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这批孩子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很稳定。”
“嗯,老马 你在教导处,多注意一点,这批孩子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欺负,心理上肯定多少有了点疾病,很多时候也会相信拳头是硬道理,也会对别人进行挥拳头。”
“行,我多注意。” 老马点了点头。
“对了,孩子们的成绩出来了吗?先让孩子们分一下班,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和上课的流程。”
“出来了一部分,老师们还在加紧改作业,这几天就会出来。”
“这才是第一批,过段时间还有好几批呢,所有的孩子大概有个5千左右,差不多能把咱们营地的空床都住满。”
马明光就点点头,他也知道,这事急的很。
而且这批孤儿,是没有450元补助的,可是有一个月8元的补贴。
这八元里面包含了学习的费用和营养的费用以及学杂费用。
这批孩子很多都是村里的,那些人一年的工分算下来,也就刚够肚子,至于钱,能分个三五块的就是好人家了。
这可是一年,不是一个月。
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见过10张10块的放一起是个什么概念。
这些孩子一个月8块钱,可是顶的上很多人两年的收入了,对于这笔钱的看中,可不是一般的看中。
所以,千万不要考验人性。
赵常山这里并不缺钱,可还是觉得补助有点少。
可这些钱,军部也已经是尽可能的争取来的。
同时他们也会给军管的粮库说明一下情况,尽可能的不卡赵常山这边的粮食。
现在是6月。
前几天老爹说了,孩子会在这几天送到。
集合这些孩子他们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
现在不管如何一切都等着孩子来了之后再说。
年前来的孩子现在都已经稳定下来,至于有些人的性格来说还得慢慢的磨合,毕竟在那种环境下让他们的亲戚邻居磋磨了这么久,是个人都得留下深深的阴影。
六月第一周第一天是儿童节,这个已经过去了,当天可是放假了一天,让孩子们好好的热闹一下。
端午节也过去了,这年头可真没粽子吃,不过赵常山让厨房煮了一些水果粥。
做法就和八宝粥差不多。
转眼六月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老爹说的孩子始终没送来。
不过赵常山却又迎来了一个好事。
在纸厂工作的好几位姑娘都有人说了亲。
就是吴心悦这丫头也有人给说了亲。
说亲的媒婆这位可是在周边把男方家里打听了个遍。
确定好了才能说的。
主要就是三月份嫁出去的两位姑娘她们出的嫁妆实在是太多了。
这边还说了剩下来的几个姑娘的彩礼绝对是一样的。
吴心悦几个没有对象的姑娘却成香饽饽。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媒婆过来。
几位姑娘的师傅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媒婆介绍过来的男青年他们得先过一遍,她们觉得男方可以了,这才会同意几个姑娘去见面。
一个徒弟半个儿女这个时候可不是说笑的。
现在不单单几位姑娘有人介绍对象,就连万嘉良几个青年都有人介绍对象。
赵常山想了一下还是尽量集合在一两天的时间全部见完。
经过赵常山和对方师傅两方的协商,确定在6月21这天全部来到营地这边,集合几家全部都谈一下。
那就正好了省的来回跑。
6月17。
一大早就有几十辆卡车朝这边开了过来。
不过这次带队的不是老爹的警卫夏平,而是一个不认识的中年人带队。
赵常山看了一下证件,竟然是一位上校团长(团长行政级别14级,65年取消军衔后,各级别以行政级别命名,太麻烦,还是以军衔来称呼。)
“赵首长好。”这位团长看了赵常山的证件后啪了一下敬了个礼。
“同志不用这么紧张,放松些就好,我们之间称同志就行,谢谢你能带孩子们过来。”
“首长…,不,赵同志,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同时也感谢您能照顾这些孩子。”
“哈哈……和你说的一样这也是我应该做的,这车开进去吧,里面人都已经准备好接收孩子了。”
“是。”中年团长又敬了个礼,转身跑到车队这边,招呼一下让车子全部启动,根据这边人的指挥,直接开进营地里。
这次送来的孩子有1700多个,两次差不多有3000人了。
差不多还有2000人,应该再送两次就没了。
这一次送来的孩子更瘦弱,都不用检查身体,一看就知道没有一个人是不缺营养的。
“老高,先安排食堂做饭吧。”
“团长您放心吧,已经安排好了,鸡蛋面。” 老高看着这些孩子的样子显然心里也不是特别高兴。
“安排好了就行。”
老规矩,先安排洗手洗脸,然后由营地这边的大孩子带着排着队进到食堂里面。
每人一碗面条,少面多汤多菜,面条里面一个散鸡蛋,一个煎蛋。
看到很多孩子不动手,大妈大婶们过来赶紧的劝着孩子们吃饭。
也许是香味受不了了,有一人拿起了筷子吃了起来,其他人也纷纷拿起了筷子。
不过每个人吃的都特别的小心。
尤其是吃着煎蛋的时候。
看了边上的大孩子好几眼,估计是生怕这些大孩子抢他们的鸡蛋。
按照这些孩子们的性格,就算抢的话,他们也觉得是应该的。
大孩子们安慰着他们,让他们赶紧吃,等会检查好身体之后还要去洗澡,事情还有很多呢。
好不容易等孩子们吃完饭,这边检查身体也可以开始。
总之一句话就是看着孩子们瘦弱的身体,没有一个人是高兴的。
检查完身体的孩子,跟着大孩子进入到浴室里面。
大孩子们也都经过了好几次领新人进来。
剃头喷药,然后洗澡搓灰换衣服,再把他们分配宿舍的牌子领了,最后带他们去宿舍。
今后最少得三五天内,他们得照顾着这些孩子,由他们教会孩子们在营地里面如何生活。
整个营地从来都是老人带着新人,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赵同志,孩子们都安排好了,我这边也该走了,再次感谢赵同志。” 这位团长又给赵常山敬了个礼。
赵常山没有说什么,只是回了个礼,目送着他们开着车子离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无奈。
赵常山回到了办公室,还没有坐一会儿电话铃响,打电话的是小妹。
“哥,我能去你那里玩几天吗?”
“现在才啥时候,你不上学吗?”
“还上什么学呀,我们学校都没了。”小妹的语气有些沮丧。
“学校没了是啥意思?”
“字面意思,我们学校被撤销了,再有一年我们就毕业了,可惜了,我们没赶上。”
“就算是撤销了,你们这些学生也得给你们安排吧。”
“安排的呀,什么时候准备让我们下乡,我想着既然下乡了,还不如去哥你那呢。”
“下乡?行吧,淑莹呢。”
“淑莹可以根据户口上面回原籍,就是哥你那里。”
“那你跟老爹说吧,他应该有办法把你分到我这。”
“嘻嘻……哥,那就说定了,我这就去找老爸说去,哥,我先挂了。”
赵常山还想说什么,对面已经挂了电话。
这丫头,赵常山还想着能不能让她拐过来几个同学呢?
不过想了想好了算了,她的那些同学都是搞指挥的,有两个丫头在,几位老飞行员也能休息一下。
这两个丫头来了,就让她们做飞行兴趣班的老师。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可是又想了想,这事不是胡闹吗,让空军指挥员去种地,真能想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