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提醒:下面有点干,建议速度不要太快!

————

江梦南、张小虾、林沐三人跟着叶鹄鸿,来到岳阳兵洞外面。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是既然副队长叫到了,他们只好跟着来了。

对于李寻醉的安排,叶鹄鸿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是队长的安排和拜托,他还是很尊重的。而且在红莲骑士队里面,这样的事情,他叶鹄鸿是最合适的人了。毕竟他以前在南山镇科奇公司做了那么多年的管理。

江梦南他们三个人的问题,归根到底,在于没有底气,不够自信。

这是叶鹄鸿和李寻醉根据他们的过往、背景、经历等情况分析出来的,所以只需要对症下药,让他们自信起来,那么他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的培训任务,拥有多年管理经验的叶鹄鸿,他也没底,毕竟这不是普通的培训,准确点来说,这是一场心理革命。

为此,叶鹄鸿想了很久,除了回顾自己在南山镇当管理人员时的经验,还查阅了许多心理学资料。

“来,坐坐坐。”叶鹄鸿直接席地而坐,并招呼江梦南几个都坐下来,“今天我们来个坐而论道。你们加入红莲骑士队之后,我都还没有跟你们好好聊过呢!今天反正也没什么事,我们就放开点,聊点对你们有帮助的。”

叶鹄鸿也知道,想要他们放松下来,放开聊是很难的,所以他先开口道:“想必你们对我这个副队长了解也不多,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叶鹄鸿你们是知道的,在加入红莲骑士队或者西部镇区之前,我是在南山镇的科奇公司里面当管理人员……”

做培训,讲究的是开场,以及迅速建立讲师的权威,然后常用的是案例法,通过案例围绕着里面的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所以叶鹄鸿选择了用自己在科奇公司守了八年的巨蟒的案例,进行开场,既建立了自己培训讲师的权威,也引用了自身的案例,很快就打开了培训开导的良好局面。

只见江梦南三人都带着钦佩和仰慕的表情看着叶鹄鸿。

他们觉得,叶鹄鸿这样的侠士,注定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归根到底其实就是自信心的问题。自信心虽然跟自身实力相辅相成,但实际上也不一定,没有强大的实力,也是能够自信起来,从而强大自己的内心,再影响到自己的实力的。”

“关于自信,我在这么多年的管理工作里面,也算是有一定的经验。今天,我就把这些经验,系统地跟你们讲讲。”

“接下来,我要跟你们讲的内容,可能会很枯燥。但是,只要你们认真听,听进去了,用心去思考,并且进行尝试。我相信,你们的自信心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这是一场关于‘自信’的剖析。”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你面临一个困难和挑战时,你总会下意识地退一步:我能把它做好吗?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

当你在过程中犯了错时,你会感到深深的懊恼跟自责:早知道就不应该掺和的,又把事情搞砸了。

而最终,当你把事情完成了,除了高兴之外,你感到的其实更多是一种惶恐:这件事情我好像没做什么,完全是靠运气才成功的,这种成功真的属于我吗?

这种情况,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们一般把它叫做自我怀疑。长期停留在这种状态里,很容易导向一个负面循环:这种心态,会导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特别容易想太多,从而加重心理负担,使得事情更容易出偏差;而当事情真的遭遇挫折,又特别容易沮丧、气馁,从而强化这种「我果然什么都不行」的心理活动……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自我怀疑,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自信的人呢?

许多人对自信有一个误区,认为:有效的自信必须跟出类拔萃的能力相绑定。一个自信的人,他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的人,否则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这种自信是无效的,是值得嘲讽的。

这种想法对吗?其实并不正确。

为什么呢?本质来说,自信其实是一种心理能量,是一种正面的心理特质。它的核心是什么?是你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清晰的认识,并且有足够的动机和意愿去付出行动、克服困难、完成目标。它并不需要你有多么出类拔萃的能力。有80分的能力,去做85分的事情,这是一种自信;有50分的能力,去做55分的事情,这同样是一种自信。

实际上,我们要避免的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譬如一个人只有50分的能力,但自认为有70分,那么在生活中必然就很容易碰壁,这就是「过度自信」;另一种则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这就会导向自卑。

只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清晰的认知,那么无论你的能力在什么水平,你都是有资格自信的——你会非常清楚,你付出什么样的努力,采取什么行动,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因此,认为自信就必须非常杰出、非常优秀,而一个普通、平庸的人「不配自信」,这其实是一种误区,是被过度追求「优秀」的外在环境和舆论所扭曲的观念。

长期停留在这种观念所营造的氛围和规训里面,会导致一个结果:我们会慢慢把衡量和评判的标准,从内在转移到外在。亦即:不管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管我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我都必须取得世俗所认可的成绩,这样我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有资格「自信」。做不到这一点,我就只是一个平凡人,我的自信就只是「自满」,是不应该存在的,应该被纠正。

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我们会不得不为了争夺「优秀」的名额而不断努力,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只要达不到那个被划定的标准,就会一直活在「我不够好」的压力之下。

这其实就是自我怀疑的根源:我们之所以会自我怀疑,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关注点和衡量标准转移到了外界,于是我们跟外界做对比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不断给自己灌输这样的心理暗示:我不应该「自信」,不应该自我肯定,我应该更加谨小慎微,我应该更加谦虚,我应该继续追求更好的成绩……

这就很容易启动我们的「预防焦点」,使得我们在行动的时候,更容易关注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做错了的地方,从而强化我们的自我怀疑。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缺乏幸福感?这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反过来,即使你达到了这样的标准,你证明了你比其他人更优秀、更杰出,于是你又拥有了更强的自信——但这种自信是真正的自信吗?其实并不是。

事实上,这种建立在跟他人比较的基础上的「自信」,只是一种变形了的优越感,是一种「我比你们优秀,所以我从心理上拥有一定的特权」的自我满足。比起「平凡的自信」,它所带来的危害其实更大。它会扭曲你的视野,让你停留在自我确认的良好感觉之中,拒绝外在一切不一致的声音。

久而久之,你就很容易停留在这片小小的领地里,故步自封,成长停滞。

真正的自信是什么?是你有足够的勇气去做一些超出你能力范围的事情。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面临威胁、焦虑和不确定性,但你发自内心地相信,你是有能力克服困难、采取行动,最终抵达目标的。这个目标可能不是特别高,但它会提升你的能力,发挥你的价值。

这才是有效的自信,也是我们要塑造和培养的品质。

那么,如何培养这种真正的自信呢?

最基础也是最首要的一点,就是把目光从外在转移到内在,更多地去关注「自我」。

许多人会羞于考虑和谈论「自我」,他们的关注焦点一直都在外界,包括外界为自己设下的要求,外界为自己划定的目标,外界对自己的印象和认知……他们会为了取悦外界,满足他人,而不断奔波和拼搏。

但这只会导向两个结果。要么,是达成要求之后的优越感——「我终于证明了自己,终于爬得比其他人更高」;要么,是尚未达成要求的自我怀疑——「我比起其他人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必须加把劲努力追赶」。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我们的激情和动力,很容易被我们忽略,被我们放到更加次要的位置。

这是不利于培养自信的。真正的自信,必须基于对自己充分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因此,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试着把目光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