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晴阳照行旅 > 第259章 如出一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昨晚石立发布消息,“陈恪是道家的修行者。”

今天上午,这则消息得到紫薇观玄一道长的肯定,“直学士深得玄学之妙。”

于是大家认定了,“直学士确实是修行者,来到俗世历练红尘,然后披发入山冲击仙界,目标是陈神仙。”

这个看法很有市场,证据一,陈恪出个主意就没影,什么事都不管,不恋权势而且生活简朴,每天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没事就打坐。

证据二,他娶了林韵宁,云华道人的高足,高阶修武女的身份可以证实陈恪的预谋,这是要林韵宁护着他冲击仙界成为陈神仙的谋划。

这么一想就都通透了。

但有求证者去问白披风,白披风回道:“也许、可能、或许是吧。”

白披风没否认就是肯定。

风声传进宫城,李祯忧心忡忡地说道:“你我兄弟情深,一世的君臣,岂能准你半路披发入山?”

陈恪苦笑,石立这个大嘴巴在外胡说八道,惹得李祯招他进宫说这话,让他十分被动。

李祯希望两人有始有终,这对帝王来说已是最高的承诺了,可他却无法保证。

他不是自愿来这个世界的,肯定不会自愿离开,说不定哪天一股神秘力量就将他送回去。

可他已经不想回去了。

他在这个世界的一生目标是唤醒一批批人才,让他们去研究、去创造,让这个善良的民族学会为了民族的兴盛去杀、去抢、去争夺。

而他的终极目标是去那个历史研究学院。

这两个目标只有在这个世界才能实现,他已不想回到原来那个世界了。

可他说了不算,只能缓缓说道:“臣一心扶保皇上登上千古圣君的宝座,一心想恢复大盛王朝的疆土,一心想为皇上培养人才,舍不得离开皇上,但...”

说到这他顿住,苦涩地说道:“臣尽力。”

他只能这么说了!

他会尽力的,那股神秘力量要送他回去时,他一定会挣扎一番,大喊一声:“我不回去。”

但他未必能够做到,就像他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可能也会莫名其妙的坐上回去的高铁。

想起高铁他苦笑,眼前浮现那套破烂不堪的登山服,知道自己不是嗖地一下来到这个世界的,估计回去时也会跋山涉水走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他不想,可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他是被动接受者,对李祯作出一个承诺,一脸苦涩地走了。

看到这脸苦涩,李祯的心里更没底了。

站在一边的李昭说道:“直学士自感已入大道,所以放下一切传授所学,不管事是没这份精力,唯一的挂念就是道法未立。”

听李昭添油加醋,李祯不耐地说道:“他夫妻恩爱,难道还能舍下小林夫人不成。”

说到这李祯猛然醒悟过来,林韵宁是修道的武者。

想起这事李祯就明白了,这是陈恪的阴谋。

而李昭早已洞彻这个阴谋,还想出破解阴谋的办法,低声说道:“直学士重情重义...”他不用往下说了。

李祯冷哼一声,说道:“他想跑,朕要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摆驾慈宁宫。”

李祯也是发狠了,他有办法破解陈恪的阴谋,但需要太后的配合。

而太后竟也知道陈恪的阴谋,淡然说道:“娘早就想好了办法,陈恪不恋权势是好事,但该给他权力时我娘俩也不要吝啬,他不是一心想打倭国吗?把这项权力给他,就给他绑上一道枷锁。”

“新军的组建和训练多让他参与,也让他走不了。”

“他不愿参与朝政,就让他多给你谋划,加上传道授业解惑,这样就能拖上几年。”

“几年后他和林韵宁有了孩子...”

说到这她顿住,听李祯低声说道:“他和林韵宁都是修道者。”

刘太后和李祯想到一块去了,两个修道者的孩子等于一加一。

这个孩子很危险,说不定陈恪不想走,这孩子拽着他的胳膊跑了。

想到这一点,李祯就想到一个办法,“儿想在宗室女中找个合适的,嫁给陈恪为平妻。”

刘太后反对,“不可,宗室女斗不过林韵宁,与陈恪也没有感情,陈恪不会顾及她...”

说到这刘太后笑了,转对身边的女官说道:“去将邵雍上奏的折子取来。”

安排了女官,刘太后转对李祯说道:“邵雍通过包拯给娘上了一份折子,文中说的明白,陈恪乃修道之人,虽有大才却未必能有始有终......”

刘太后和李祯知道邵雍,陈恪和曹穆上报的有功人员名单中就有这个名字。

但邵雍不受赏赐,却给这娘俩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一个道家弟子,一心只想研究易理之术,对数学的热爱超过了权势和金钱,要不是他师父出事,这家伙不会跑出来遇到陈恪。

可就这么一个人物竟然出卖了陈恪。

他说的明白,“为大兴王朝的万年基业......”

却藏着万恶的阴暗私心,“有陈恪在外面遮风挡雨,我就能安安稳稳地坐在家里搞研究了。”

他的打算非常精妙,却不知陈恪也准备算计他。

刚才与李祯的一席话打开他的思路。

他没想到这个世界也有邓御夫,一位史上着名农学家,《农历》的作者。

李祯向他提起邓御夫源于包拯的推荐。

他不知道邓御夫的水平,可陈恪知道这是一位牛人,一位扔掉举子服,身着短衣走进农田的牛人,没有他就没有《农历》这本巨着。

陈恪是看明白了,那个世界里有的人,这个世界不一定有,但这些科学家却一定有。

这个发现让陈恪发出一声感慨:“上天眷顾华夏。”

他没说大兴王朝,华夏代表这个民族五千年历史。

而胡缓赞同这个说法,虽然不知以后得一千余年,但他看到了华夏绵延三千多年的历史。

他也感慨,“华夏从来不缺志士和英才。”

他很欣慰,他的学生刘彝是水利专家。

是不是很奇怪,一名大儒培养了一位水利专家?

而更奇怪的就是沈括是儒家弟子,钱乙是儒家弟子,邓御夫也是儒家弟子。

还有一位大牛人苏颂,能把宰相和科学家集为一体的超级牛人更是儒家弟子。

陈恪可以忘了苏轼,但一定记得苏颂,找到刘彝就想起这位主。

他需要苏颂,这是一位机械专家,与钱乙就是绝配组合。

可福建那边传来的消息却说苏颂十年前就搬走了。

他很急,可人海茫茫不知何处去找,只能蹲在礼部考生名单边守株待兔。

这位大牛人将来是要当宰相的,就一定会来参加会试。

他耐心地等,可不会闲着,这时就将脑筋转到邵雍身上。

邵雍是北宋着名哲学家,他不管;是着名的诗人,他也不管,但作为着名的数学家,他就不能让他跑了。

北宋邵雍一辈子没当官,甘于贫贱搞了一辈子研究却被后人当做算命的祖师。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陈恪必须将他的名声正过来。

他对李祯推荐邵雍,知道他不贪慕权势,就想让李祯跟刘太后说,给邵雍赐婚,让一双纤纤玉手绑住邵雍的双脚。

“我让你跑。”这就是陈恪的谋划。

却没想邵雍也玩了这一计,通过包拯上书刘太后。

这一计非常毒辣,一双玉手不行,就用两双。

所不同的是,陈恪没提对象,而邵雍却明确了对象。

看着这封信李祯就想笑,他俩真是一对好兄弟,连谋划的计策都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