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耕读人家 > 第540章 现在还算太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娥看着郑晓顺那没出息的样子,当初把人带回来的时候怎么那么大方,还不让给送到官府。

“又怎么了?”高娥无语的看着郑晓顺。

“就……”郑晓顺不知道怎么说。

其实照看雀儿几天没什么。

可是雀儿不能他做什么都要看着吧?

他可是一个男人。

而且他把雀儿带回家,他叔都来找他两次了,表示他没到捡个傻子当老婆的地步,不管他怎么解释都没用。

“雀儿。”高娥叫了一声。

雀儿立马亲切的跑到高娥一边,怕被抛弃一样。

郑晓顺松了一口气:“多谢二嫂。”

“你最近忙什么?”高娥最近很少见郑晓顺。

“把房子收拾一下,门窗家具都做了。”郑晓顺的房子现在也是像模像样“地租给村里人种,算了一下也够我吃。”

他没打算种地。

之前跟着二嫂赚那一千两除了这些花费还剩下一些,在村子里肯定是衣食无忧。

但是他不怎么想在村子里,总觉得要是有机会就去做点大事。

高娥看郑晓顺也没什么牵挂:“最近没事的话就跟着我做个管事,我那边有些忙不过来。”

郑晓顺有些意外:“那平时不都是三哥在做吗?”

“你三哥现在有别的事。”高娥打算让陈杰招待一下范世平。

“行。”郑晓顺爽快的答应。

高娥带着雀儿回家,这才有时间静下心来分析范世平的话。

那个层面的事他们这样的人家的确掺和不了,但是他们一个眼神的确可以决定自己生死。

按照陈克的态度,许博彦的筹划成功了,那大概率是庆王上位。

但庆王上位之后呢?

陈克一开始那么恐惧许博彦,定然是许博彦做了什么让陈克觉得恐惧的事。

看来自己得想办法试探一下庆王上位之后的事。

黄昏的时候老三一家子回来了,开心的和村里人打招呼,看来生意不错。

高娥听到声音站在门口招呼陈杰:“老三过来一下,有事和你商量。”

“哎。”陈杰应了一声,想把东西搬到家里再过去。

“二嫂叫你,赶紧过去。”雷氏催促。

陈杰笑着去二哥家:“二嫂有什么事。”

“之前买你二哥蛐蛐儿的范老爷来合县几天,你招待一下。”高娥直接说。

陈杰意外:“这次范老爷想买什么?”

“鬼哭山的石头。”高娥也不隐瞒“说是有钱人喜欢。”

“石头都有人喜欢?”陈杰吃惊“那咱们这里这么多石头,不发财了。”

“鬼哭山的是奇石。”高娥看陈杰那财迷的样子“如今鬼哭山是我的产业,到时候范老爷问了你不要多说。”

陈杰震惊,他二嫂真厉害,什么生意都能做:“好。”

“我明天带你过去介绍一下。”高娥确定“小吃店你不去没事吧?”

她也不是盯着范世平,只是人来了合县,她就那么晾着也不合适。

“没事,我媳妇都说让我去窑上呢。”陈杰笑着说。

“那行,你回去准备一下。”高娥叮嘱。

“好嘞。”陈杰小跑着回家。

杨氏从门缝里看老三去了老二家又开心的跑回去,觉得肯定有什么好事,当即心里有些不痛快,觉得老二家有什么好事就惦记着老三家。

陈克吃了晚饭才回来,一来看看晚上用不用他在家看着,二来他们准备出发了。

“杜先生他们算过了,雅集最早是今年秋天,最晚要到明年春天。”陈克第一次组织这样的雅集心里没底“咱家银子够用吗?”

“银子的事相公不用担心,夏收到秋收能收一些。”高娥宽慰“只是你们一离开就要这么长时间,我有些担心。”

“娘子放心,我们走官道,住官驿,都是读书人,不会有人为难。”陈克宽慰。

杜维清和洪升虽然都不打算入仕,也都有秀才的身份,只是他们名气本来就很大,没人在意他们秀才的身份。

“如此我便放心很多。”高娥点头,随即说道“也不知道现在外面太平不太平。”

“现在还算太平。”陈克下意识的说。

高娥不解的看向陈克:“相公的意思是以前不太平还是以后不太平?”

陈克知道自己说漏嘴了,不过也不是很在意,要不是怕他娘子接受不了,他都要告诉他娘子他重生的事。

他微微叹气小声说:“我朝皇帝一直都想收复朔西之地,一旦有契机,说不定就会出兵,到时候百姓就苦了。”

高娥恍然,看来以后还真会不太平。

再想到范世平的话,庆王虽然为皇长子却不是嫡出,这样的人继位,定然会竭力的证明自己。

而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到别的皇帝没有做到的事。

高娥也跟着叹息:“幸亏咱们这里山高皇帝远,到时候不至于太动荡。”

陈克欲言又止。

高娥也没再多说,送走陈克之后坐在院子里看着漆黑的夜空。

一轮弯月悬在夜空,还有无数的星星,可是晚上再亮也没白天亮。

她对三位皇子的了解来自范世平的只言片语,有些定论不好下,可是觉得三个人好像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可偏偏这才是现实和常态。

第二天高娥带着陈杰去见范世平,他们之前也见过,不用高娥多做介绍,这几天就陈杰招待他们。

做完这些,高娥带着莲心找了一个位置放了一块木板,上面写着招夫子。

这事因为李家的事耽误了几天,现在是不能再拖了。

很快他们面前就围满了人,招长工、短工、匠人的见多了,这样在路边招夫子的还是第一次见。

夫子在普通人眼里高高在上,都要上门去请,在路边招简直是对夫子的侮辱。

高娥听着那些人议论纷纷也不在意。

她之所以这样招夫子,就是想招到实在一点的夫子,而不是懂点文墨就高高在上的人,毕竟他们村的学堂和别的不一样。

在议论和嘲笑声中,高娥歪歪斜斜的在木板上写下几个字:月薪十两。

看到这个数字,那些人瞬间闭嘴,面面相觑,痛恨自己怎么不识点文墨,错过这么好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