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莫瑶很顺利的入了于郑文的眼,想到这女人的本领,当真是把他勾得三魂失了七魄。
没过多久,莫瑶便迎来了人生中的曙光——于郑文便将她从那烟花之地赎了出来,并把她安置在了一处外宅之中。从此,莫瑶摇身一变,成为了相府二公子养在外面的外室。
虽说这些都在她的算计中,可在自己收拾包袱离开花楼时,还是忍不住落了泪,总算是逃离了这地狱般的地方。
原本她以为杀了程屠户一家,换个地方找个男人踏踏实实的过一辈子。不成想这人不仅骗了她所有的银子,还转身把她卖进了青楼。期间花楼老鸨打算金盆洗手,跟她那表哥好好过日子。于是便把她们这些姑娘转卖掉,兜兜转转她便被卖到了京都最大的花楼里。
如果不是她屈辱求全,又怎么能得花楼妈妈的眼。她又怎么有机会登上舞台,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只有自己有价值,所接的客人才不会是三教九流之徒。
一普通宅院里,有两个婆子,一个丫鬟。这些都是伺候莫瑶起居的奴仆。
尽管如今的莫瑶已然过上了使奴唤婢、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她知道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暂时的,她深知自己乃是青楼妓子出身,仅凭这一点,那巍峨庄严的相府大门对于她而言,便是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二公子对她的喜欢,也只是一时新鲜。等过了这个时间,她就会像是垃圾一样被丢出去。
她要尽快的给他生了孩子,只要有孩子傍身,她相信即便以后她被厌弃,二公子看在孩子的份上也会给她一条活路。
她这些时日早就伤了身子,所以她要好好调理身体。尽快给二公子怀个孩子。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莫瑶总会独自坐在窗前,凝望着远方那若隐若现的相府灯火,心中便妒火中烧。她明白,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去迎合于郑文,也改变不了世人对她过往身份的看法。而那看似近在咫尺的相府,实则遥不可及。
而自己的这一切遭遇都是拜莫娆所赐。她恨,恨不能喝她的血吃她的肉,可是如今还不是自己报复她的时候,等自己攒够了实力,定然是要讨回这份屈辱。她要她也经历一次自己曾所受的屈辱。
皇宫内~
莫娆正在给皇帝科普飞机飞行的原理。如今皇上虽然震惊,可是震惊的事情多了,也就没有那么震惊了。
现在皇帝的御书房也已经开始用上电了,所用的灯也是马车里面拆下来的灯泡。
电是莫娆随手做得发电机,皇家工匠个个也都是精英,所做出来的零件也都符合她的要求。东西齐全,自然做实物出来也不难。
皇帝全程目睹莫娆做发电机的全过程,整个过程皇上也是震撼不已,太复杂了。
朝堂上,皇帝表示他们大元朝研究出来了电,电就是闪电里面一样的电,能照明。能做各种大家想不到的东西…
……
皇帝把莫娆讲的电力只是笼统的讲了一下。
把手电筒给朝堂文武大臣做了一个演示。
朝堂上下无人不是震惊的嘴巴张得老大,天呐!他们看到了什么,是妖术吗?
李沉宣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上朝,里面多少都是带着点怨气的,如今气也消了不少,便决定上朝来转转,没想到这一转还真是让他酸得不行。
这物件他都没有,电在儿子儿媳的介绍里他多少都是有些了解的。至少比朝堂上一无所知的大臣们要知道的多。酸。
再听其他人的言语,他的心情又好了不少。
这个东西怎么会发光,还可以自由发光。
这东西是什么材质,怎么看着这么亮堂。
定是妖术无疑。
对,对,是妖术,定是妖术无疑。
朝堂上嘈杂一片,可在这嘈杂声中,皇上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声音。
不对,这个东西,臣曾在一本杂记里面看过。
说这话的是一满头白发的老人,这人是户部侍郎刘炳。
皇帝一听刘炳刘爱卿知道这个东西,立马来了兴致。毕竟这东西,他之前也是闻所未闻。
爱卿当真识得此物。皇帝好奇询问道。
这个老臣曾在一本杂记里看过,说这物件只需要手动开启,便可以发光照明。
里面还记载了不少闻所未闻之物,当时老臣只以为这些都是人们胡乱猜想的。
皇帝目光灼灼的看着下面的户部侍郎刘炳。这本书现在在何处?你又是如何得来的?
刘炳一脸懊恼的惋惜道:这本书是曾经一出海的船商带回来的,他们从海上出发,在海上漂了一年之久。之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外邦国家。
他们用珠宝换了不少他们国家的物件,也见识了他们从没有见识过了东西。
皇帝急吼吼的说道:那现在人呢?
诶!刘炳叹了一口气伤感的说道:这人回来遇到了海上风暴,他们的船只都翻了,船上的人也都死了。只剩他一人活着,他抱着夹板在海上不知漂了多少天,最后被打鱼的船夫给救了。
被救的船商,在海水里泡了太久,身体也受伤严重。看大夫后,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他自己曾经的所见所闻都写了下来。
当时臣还只是进京赶考的学子,正好路过的村子便是船商暂住的村落。
船商见我是进京赶考的学子,于是临死前把杂记送给了臣,只是这杂记上记载得,太过匪夷所思,所以臣也以为那是船商的臆想,可没曾想,世间竟然真的有此物。
皇帝着急的询问道,这杂记现在在何处?
这杂记太过久远,如今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了。刘炳不确定的说道。
皇帝一脸惋惜叹气。
朝堂上的众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了,就连什么时候下朝都是懵的。
刘炳一回到家,就开始翻箱倒柜的找杂记。
在知道这杂记上记载的东西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刘炳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找了。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总算在书箱最下面找到了此物件。
整个书本已经泛黄,常年不见日头,这书也是斑斑点点,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
太好了,太好了,东西还在。找到杂记,老人家激动的就像是一个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