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寻仙记》的结局。
成瑜仙子真的因玉而成,从灵气凋敝的小世界又重新回到了仙门;杨士诚追求了一辈子的仕途权力,甚至为此抛弃科举去做了趋炎附势的神棍道士,最终却死在了皇权之下;名为吴羡的小乞儿,当年只求吃饱饭就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假仙师,反而偏偏有了追求大道的机会。
人事无常,电影所谓寻仙,究竟什么是仙呢?若现实人皆知“仙”为虚构,那人究竟寻的又是什么呢?
人生万物不可琢磨,有人求有所得,有人不求自得,有人忙活半生却在即将获得的时候选择了放弃,还有人苦苦追寻却求而不得……
若说唐导的《寻仙记》名为“寻仙探虚”,实则是“窥人揭实”。封建底层的苦楚和上层社会的追求,之间的差距比人和仙还要大。就连大结局的时候新朝皇帝也没死去,继续统治黎明百姓;旧朝的公主资质非凡,到了修仙界依旧像是未来可期的样子……而除此之外,我也看出了唐老爷子自身在这部电影里表现的不得已之处。
何为仙侠?唐秋山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如今年过花甲有钱有声望,妻儿在侧也已算圆满,我以为他此部《寻仙记》将给大家呈现的是大超脱,大自在。就算再不济,凭他的本事将《寻仙记》拍成一部及格的,基本符合仙侠定义的电影绝对不是难事。毕竟唐导拍过多少江湖侠义,古怪奇异唐代表作也不少,封建王朝他更是手到擒来。
这仙侠题材,随便从他的以往的存货里拿出来拼凑一下也够广大观众品的了,可老爷子偏偏拍成功了如今这个样子……
回到我开头说的结论,我再强调一下:这部仙侠电影《寻仙记》因为是唐秋山拍的,我个人认为它不及格。唉……如果不把它当作仙侠来看,反而有点意思。”
【看出来毒舌对唐导是真爱了,都差明说《寻仙记》烂了,结尾还跟观众说有点意思。狗头】
【Up主解说的有点东西啊,这结局真的不能细品,那个彩蛋感觉也是唐导故意选的。】
【不懂,不懂。唐导能有什么苦衷啊,就是圈钱呗!反正《寻仙记》里的仙侠我是没品出来,不过主角团的名字起的有点意思。】
【底层的苦楚和上层的追求,之间的差距比人和仙还要大!这总结的也太是那个味了,俺看电影的时候有那个感觉却说不出来。】
【大大不愧是中文系研究生啊!就是说的太大胆了,小心视频直接无了。】
【我发现了问题哎,求有所得的是成瑜,不求而得的是吴羡,到手又放弃的是杨士诚,主角团每个人的名字都对上了。偏偏铃兰这个角色呢?感觉没有任何隐喻。】
【人的名字是个符号的话,那铃兰这个名字感觉不像唐导给女二的符号。尤其是那个彩蛋又提起了血脉,我是真怀疑铃兰不是真正的公主了。】
【所以唐导这部名为仙侠电影的《寻仙记》实际上没有寻到仙,反而戳破了“封建压迫”的实质?】
【已经下载了,感觉up的解说留不下来太久。且看且珍惜!】
“这个叫毒舌的电影解说博主讲解的挺有意思的。沈冉一般看了电影除了自己思考也会看看别人的讲解,对于他说的唐导有自己的无奈,具体沈冉还真不清楚。“哎——佳佳。唐导这些年怎么会想着来内地发展了,你知道吗?”
“嗯?你这思维跳跃的挺大的。”佳佳开着车,一时没反应过来沈冉是如何做到这前后话听着逻辑衔接不上的,但是还细细思考了一下回复了“具体什么情我还真不清楚,反正归咎到底还是缺钱呗!圈里这种没被爆出来的隐秘不少,你要是真好奇的话可以问问林姐,她对港圈了解的多。”
“算了,看来人家是捂着挺紧的。我也没必要去为了满足一点好奇心硬打探了。”沈冉觉得佳佳说的对,无非还是缺钱呗。不然他这么大的导演,不会这么任由资方改戏加戏的。
铃兰这个角色当初递到沈冉手里的时候并不是主角,沈冉可以确定她不是什么轩辕皇室的公主,更没有什么血脉天赋。剧本里甚至连铃兰的姓氏都没提,只是个普普通通小女孩。
铃兰花普通,却象征着纯洁,花语是幸福归来。
原剧本里成瑜仙子前往修仙界的时候是想带着这个叫做铃兰一起去的。铃兰的母亲自然觉得修仙必定比做凡人好啊,就特积极的让女儿前去。
好似命运捉弄,铃兰并没有修仙的资质,那她要么回到凡尘做回原本的自己,要么受成瑜仙子的照拂在那边做个杂役。
铃兰虽有遗憾,但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到凡尘界的家乡。就算生活的地方赋税徭役繁重,一家人只能靠天吃饭。但是她并不难过,毕竟若没有遇到仙子她仍旧过的是这样的日子,不会差到哪去了。
所幸后来接手凡尘界的是位仁德的君主,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当铃兰回来的时候家里的日子已经过的好起来了,铃兰这个名字也算意有所示。
但是改编后可不是这样了哎。
梁玥是没脑子吗?主角团名字里的暗示稍稍思考不难看出隐喻啊。就她自己名字不符合,没觉得格格不入,没想过改个名字?
沈冉是不懂了,反正梁玥都有本事将铃兰的戏份从女配改成女二了,跟导演说说改个搭配得宜和其他主角团放在一起不突兀的名字,总不会被拒绝吧?
哎!梁玥还真没想过这一点。
要不然怎么倡导文艺工作者要有文化呢,梁玥只想着抢角色改剧本,哪考虑到导演这层意思啊。而且当初她先是想着把铃兰这个角色先抢下来的,也没想着那么过分,魔改成女二号呢。
事情推着人走嘛,如果按照原剧本的工程量,1年内绝对不能拍摄完成并且上映的,而且资金投入也会更大,报酬率自然不好说,因此有些资方就犹豫要不要下注。
当时沈冉靠着王婉之刚刚火起来,综艺杂志代言势头正盛,又靠着高考的热度以及时装周的浪潮冲击,着实让梁玥眼红。
出名要趁早啊!梁玥哪里情愿自己还没有正式作品亮相呢,同质竞争对手就把市场占据了呢,所以梁玥才愿意下投资加快《寻仙记》落地的。
市场里资本向来占据上风,加戏和改戏便也顺势而为了,那曾想唐秋山都愿意改剧本了,也没顺着给女二号换个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