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出城
“要小心些,不能将它们弄散了,不然烧过去的纸钱就不完整,底下人就用不了。这走哪啊,都离不得钱字。”
樊宣雨认真的听着,她已经忘记了小时候的母亲是什么样了。
但……
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可无论多远多久,母亲都是母亲,她多想与她更亲近一些,可时间的洪流冲散了很多东西。
家里没人,又是在女学,娘俩终于不用像之前一样避讳。
除了称呼上,这是万万不能玩笑的,万一暴露了,可就是大祸。
“姨父的坟在何处?”
樊宣雨的心有些隐隐作痛,她记忆里有个高高大大的人喜欢抱着她在花园子里玩,她依稀记得被抱在怀里,伸手就能扯到梅花树。
此后经年,再也没有这种的感觉了。
“流放的路上,死了就随便找个地埋了。我们还打算等户籍落下来了,就让你哥哥带着兄弟们,去把他的坟迁过来。”
死者为大。
樊宣雨看着她期盼的模样,心里有些沉重。
“户籍落下来了,虽是良民,但因着你们身份特殊,所以路引很难批下来。就是能出城,最多给批到弗莱或者懋城,且一日则归。”
这是为了预防他们有了文书就迁走,当初让他们过来就是为了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活。
他们也不是简单的良民,要配合官府养军粮。
“什么?!这可是真的?”
何佳婧一把抓住她的手,眼神里带着不可置信,最后慢慢变得黯淡。
“罢了罢了,是他活该,罪有应得。”
闭上眼睛,她像是失了精气神似的瘫倒在椅子上。
缓了一会儿,她面容苦涩的笑着。
“宣雨,这些年你怨不怨家里?”
看着搭在自己手上的那双手,皱纹遍布,枯黄苍老,指腹两侧的陈年老茧,粗糙又温暖。
她用自己的手,将这双历经风霜的手包起来。
“妹妹曾经问我,家里人都去哪了。我说,让她等等我,我有一天会把她们带回来,咱们一家人团聚。”
樊宣雨笑着,眼泪却流了下来。
“您知道她说什么吗?”
她摩挲了两下握紧了母亲的手。
“她说,那她要快快长大,和我一起来接你们回家。”
何佳婧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声,看着自己的孩子,心里又欣慰又是难过。
这些年,苦了她们了,两姐妹相依为命。
“姨、父那边,我去,亲自为他捧尸回族。”
翌日,天晴。
一辆简朴的马车,身边并着八位五大三粗,身壮彪悍的镖师,缓慢的出了城。
“昭化县,老君山下,清水河边最大的梧桐树下。找到他后,把这个给他盖上。”
樊宣雨抚摸着怀里捧着的寿衣,“走的时候,衣不蔽体,好歹让他遮一遮体面。”
脑海里母亲的话在回荡,樊宣雨的心里酸涩极了。
这寿衣一看就知道放了许久了,许是早就缝好了一直放在那里。
她要带着这个,去将他接回来。
樊宣雨还记得她离开的时候,站在城门口送她的方家族人。
他们都是一样的眼神,平淡中带着期冀,那些叔伯都盼望着这个流落在外的家人回来。
或许曾经怨过,恨过,但最后都成了释然。
就像昨夜五叔说的,即使没有大哥,也会有其他法子栽赃。
该怨恨的不是自家人,而是那个背后泼脏水的人。
对于这个给了别人可乘之机的傻子,他们只有叹气的骂一声蠢货。
这蠢货是自己的嫡亲哥哥啊,从小就待他们不薄的大哥。
樊宣雨看不懂他们那些复杂的情绪,她也不去琢磨,现在她做的就是把他接回来而已。
坐上马车,算了算,大约四五日的路程,来回就是十日左右,不算太远。
马车晃晃悠悠的出了城,朝着远方驶去。
紧跟在后面,又有一辆马车到了城门口。
这辆马车上是康哥儿一行人,他们排着队出城。
眼看着就快到了,结果突然来了一队官兵,在守城的罗红面前说了一些什么,随即巡查就变得严苛起来。
“这情况看着有些不对劲。”
可他们已经快到门口了,要此时转折回去势必要引起注意。
他们有早就准备好的路引文书,可搜身却过不了。
康哥儿身上有伤,这一摸就要露馅。
且瞧着这架势,明摆着朝着他们而来,对面鼻子这么灵?
早知道就半夜悄悄地摸出去了。
眼看着越来越近,白义等人想着要不到时候直接冲出去算了。
身后哒哒的骑马声响起,队伍一阵骚乱,他们的身后好像有人插进来了。
康哥儿脸上易了容,他探头出去看了看是谁。
好家伙,是段和。
与此同时,罗红也看见了。
又来!
他心里有气,看到了段和,嘴一咧笑了。
听说段小将军死了?他今儿个倒要看看这条狗怎么狂的起来。
他今日不好好整治一番段和,他名字就倒过来写。
段和知道前面这辆马车坐着自家的小将军,他听闻今日他离开,所以一直在暗地里看着他的车驾。
在看到那些官兵过来,他明白什么地方出了岔子,急得原地踏脚。
不过,当他看到门口熟悉的人的时候,他心里又有了谋划。
等到了康哥儿那辆车,官兵例行的准备搜查。
就在翻看货物,挨着搜身的时候。
段和贱兮兮的开口,“哟,罗大人好久不见啊?”
罗红惊了一下,他正想着馊主意呢,心虚的看过去。
见他态度这么好,罗红只觉得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这不是大名鼎鼎的段管事吗?怎么你家主子死了不急着奔丧,还在这杵着干嘛?”
段和也就是知道主子还活着,否则见他这样,难保不一拳揍死他丫的。
但该做戏还是要做戏的,他的变脸的速度比唱戏的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