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海南省夏姓、毛姓、熊姓、易姓、樊姓、饶姓、洪姓的起源变迁与分布情况:
夏姓
- 起源:出自姒姓,以国为氏,为大禹之后。周武王灭商后,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建立杞国。后杞国被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佗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其后裔以夏为姓。
- 变迁:海南夏姓迁琼始祖为明代的夏用寅,讳大宗,原籍江西九江。
- 分布:主要散居在海南省万宁县等地。
毛姓
- 起源:主要源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毛伯郑,受封于毛国,其子孙以国为氏,称为毛氏。
- 变迁:有部分毛姓族人在明清时期因战乱、灾荒等原因从福建、广东等地迁入海南,在海南各地逐渐繁衍发展。
- 分布:在海口、文昌等地有一定分布,多与其他姓氏杂居,形成了一些小的聚居点。
熊姓
- 起源:出自芈姓。楚国的先君鬻熊,为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其后代以熊为姓。
- 变迁:熊姓入琼时间较早,有不少是在唐宋时期因官宦、移民等原因进入海南。如有的熊姓官员在海南任职期满后,便定居下来。
- 分布:在海南的海口、三亚、琼海等地均有分布,经过长期发展,在一些地方形成了较大的家族村落。
易姓
- 起源:出自姜姓。春秋时期齐国的易牙,原是雍人,擅长调味,齐桓公的宠臣,其子孙以易为姓。
- 变迁:海南易姓多是从江西、湖南等地迁徙而来。明清时期,有易姓族人因躲避战乱、寻求更好的发展等原因,辗转来到海南。
- 分布:在儋州、临高、澄迈等地有较多易姓分布,他们在当地开垦农田、建设村落,逐渐发展壮大。
樊姓
- 起源:出自姬姓。周宣王的卿士仲山甫,因功被封于樊国,其后代以国为氏,称樊姓。
- 变迁:樊姓族人有部分在宋明时期迁入海南,有的是因任职,有的是因家族迁徙等原因。
- 分布:在文昌、琼海等地有分布,经过世代繁衍,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家族规模。
饶姓
- 起源:出自姜姓,战国时期齐大夫食采于饶邑,其子孙以邑为氏。也有说法是出自妫姓,舜帝之后裔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国,后代以国为氏。
- 变迁:饶姓自得姓后,从河北饶阳开始,后到江西饶州,再南迁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饶姓应是从广东、福建等地进一步迁徙而来。
- 分布:在海南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有一定分布,如陵水、万宁等地有饶姓聚居的村庄。
洪姓
- 起源:出自共工氏。共工的后代在共工被流放后,为避仇改洪姓。
- 变迁:迁琼始祖洪道,字德一,号隆庆,南宋高宗进士,任江西提督,带子仁享迁琼,落籍琼州。
- 分布:以琼州为中心,在周边的文昌、定安等地也有分布,经过不断繁衍,成为海南的一个重要姓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