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大秦帝国——吕嘉秦(11)
听完吕嘉秦的话,扶苏格外的迷茫,陷入了沉思。
劝谏无用,但连父皇都找不出解决办法,只能征战转移国内矛盾,自己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吗?大秦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章台宫内,嬴政本来正在和蒙恬商议朝政,听着手下传来的消息,不由揉了揉头,喃喃自语道:“生子当如吕嘉秦,若扶苏有其五分能力,朕也不至于......”
听着耳边的感慨声,蒙恬抬起头,看着嬴政鬓角的白发,叹了一口气,轻声道:“陛下,大秦如今系于您,您还是要保重身子啊。”
嬴政挥了挥手,不以为意的说到:“朕无碍,我们还是接着说刚刚的事情吧,如今北边的匈奴蠢蠢欲动,长城正在建造,你此去......”
“陛下放心,臣必不让匈奴越过我大秦防线一步。”
说完之后,蒙恬就行礼告退了,只是离去前,不自觉地回首望了下殿内的人,在心里暗暗说道:陛下,臣定不负您所托,守护好大秦,也守护好您的心血。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转眼也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
嬴政处理完政务,本打算小憩一会,结果就见赵高急急忙忙跑了进来,禀告道:“陛下,长公子府传来消息,文信侯诞下龙凤胎,请您赐名。”
嬴政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殿外巍峨的咸阳宫,缓缓开口道:“便叫嬴昭和嬴昊吧。至于扶苏的禁足,就先免了吧,命他好好操持孩子的满月宴。”
“诺。”
听到自家父皇的诏书,扶苏欣然领命,他已经被禁足两三个月了,能早点出去也好。
即使自己能力不够,但总能做些闲杂小事为父皇分忧,让他少操劳一些。
吕嘉秦看着牙牙学语的孩子,又瞥了一眼扶苏,直接伸手将他手里的东西拿走。
这突如其来的动作让扶苏一愣,满是不解的问道:“怎么了?你不是总说孩子需要熏陶吗?我提前给他们念念儒家经典,也算是让他们接受......”
没等扶苏把话说完,吕嘉秦便冷哼道:“熏陶没问题,但念儒家经典就算了,这要是再来个像你一样古板的性子,我承受不住。”
扶苏:......
儒家明明那么好,为什么你和父皇就是不喜欢呢?
“为了让父皇少操劳一些,日后长公子府你主内,我主外,朝堂上的事情你玩不转,就好好在家带孩子吧,这也是父皇的意思。”
看着眼前的妻子,扶苏直接傻眼了,自己主内,自家妻子主外,父皇这是要换赛道了?
父皇,你就不能再给我个机会吗?
嬴政:呵呵,给你二十几年的机会了,再你机会下去,朕都要入土了,你一边去,别在这碍眼。
扶苏:......呜呜呜,我错了。
章台宫内,嬴政看着眼前锋芒毕露的吕嘉秦,挑了挑眉道:“你看上哪个位置了,朕要是没猜错,如今丞相之位只怕是满足不了你了吧?”
吕嘉秦抬眼,直视上首的君父,斩钉截铁的说道:“自然是孩子秦三世的位置,父皇您愿意给吗?”
“呵,你倒是真敢说,不怕朕治你的罪吗?”
听着上首不辨喜怒的声音,吕嘉秦也不慌,反而说道:“有何不敢?父皇想要大秦千秋万代,儿臣也希望大秦千秋万代,为了这个愿望,儿臣愿效仿宣太后,父皇您同意扶苏在府内教养孩子,不也是这样的想法吗?”
望着吕嘉秦眼中的野心,嬴政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道:“宣太后为了曾祖昭襄王,临朝称制,打理大秦国政,令天下向西稽首,但只是太后,她的身份,应该是满足不了你吧?”
“只要秦三世是父皇的血脉,二世是谁重要吗?父皇一统六国,鞭策宇内,作为您的儿媳,儿臣自然也想北灭匈奴,东出大海,让我大秦无邻邦,目之所及,皆为秦土,日月所照,皆为秦疆。”
“像,真像啊!”
听到这喃喃自语的话,吕嘉秦忍不住皱了皱眉,像什么?像谁?她才不要莞莞类卿,给扶苏当替身。
看着这人眼中的疑问,嬴政大笑道:“哈哈哈,比起扶苏胡亥他们,你更像是嬴家人,朕十三岁登基之时,也是这副模样,立志要扫平寰宇。”
这话一出,吕嘉秦便知道稳了,于是故意曲解道:“先王与大父同葬阳陵,我也算是先王的孙女,陛下您的女儿,这样一想,陛下的血脉还是很厉害的,你觉得呢?”
嬴政:.......
寡人清清白白的举动,被你这么一说,怎么就这么诡异呢?父王,您在地下还好吧?
嬴子楚:寡人好不好,你觉得呢?
想到这,嬴政咳了咳,转移话题道:“如今朕做到了,至于你能不能做到,朕拭目以待。”
“父皇放心,儿臣必不负今日所言,让大秦富国强兵,再无邻邦。”
“既如此,那你便放手去做吧。”
有这句话,吕嘉秦也就放心了,她如今在大领导面前过了明路,也算是有后台了。
大秦的领土,我来了。
章台宫内,看着眼前的文信侯,再想想自家弟子如今的模样,淳于越站出来劝谏道:“陛下,长公子已经知错,您何不再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回来参与政事,免得......”
嬴政没有理会这话,而是给了吕嘉秦一个眼神,示意她解决。
吕嘉秦对此自然没什么意见,既然已经图穷匕见,那她就不用客气了。
“淳于大人,您身为扶苏公子的师傅,怎么能不体恤他的心思呢?”
???
这话一出,淳于越迷茫了,他不体恤弟子,这话怎么说?
“文信侯此言何意?本官一向视弟子如亲子,你怎能污蔑本官?”
“是吗?扶苏公子为了孩子能有最好的教导,所以向陛下上书,愿在府中给孩子启蒙,您难道不知道吗?”
淳于越:!!!
扶苏公子这是改变不了陛下的想法,打算从第三代入手了吗?
若能有亲儒的三世,那也不是不行。
想到这,淳于越主动到:“是下官误会了,文信侯勿怪,既然长公子有此心,下官自然支持,教化天下也是我儒家弟子的责任,若是人手不够,下官还有弟子可与长公子一起教导皇孙。”
扶苏:......
老师,您高估我了,我真的没这样的想法,您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