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溜冰场,在四九城那可是响当当的存在,名头极大。或许是因为一部年代剧的热播,让它在后世声名远扬,引得无数人专程跑到这里打卡,只为追寻剧中的那份情怀与记忆。
如今的什刹海,抬眼望去,山顶的钟鼓楼依旧静静矗立,只是周边环境稍显萧索,带着几分古朴的寂寥。
然而,当视线一转,落到那宽阔的冰面上时,便是另一番景象,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点也不为过。
瞧一瞧这群在冰面上嬉闹人群的穿着,和大部分民众有着明显的区别。
男士们不少身着将校呢子大衣,头戴羊剪绒帽子,显得英姿飒爽;姑娘们则围着大红色的围巾,宛如冬日里绽放的花朵,脚下蹬着皮子小高跟的滑冰鞋,身姿轻盈,在冰面上肆意地挥洒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正因如此,在七十年代之前,什刹海溜冰场成为四九城时尚的前沿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那个娱乐项目相对匮乏的年代,溜冰却一直备受青睐,拥有众多的爱好者。
不是有句老话嘛,如果冬季没有去什刹海冰场或者北海冰场嬉冰,这个冬天是不完整的。
彼时,溜冰鞋堪称绝对的奢侈品,百货大楼里售卖的一双溜冰鞋,价格能高达几十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正所谓“没了张屠户,不吃混毛猪。”,在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人们面前,这根本不是问题。当时人们的动手能力极强,一块大小合脚的长木板,两根粗铁丝,再加上自己亲手搓制的麻绳,就能巧妙地组装成一双简易冰鞋,尽情享受滑冰带来的乐趣。
若是材料再简陋些,还有办法。用锤子将大头短铁钉均匀地钉在木板上,只要手艺精湛,凭借这自制的 “铁钉冰鞋”,同样能在冰面上风驰电掣,甚至追上那些穿着专业冰刀溜冰鞋的大院子弟。
当然,但凡热闹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就拿现在的什刹海溜冰场来说,便被人为地划分成了两块区域。
其中,前海的中心区域被称为主场,只有穿着正规冰鞋的人方可入内。而其余穿着自制冰鞋的人,则只能在外围跑大圈。
别误会,不是分什么三六九等。单纯是安全问题。虽然这个规矩在几年后会有些变味,但目前来看,出发点还是好的。
“啧啧,来这玩的人这么多啊!”
看着自己亲人踪迹的江夏,开始有心情打量起眼前的一切。
“嗯,这里有人管理,比滑‘野冰’的安全性高多了。你看看那边……”大老王指了指冰场前的一排木头房子。
“那里有红果汤卖,挺好看的。后边两间房子是服务部,可以免费给电磨冰刀。”
“看着那一排芦席护栏没,57年的时候,小本子的冰球队就曾经来这比赛过。诶,你这都不知道嘛?我记得你们五道口学校里不是就有一个冰球队,你就没去看过比赛?”
啧,哪壶不开提哪壶。江夏撇撇嘴,不想提这茬。
五道口学校的冰球队那是源远流长,江夏自然是知道的。但,在学校的时候,他可是被仙舟老师管的有点严。
特别是这位提出了“工读协作制”的五道口第一副校长,没事就带着江夏去实习工厂晃悠。老人家还在周围工厂里面设建补习学校,专门让自己的学生去给工友上课。
江夏的口才就是在这些补习学校里磨练出来的。想想这位老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吧。
全年一课不缺,甚至遇到比较复杂的机械图,基本都会在前一天晚上就去教室画好,有些图还贴心的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画,以求层次分明。
在这样的老师手下,江夏有个鬼的时间去训练场为那些“运动少年”加油鼓劲。
没办法,江夏好像天生就和这些倔老头有缘,或许他们都有着那种迫切的希望吧。
迫切希望祖国妈妈强大起来……
就是最近这倔老头好像跑到外面去操办一所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去了,一时半会找不到他。
诶,缺人手啊,有点本事的都忙得跟个陀螺一样,想一想的江夏就惆怅起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好吧,我们的小呆毛不知道怎的,最近的情绪有点多变,看来这是理智化的副产物了。要不是说天才都是孤独的呐。
指不定他们哪天脑袋抽抽了,思想就对着某个深渊滑落下去。就像那个被苹果砸了的人一样,前期玩苹果,后期就去玩“但以理书”了,推算世界末日什么的,实在有些难绷。
幸好江夏不是天才,他的身边也有能轻易改变他颓废状态的人。
“老大!你答应给我做的冰鞋哪!”
江冬捧着碗红果汤,后面跟着江秋和“芹老师”小心翼翼的朝江夏靠了过来。
“咕噜噜”江冬喝了一小口汤,就把碗递给身后的“芹老师”,“芹老师”也不嫌弃江冬的口水,对着碗边小抿了口又传给了江秋。
江秋最后喝了口,把还剩下大半碗的红果汤递给了大老王。
大老王眉开眼笑的一口喝干,只剩下个红彤彤的果子在碗里滴溜溜的转着。
“你大爷!”
江夏起身把快要进大老王嘴巴边的红果塞进自己嘴里。
槽,溜酸!
这红果不就是山楂嘛!
看着江夏皱成一团的老脸,三个小丫头和一个大老王嘿嘿嘿的全都乐了起来。
接下来没什么好说的,穿上冰鞋,开玩!
江夏可是帮几人都准备了上好的冰刀鞋,虽然是自制的。但背靠轧钢厂这座大山,弄出来的东西还是有模有样。
化工部送的棉鞋还有好几双,江夏挑了几双偏大的,直接用铁钉把磨成圆弧的角钢固定在了上面。
锃亮的角钢冰刀配合着棉鞋,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可惜就小呆毛这蹩脚的身体协调力,摔了两次后,就躺在冰面上死活不愿意起来了。
江冬对此深感遗憾,但为了让一直忙于工作的大哥充分体验滑冰的乐趣。她用三颗奶糖换来了旁边玩耍孩子的冰床。
把自家大哥扔上冰床后,就像牵着小狗狗逛街一样,带着他开始活跃在冰面上。
可惜,江冬的力气爆发有余,持久不足,拉了一会儿自己就累得气喘吁吁。
一屁股坐在自己大哥身上喘口气。一边喘,一边打量着惬意的快要睡着的大哥,某种念头在江冬抽筋的脑袋里萌发。
于是……
江冬江大侠有了整个什刹海溜冰场最为“独特”的冰鞋——她的亲大哥。
嗖~~~
小呆毛躺着划过去了……
嗖~~~
小呆毛被江冬踩着贴地飞行了~
嗖~~~
小呆毛被三个丫头当成冰床骑了~
嗖~
怎么连大老王都上去了?
外围的徽章战士赶紧摸出刚刚配发的相机。
“呵呵呵,同志们,凭着这张照,咱们敲大老王一年烤鸭怎么样?”
“不行!”
“为啥?”
“呃,为啥这么狠?同志情谊还要不要了……”
“不是我狠,Idcpc那边的同志说被大老王坑了把大的,不坑回来,他念头不通达……”
“切Idcpc有啥好怕的。”
“他们弄的保密条例已经快290条细则了……”
拿着相机的战士沉默了一会,大笑。
“自作孽,不可活啊,大老王……”
……
就在江夏享受小妹的特别情感表达的时候,某处办公楼,高卢鸡们看着屏幕上的“bonjour, monde.”
第一次露出了惊讶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