵宇听了出来,笑着说道:“您还麻利着呢。”
“你这小子就会说好听的话。”张婶子笑了下。
然后,赵宇将张婶子扶在凳子上坐好。
也没有在继续寒暄,时间很紧张,赵宇直接问道:“我昨晚回去我妈说您找我?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要帮忙么?您和我说,我有的是力气。”
张婶子用那仅剩的一只眼,很是小心的观察了一下窗外,然后压低声音问赵宇:“你能感觉到大娘家附近有人没?”
赵宇一愣,这是张大娘发现他们的人了?不应该啊!
赵宇摇摇头,不是很理解。
张婶子说道:“你们比较感官敏锐,屋外没人听着吧?”
张婶子再次问道、这话一出,赵宇也知道了,这是怕人偷听。
他没有大意,立马感觉了一下,还走到门口听了一番,又回到张婶子身边,也小声说道:“张大娘,没人,我仔细听过。”
“那就行,大娘想和你说一件事情,我觉得我的儿媳妇和她的女儿不对劲?”张婶子话一出口,赵宇立马警觉。
“张大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么?”赵宇连忙问道。
张大娘没有拖延,立马将那天听见的都和赵宇说了,“我听见的就是这样,你也知道咱们所在的地方,而且大娘我也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这说撤退的,大娘除了特务想不到其他人。”
“我那天听见后,就想着趁这俩人不在家去找你的,可是我腿脚不争气,走的慢不说,刚出院子就摔倒了,幸好碰上你妈和另一个好心人,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就交代了。”
张婶子现在无比痛恨自己不是健全的身体,做什么事情都太耽误了。
赵宇连忙说道:“大娘,现在也不晚,现在主要是您的安危,要不要帮您…”
还没等赵宇说完,张婶子立马打断了他的话,“没事,大娘什么没见过,不就是俩特务,放心吧,如果这俩个人真的是特务的话,那我必须得在家,不能惊了她们。”
“可这太危险了…”赵宇还想劝说。
张婶子确十分坚定,“大娘今天叫你来,就是想让你和领导反应一下,她们都开始说撤退了,保不准这几天哪天就要逃跑了,大娘这把岁数了,能够帮助你们抓住特务,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行了,那俩也快回来了,你快走吧,将这件事情赶快汇报给部队领导。”张婶子催促道。
赵宇这时候也听到了窗外的暗号,立马加快语速对着张婶子说道:“行,大娘,那你照顾好你自己,千万不要在她们俩跟前漏出一丝一毫来,我这就回去和领导说。”
“行,快走吧,千万不要让她们俩看见你。”张婶子真害怕她们撞在一起,这样会让孙琴和张翠起疑的。
赵宇便说道:“那张大娘,我从后窗户走吧,这样肯定撞不上。”
赵宇看着张婶子那着急的样子,不忍让老人家的担心失落,便从后面跳了出去。
赵宇离开每几分钟,孙琴和张翠就推门进来了。
进来就听见孙琴不耐烦的声音。
“那个何婆子真是难缠,我看她哪天就是故意找你茬的,为的就是试探我们。”
可张翠确不认为,本来作为那么的主人公,她也觉得何婆子是故意的。
可这俩天接触后,张翠觉得何婆子就是一个见识短浅,爱占小便宜的乡下人。
可看着孙琴的神情,再加上孙琴那从未出错的第六感。
张翠只好赞成道:“是,那要不然咱们在走之前将这个人给…”
孙琴明白张翠的意思,目光也阴狠起来。
而且这几天她也去找过一次贾大夫,可贾大夫说上面还没有指示。
但孙琴以及等不及了,这次的不安持续了这么久,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她真的太不安了。
就算是上级领导不同意她撤退,她也要撤了。
于是,孙琴不耐烦地说:“可这老太婆天天都在家里,想找机会下手都难。”
张翠也附和着:“是啊,可要是再拖下去我们可就撤不了了。”
两人以为在屋内,就张婶子那耳背的情况,肯定什么都听不到,却不知张婶子心里明镜似的。
这边,赵宇急忙赶回部队向领导报告此事。
这下更加确定孙琴和张翠的身份,领导迅速安排部署,加派人手秘密监视孙琴和张翠的一举一动,并计划在她们撤退之时一举抓获。
孙琴和张翠丝毫没有察觉危险临近,仍在盘算着如何尽快解决掉何婶子这个麻烦。
因此、她们俩忽略了每天照常生活的张婶子,张婶子天天暗中留意着二人的行动轨迹并传递消息给赵宇。
这天夜里,孙琴和张翠终于决定冒险出逃,打算不等上级指示了,直接撤退。
并且要在撤退前打算去干掉何婶子,已解俩人心头之恨。
可没曾想,就在她们俩收拾好东西偷偷溜出家门,却没想到刚出门就被包围了。
原来,赵宇等人早已设好了圈套等着她们自投罗网。
最终,孙琴和张翠这两名特务被成功抓获,张婶子也因为协助有功受到了表扬。
不过,表彰也没有忘记给李副厂长和陆母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