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折玉骨 > 第90章 何谓清,何谓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昭宁望向他的目光中满是探究。

魏珩没有立即出声,而是盯着他看了半晌才道:“先前州衙审案的卷宗孤已经看过了。平河县是冀州灾情最为严重之地,朝廷赈灾粮饷拨到平河县的共计四万两,其中三万六千两都进了你的口袋,真是好大的胃口啊。”

魏珩很少有这般声色俱厉的时候,此刻就连语气也变得冰冷起来。

沈同书瑟缩了一下,深深埋着头,身子泛着细微的颤抖。

盛昭宁的目光从他身上移开,不动声色的望向知州的方向,只见其目光闪烁,唇色略微发白。

“罪臣自知罪孽深重,但求一死,请殿下成全!”

魏珩压着眉,身为储君而天生带着的不怒自威感随着此刻的严肃愤怒而展露无遗。

知州面色难看的看着沈同书,一双手紧紧握了起来。

盛昭宁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放在桌上的指尖不自觉的敲了几下,沉吟片刻道:“我看过你的卷宗,你还有一个母亲和妹妹对吧。”

沈同书愣了一下,缓慢的抬起头看向旁侧说话的人。

魏珩也没想到她会忽然有此一问,瞬间收敛周身气势,耐心的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沈同书咬着牙,“是。”

盛昭宁追问道:“她们人呢?”

一阵漫长的沉默过后,沈同书的声音再次响起。

“死了。”

“怎么死的。”

“还重要吗?”沈同书自嘲一笑道。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战乱灾荒之年,两条卑贱如泥的贱命死了,又有谁会在意呢。

盛昭宁只是看着他,盯着他的眼睛,认真说:“重要。”

她没有理会沈同书陡然亮起一瞬的双眸,继续道:“你生父早亡,从幼年起便同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刻苦读书,中了功名,成为一方县令。”

“按理来说,她们两个应该是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亲人,怎么如今你大发了一笔国难财之后,她们两个反而悄无声息的死了呢?”

“沈同书,你到底在隐瞒些什么?”

堂下,沈同书肩膀上撑着的力道骤然松懈下去。

他几乎是瘫坐在地上,无力的苦笑起来。

是啊。

母亲、妹妹。

在他生命里最珍贵的两个人,怎么会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死了呢?

他想起母亲饿到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颤抖着将仅剩的一点米汤送到他的唇边。

他想起妹妹被人拖走凌辱,在他面前含恨自缢。

紧接着,万民上书,将他之罪桩桩列举,呈送到御史面前。

冀州灾情自此,公布天下。

“殿下,何谓清,何谓白?”

他眼眶泛红,犹如泣血般向魏珩问道。

沈同书真的看不懂了。

在他当一个好官的时候,两袖清风,片叶不染,守护的一方百姓却接连饿死,至亲之人性命不保。

昭昭乾坤,朗朗天道,护不了一方平安。

而当他成为一个恶人,受万民辱骂,被人戳烂了脊梁骨后,百姓却反而得以逃出水火。

何其可笑。

苍天有道,偏容不下他的清白。

沈同书苍寂的目光一寸寸昏暗下去,一口浊血涌入喉中,猛然呛出。

知州大惊失色:“快,快请郎中!”

一群衙役上前,慌慌张张的将沈同书抬了下去。

盛昭宁手握紧桌角,眉心紧蹙。

魏珩抬头和她对视一眼,目光复杂。

马车朝官驿驶去 。

车内空间狭小,两个人几乎是靠在一起坐着。

州衙原本给魏珩准备的马车是一座两驾的马车,足够宽敞气派,是衙门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车。

可魏珩却觉得有些招摇。

外出赈灾,便没有储君与平民之分,何必要端着太子的架子,吃穿用度均要旁人费尽心力的讨好,彰显自己的不同呢。

所以他只要了一驾简朴的马车,因而车厢内空间也并不大。

盛昭宁坐在马车里,甚至能清楚的听到他的呼吸声。

气氛莫名有些尴尬。

盛昭宁靠在车边,已经尽力往边上贴去,可二人的衣袖还是不可避免的碰到一起,袍角纠缠。

她不自在的咳了一声:“殿下......”

下意识开口之后,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魏珩目光沉静的注视着她,耐心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盛昭宁沉默片刻,将话题引到沈同书一案上来。

“殿下觉得,沈同书此人如何?”

魏珩:“......”

他几不可察的叹了口气,顺着她的话道:“这个人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盛昭宁深觉其是的点了点头,“贪污一事或许另有隐情。”

魏珩回忆了一下这桩案子的蹊跷之处道:“御史呈上来的折子多是描绘案情之恶劣,涉案之巨大。平河县递上来的卷宗,也都是沈同书此人的生平,却没有政绩与百姓对其的评述。”

一般来说,若是官员犯事,除了其罪行外,涉事地方或官署还要附上其生平、政绩与百姓对其的评价等。

可沈同书一案,却缺了许多东西。

也不知是下面的人有所疏忽遗漏,还是有人想刻意隐瞒些什么。

“若是想真正了解其中内情,怕是要亲去平河县一趟。”魏珩说道。

平河县离州衙距离不算短,大约需三日路程。

若是要去的话,还要轻车简从,声势不能太大。

最好是悄悄前去,谁也不要惊动。

盛昭宁点点头,“微臣和殿下同行。”

“好。”魏珩眉眼温软。

冀州难民陆陆续续已经安置完毕,从工部带来的人手开始忙着修建房屋,兴建水利,朝廷后续派过来的人连同周边的百姓也都纷纷参与其中。

眼看灾情已缓,魏珩才以生病为由,闭门不出,谢绝见客。

实则早已先一步收拾好行装,带了几个随从,同盛昭宁一起前往平河县。

几匹快马疾驰在乡野小路上。

由于此番赈灾是太子亲自前来,故粮饷得以顺利分发,无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行贪赃枉法之事。

周边县镇得了粮食,百姓终于有了饭吃,衙门便也恢复了秩序,各县也开始进行灾后重建,清扫各自的管辖之地,掩埋尸体。

从京城一路而来见到的那些白骨累累的惨状便没有再发现。

几人到达平河县,已是三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