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四面环海,气候潮湿,四季分明。
春天温暖雾气多,夏天酷热雨水频繁,秋天空气清爽多晴空,冬季阴冷。
海湾半山豪宅的落地窗前,楚天舒双手抱臂静静望着远处的海天一线交界处。
她扫视了一圈视野覆盖之处的这片土地,十几年前,这里还没有这么多高楼别墅,还没有这么四通八达的道路。
那时很多地方还只是田地庄稼,或者荒山原野,人口还不如如今这么稠密。
不过十几年时间,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她自己,和她最紧密的爱人。
她刚刚接通了一则电话,电话里她的心腹告诉了她一个消息。
一个对她老公来说是天大的喜讯,而对她自己来说却如同尖刀剜心。
她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相互扶持,共同经历过许多坎坷波折的亲爱的老公,养了年轻的女人,那个女人还怀孕了。
其实在第四胎流产医生判定她再也没有生育能力以后,她就有了今天事情的预感。
只是,当事情真的发生了,她还是感到了痛彻心扉的疼。
那个在风雨夜漏水的破屋里,将她紧紧搂在怀里,指天发誓说一定要混出头让她不再受苦永远疼她爱她的十八岁男孩,最终还是辜负了他的女孩。
楚天舒不明白,即便过了二十年,斗转星移,她仍能保持十六岁时纯粹热烈的初心。
而他,却为什么忘记了自己当初的誓言。
他们不光是伴侣,更是拥有为彼此流过血拼过命的情谊,是能够将自己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
没有人可以占据他们在彼此心中的位置,他们是对方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她原以为,他们可以彼此信任彼此依靠相互依靠五十年,六十年,直到生命的终点。
但,度过了最艰难的前二十年,等到不必再像以往那样过刀口舔血的惊险生活,可以安心享受相对安稳优越的日子了。
情却断了。
心变了。
和叶坤宇共同走过二十年日月,她是了解他的。
心腹传来的照片里,叶坤宇为女孩挑选项链、手串的眼神,多么温情,多么深邃,她对此是多么熟悉。
曾经,那些眼神全都是给她的。
现如今,眼神仍旧是那个深情的眼神,看向的女人却不是原来的人了。
一代新人换旧人,她和叶坤宇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这一刻,楚天舒感到无比的落寞和凄凉。
她觉得自己像是这座孤岛一样,四面全都是海水,孤零零的矗立在汪洋之中,漂泊无依。
叶坤宇和她都是孤儿,父母亲人全都早早离世了。
她十六岁在裁缝店做帮工时,遇见了十八岁在饭馆做跑堂的叶坤宇。
两个孤独的灵魂嗅到了对方身上孤寂的味道,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把对方当成世上唯一的亲人相互依偎取暖。
披在身上二十年的暖衣正在逐渐离开她,奔向另一个人。
二十年,暖衣早就和血肉连在一起了,稍微的撤离都扒皮抽筋的疼。
又冷又疼。
眼泪不由自主的流满了脸颊,楚天舒感到浑身的疲惫。
电话响了,是负责财务的可靠属下打来的,“当家的,第一批资金已经转走了,第二批什么时候运转?”
楚天舒抹了把满脸的泪水,清了清嗓音,同时抬头挺胸提了精神,沉声开口道:“现在就开始。”
“是,当家的。”
岛城的习惯叫老大为大哥,老大的老婆叫大嫂。
而楚天舒祖籍在内陆东北地区,她更喜欢有人按照她老家的习俗,叫她当家的。
叫大嫂,好似是她依附男人得来的称呼。
而这片江山,是她和叶坤宇并肩打拼下来的。
她付出的心血不比叶坤宇少。
她的妈妈、姥姥、奶奶这些女亲眷,个个要强,不肯对着男人伏低做小。
而她受她们的影响,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攀附男人的小家雀。
她认为自己是顶天立地的女当家的。
堂口的管理、调度、规划、开疆拓土等等,她全都具有重要话语权,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二十年,她不光学会了舞刀弄枪,也学会了管理、外文、财务、营销等等学识。
这一句当家的,她自认当得起。
虽然她喜欢别人喊她当家的,但是出身东南沿海的叶坤宇更希望手下们喊她大嫂。
但是为了表示尊重她,叶坤宇就说随便喊。
因此,堂口的众人,有喊她大嫂的,也有喊她当家的。
叶坤宇养女人,她一开始就知道。
她耳聪目明,有自己的耳报神,消息灵通。
想到自己没有了生育能力,叶坤宇养的女人一旦生下了孩子,那么她辛苦半生打拼来的江山最终要拱手让给他人。
这是她绝不能容忍的。
对于叶坤宇,她虽然难过心痛,但她不是优柔寡断脑子拎不清的女人。
变了心的男人,她再爱也不要了。
所以,从叶坤宇养女人开始,她就开始着手转移自己应得的财产。
因为如果此时不做准备,等到孩子生下来,她再想做什么就晚了。
叶坤宇有了孩子,自然会将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不会允许她拿走家产的。
楚天舒甚至能想得出叶坤宇会怎么做,锦衣玉食的养着她,陪伴、爱和财产全都给孩子和孩子妈。
那时,她空占着正室的头衔,却享受着外室的待遇。
多么可悲。
可她楚天舒,绝不会让自己沦落到那般可怜的境地的。
烂男人,她可以不要,但是,她流血流汗得来的钱财分毫必争。
谁也别想从她手里抢走一个铜板。
她不但要拿走自己的钱,还要为自己留好后路,让自己安全撤离。
如今正是岛城回归之前社会动荡、人心浮躁的时期,楚天舒早在十年前就顶着堂口众元老的阻碍,执意与内陆地区连线,打通关节。
她趁着内陆改革之际,推动往来贸易,加强彼此之间的商业合作。
更是以个人名义为家乡捐助了教学楼、图书馆,为首都北城建立了发展基金。
那里是她的根,是她依恋的故土。
当时她一心只有功成名就的游子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热忱愿望,并没有预料到十年后,那里会成为她的依仗和后路。
她在那里凭着仗义人品和雄厚实力,建立了官方、民间的紧密人脉。
离了孤岛,她有落脚的地儿。
没了叶坤宇,她楚天舒仍旧可以顶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