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朱雄英选妃
第五百四十五章 朱雄英选妃
他轻轻地伸出手,手中握着象征着美好祝福的玉如意,小心翼翼地递向赵月婵。
赵月婵微微颔首,双颊泛起淡淡的红晕,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羞涩而迷人。
她轻启朱唇,轻声说道:“多谢殿下。”声音清脆悦耳,犹如黄莺出谷。
就在这时,站在高台上的朱元璋和朱标一直紧绷着的心弦终于松了下来。
他们远远地注视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尤其是朱元璋,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睛里闪烁着满意的光芒,他暗自点头,对这个场面感到十分满意。
尽管赵月婵心中早已有所预感,然而当那真正的玉如意递至她面前时,她仍然无法抑制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激动之情。
只见她的双手微微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散发着温润光泽的玉如意。
紧接着,赵月婵再次抬起眼眸,望向眼前这位阳光帅气且拥有尊贵血统的皇太孙殿下。
他那俊朗的面容仿佛带着无尽的魅力,让赵月婵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再也无法移开。
“多谢太孙殿下。” 赵月婵轻声说道,话语间缓缓行了一礼。
她的声音听起来略微有些冰冷,可落入旁人耳中,却又如同一股涓涓细流般柔情四溢。
这种感觉恰似手中的玉如意一般,表面看起来似乎冰凉无比,但若轻轻触摸,便能感受到其内在所蕴含的温暖。
“快快请起,你我即将结为夫妻,日后无需行此大礼。” 朱雄英微笑着伸出手,轻柔地扶起了赵月婵,并关切地说道。
随后,他转过身来,从身后那位女官手持的托盘之中拿起了一只香囊。
这只香囊显得格外别致,其面料乃是用上等的蜀锦精心制成,纯白如雪的底色之上,竟绣着一朵娇艳欲滴,如烈火燃烧般的鲜红玫瑰。
倘若此时朱樉,朱棣以及朱桢能够凑近前来仔细端详一番,他们定然会一眼便认出,这只香囊与当年周清瑶赠送给朱雄英的那一只简直一模一样。
只不过,眼前这只香囊无论是所用的材质还是刺绣工艺,都要更为上乘一些罢了。
朱雄英满心欢喜地拿起那个精致的香囊,脚下生风般地三步并作两步,快速来到了周清瑶的面前。
然而这一次,周清瑶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抬起头来迎接他炽热的目光,只是默默地伸出了一双白皙柔嫩的手。
见到此景,朱雄英毫不犹豫地拉起她那如同羊脂玉般温润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将香囊轻轻放置在她的掌心之上,然后俯下身去,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见的无比温柔的声音轻声说道:
“宫中的那些绣娘啊,她们的技艺比起你来可要高强得多啦。”
“不过这个香囊可是我特意吩咐人按照你的喜好精心制作的哦,你快瞧瞧喜不喜欢?”
话音刚落,周清瑶像是受到了什么触动一般,缓缓地抬起那双美丽动人的眼眸,当她的视线触及到手中那个熟悉的香囊样式时,眼眶瞬间湿润了起来,晶莹的泪花开始在其中闪烁。
朱雄英见状,心中不禁一紧,赶忙伸出手来,轻轻地拍了拍周清瑶那白嫩如葱的小手,柔声安慰道:“莫要哭泣呀,我得清瑶妹妹。”
说来也怪,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却让周清瑶一下子止住了泪水,甚至破涕为笑。
只见她微微欠身行了个礼,娇声说道:“多谢太孙殿下。”
而此时,站在人群中的周桐把这一切尽收眼底。
看着眼前这对金童玉女之间如此亲密的互动,他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闭上眼睛长叹一口气。
心里暗自思忖道:自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小白菜终究还是被人家给连盆端走喽!
瞧这势头,如果自己胆敢出面阻拦,恐怕这颗小白菜都会自己长脚开溜呢!
就在这时,朱雄英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凑近周清瑶的耳边低语道:“在没有人的时候,你还是叫我雄英哥哥比较好。”
说罢,他微微一笑,潇洒地转过身去……
朱雄英缓缓地伸出右手,轻轻地拿起摆放在桌上的最后一个香囊。
他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朝着沐云灵所在的方向走去。
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深意。
终于,朱雄英走到了沐云灵的身前。
他微微俯身,目光柔和地注视着眼前这位美丽动人的女子。
接着,如同之前对待其他女子一般,朱雄英毫不犹豫地伸手抓住了沐云灵那白皙娇嫩的小手。
当两人的肌肤相触时,沐云灵的身体不禁轻轻一颤,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朱雄英则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香囊放置在了沐云灵的手心之上。
“多谢太孙殿下。”沐云灵轻声说道。
尽管她身为勋贵之后,平日里脾气颇为火爆,对于被安排的这场婚姻心中多有不满。
但此刻,她还是选择了暂时隐忍不发。
然而,聪明如朱雄英,又怎会看不出沐云灵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呢?
他稍稍凑近沐云灵的耳畔,压低声音温柔地说道:“虽然我深知此事于你而言并不公平,但眼下形势所迫,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
“不过请放心,日后我定会加倍补偿于你,绝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
听到朱雄英这番诚恳的话语,沐云灵原本紧绷的心弦略微放松了一些。
她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动之色,低声应道:“嗯。”
随后,她再次向朱雄英施了一礼,以示释然。
朱雄英见状,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过身来,面向坐在高位之上的朱元璋。
只见他恭敬地弯下腰去,深深地行了一礼,朗声道:“爷爷,孙儿这边的事情已然完毕,接下来就轮到您老人家做主啦!”
“哈哈哈,好好好!”朱元璋看到孙子如此懂事孝顺,心情大好,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他一边鼓掌,一边连连称赞道:“不愧是咱的好大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