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伤,那就是父子俩比武,不小心造成的。
所以简然一直认为她那天没打错,儿子这样就是她老公害的。
她每天除了守着姜旦哭哭啼啼,就是一看到汉王就横眉竖眼的责骂他。
不过,她对苏瑶和展新月也因此没有偏见,对她们也是当儿媳妇对待。
知道她俩有身孕,把自己的贴身宫女都派去照顾她俩了。
张婉则是从第二日开始,她的精力就没有全放在姜旦身上了。
当晚,姜旦发生了好几次痉挛,心跳几近几乎停止。
她不得不考虑姜旦死后的事了。
姜旦一死,她首先想到的是太后一定会撑不住。
太后身体本就已经快油尽灯枯了,绝对是经不住这么大的刺激。
但这还不算什么。
关键是盛景帝,痛失侄儿,接着痛失母亲,身体本就不好的盛景帝,她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打击。
如果能,那一切还有余地。
如果不能,那她汉王府必定是比皇位还要香的香饽饽,会最先成为众矢之的。
毕竟争夺皇位是需要钱的,所以他们会不顾一切的分食、抢夺汉王府的产业和钱财。
她汉王府掌握着翻国库几个倍的庞大金钱和物资,必定会成为所有人主要抢夺对象。
张婉看向了整晚都在坐立不安的汉王。
她公公虽武功盖世,但他只会打仗,兵家谋略在行,权力阴谋他不在行啊!
当然他老公姜旦也不行,这俩父子不愧是两父子。
一个会打仗,也只管打仗。
一个有主意,却只管出主意,不会落地。
姜墨离当皇帝,有姜旦和汉王在,或许无忧。
但姜旦不在,只有汉王,那铁定就是完蛋。
墨离绝对没有盛景帝那样老谋深算,也没有盛景帝那样的决心和威望。
她可以预想到这俩人,指定会被那些文官忽悠的被牵着鼻子走。
兴许最后汉王府的产业被夺,还有这俩人的参与。
爹也没有姜旦这么开明,他是绝对不可能允许把姜家江山,托付到一个女人手中。
如果事情真如她料想的那样,那爹那时就不能存在。
她汉王府也得提前隐藏起来,明面上的东西被抢了就抢了,只待他们争个鱼死网破,她再出手。
于是,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在张婉脑海中滋生。
当然她肯定是不会杀爹的,只是到时会把他囚禁起来。
等一切尘埃落定再放出来,再说说是他宝贝儿子的遗愿就好了。
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了,糊弄不过那也随便。
那皇帝就他自己来当吧!
于是,她趁汉王为姜旦整日失魂落魄的状态下。
假借攻击爪哇国那些军队后勤供应问题,要求他写了好几封密信。
分别给了哥舒翰、程知节、宋羽等镇国军老牌将领。
让他们将来一切事宜都听张婉指挥,并盖了他的印章以及写了暗语。
汉王以为的一切事宜,是指后勤联络与调度方面。
没想到张婉指的一切事宜,是包括了军事指挥权。
他现在整天魂不守舍,哪里想了那么多。
而且他打心眼里就觉得,家里没谁都不能没了张婉,家里这么大基业他肯定是管不下来的。
况且攻打爪哇国本就是张婉提案,太后允许的事,由她来协调也是最合适不过。
索性主动把代表君王这边的虎符,和圣旨等一切信物也一并给了张婉,让她自己看着办。
他现在没心情去管这些了。
张婉是汉世子妃,他又只有一个儿子,没人争也没人抢,反正汉王府的东西全是她的。
只有脑袋里装了浆糊的人才会乱来,但显然张婉不是这种人。
张婉想起当初姜旦,将所有资产交给自己打理,几年来,账都不查一下的信任。
只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爹对她这个儿媳妇,居然也是如此信任。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这句话在这俩父子身上,还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好在她想做的事,只是为了让汉王府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故中,保留仍有一战的实力罢了。
她立即下令严密封锁姜旦中毒的事。
不准任何人泄露出去,更不能让皇帝和太后得知。
又让张姿和张敏速速离府,加速资产隐藏,把岛上的工人和设备全部转移,包括印钞设备。
为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变故早做准备。
半月后。
姜旦仍在昏迷,不见起色。
但朝中却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大事。
盛景帝在宫内遇刺身亡。
而刺杀盛景帝的人,居然是皇后曾经的心腹太监于谨。
于谨就是曾经内务府的大太监,还担任过姜旦服饰厂的总经理。
曾是皇后的白手套,在宫内位高权重,都是各大势力争相拉拢的人物。
后来,姜旦搞了那个晋升制度,于谨的职业生涯开始走下坡路,然后直到无人问津,现如今已经成了孤寡老人。
据说是他因为心中极不平衡,所以刺杀了盛景帝。
太后得知噩耗,当场急火攻心就随盛景帝去了。
紧接着,皇后也被发现在寝宫上吊自尽了。
汉王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才离开十几日,三位至亲就永远的离开他了,而且儿子到目前还生死难料。
接连收到三条噩耗后。
“砰”的一声,这位大炎无敌战神轰然倒地。
他无法承受心中的悲痛晕倒了。
简然见状,双眼一翻也晕了过去。
柳府立马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张婉内心也非常悲痛,太后对她不要太好。
可以说没有太后,就没有她现在的汉世子妃,也不会有如今的权力。
虽然她对太后的死已经做过无数次心理暗示了,但真得知太后死讯时,她心中还是很痛苦的。
可此时却没有时间让她去痛苦。
这个家唯二的两个长辈相继昏倒,姜旦的生命又危在旦夕。
如果她要是再倒下,汉王府就彻底完了。
安顿好爹娘后,张婉一人坐在书房中开始复盘整件事的影响。
她本以为会在姜旦死后才会发生。
却没想到是盛景帝先行被刺杀。
太后是承受不住丧子之痛,而不是丧孙之痛。
但是这两件事是有联系的,可以说通。
可皇后为什么要上吊?
说是给盛景帝殉情,虽然这也能说得通。
可死得太快了,感觉有些迫不及待,好歹也悲痛一段时日吧!
盛景帝前脚死,第二日早上就发现了皇后的尸体。
皇后寝宫那些太监宫女都是摆设吗?
姜旦这个侄儿在皇后心中也是分量极重的人,都不等姜旦回来的吗?
张婉有些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