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天河笑道:“不用你做什么,到时候我提前通知你进入返回舱,就可以了。”

返回舱是绑定在一个带发动机的推进舱上的,在合适的窗口期,地面会向飞船发出指令,使返回舱脱离空间站,调整姿态,变成横向飞行状态,这是第一次调整姿态。紧接着,返回舱与推进舱组合体再向逆时针方向转 90°,使推进舱朝前,这是第二次调整姿态。此时飞船推进舱上的发动机点火工作,使组合体降低速度。在完成持续约 180 秒的制动后,组合体顺利进入返回轨道。

第二个阶段自由滑行阶段:进入返回轨道后,返回舱与推进舱组合体以无动力飞行状态自由下降。当返回舱与推进舱组合体高度降至距离地面 145 千米时,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在大气层中烧毁,返回舱继续下降,并消除由于两舱分离时产生的返回舱姿态分离干扰,建立正确的再入姿态角,准备再入大气层。

再入大气层阶段:当返回舱在距离地面 100 千米时开始再入大气层。在距离地面 80 千米时,返回舱进入 “黑障” 区,使返回舱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直到在距离地球约 40 千米处时出 “黑障” 区,返回舱与地面的联系又恢复了这个区域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张山需要在这个阶段随时注意返回舱姿态,万一有事情,多半会在这个阶段。

在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通过对返回舱侧倾角的调整变化来实现返回升力控制,使返回舱的过载不大于 4g,而且可以比较精确地返回到着陆场。飞行高度约为 20 千米时,返回舱升力控制结束。

回收着陆阶段:在返回舱距地面 10 千米左右时,返回舱上的静压高度控制器通过测量大气压力自动判定所处高度启动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返回舱先打开伞舱盖,然后依次拉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降落伞。其中减速伞把返回舱的速度从 200 米 \/ 秒减至 60-70 米 \/ 秒;在返回舱距离地球 8 千米时,打开主降落伞,把返回舱的速度由 60-70 米 \/ 秒减至 5-6 米 \/ 秒。

另外,返回舱降到距地面约 6 千米时,主降落伞与返回舱的连接由单点倾斜吊挂转换成两点垂直吊挂,以便返回舱着陆时缓冲装置能够更好地发挥缓冲作用;返回舱降到距地面约 6 千米时抛掉了返回舱的防热大底,以便露出返回舱底部的反推发动机。在距地面 1 米左右时,返回舱底部的 4 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使返回舱以大约 3 米 \/ 秒的速度软着陆,同时通过返回舱底部吸能外壳、减振材料和座椅缓冲机构组成的减振系统来吸收能量,保证张山能够安全落地。

这个返回过程,理论上是不需要张山手动操作什么的,有计算机和传感器完成所有的动作,张山要做的是监控返回舱的所有数据,万一出现自动化设备出现极小概率的故障,张山就可以手动介入了。

张山和地面没人希望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地面总指挥给张山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自己的性命,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不要!”

其实不用总指挥叮嘱,张山也把保命放在了第一位上。为了可能出现的故障,指挥部给张山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十几个逃生时间点,万一出现问题,张山可以先逃回空间,然后利用空间内存放的备用返回舱返回地球。

张山没觉得自己返回的时候会出现问题,毕竟龙国的火箭发射和人员返回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至今为止没有出现过人员伤亡的事情。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张山身上那巨额资源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如果不是载人登月的意义实在太过重要,齐耀民是不可能同意张山参加如此危险的航天活动的。

张山再次核对了手册上他的待办事情,确认该留下的东西都留下了,这才开始检查空间内存放的第一备用返回舱,没错,张山的备用返回舱也有好几个,齐耀民生怕他出现什么危险,这东西造价虽然贵,但是再贵也没有张山的安全重要。

除了返回舱,空间里的大大小小的各种船只也有好几艘,就是怕万一降落地点偏离预期,落在海上,好拿来应急。就连小型潜艇,齐耀民也想办法给张山准备了2艘,生怕遇到海上恶劣天气,救援船只不能及时到达,有这东西起码张山能在海面下躲避一段时间。

其实空间里的躲避效果更好,但是张山不确定自己出来的时候,船只还在原来的位置上,所以能发射信号和控制中心能保持联系的船只或者潜艇才是首选。

张山看到了手册上最后一条,需要他把空间站所有的废料和部分仪器以及科研成果全部带回地球,于是问了楚天河这些东西都在哪里。

楚天河领着张山到了后面的一个小房间,里面全是大型的深色塑料袋,角落里一根安全绳绑着3个大箱子。

“就是这些!”

张山飘过去,解开安全绳,手指一碰这些东西,一个小房间的所有物品都被张山收进了空间,楚天河见过张山拿出东西,收东西还是第一次见。

眼前的物品上一刻还在眼前,下一刻突然消失不见,只有视网膜上还残留着物品的残影,这给人的冲击还是蛮大的。

空间站感受到了气压变低,电脑控制着空气瓶往空间站里注入了一些空气以平衡气压,头顶上管道传来“嗤嗤”的声音。

楚天河目瞪口呆,他指着空空如也的设备间,问:“你连空气都能收?”

张山笑着解释道:“我只是连箱子带箱子内的空气都收走了,空手收空气我还做不到!”

楚天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时候,喇叭传来地面控制中心的声音:“距离返回舱发射窗口期还有1小时30分钟,30分钟后,请‘快递员’进入返回舱。”

“快递员”是张山在此次发射任务中使用的代号,张山还挺喜欢这个代号的,因为他觉得代号十分的贴切。

楚天河飘回控制舱,开始联系地面,重复指令,核对时间,电脑开始对返回舱进行自检。

张山钻进返回舱,无所事事的他再次核对了需要留在这里的物资清单,把空间里的存货又扒拉了一遍,确信没有遗漏或者拿错的东西,这才放下心来。

载人航天不管怎么说都是一项高危的活动,如果没有其他情况的话,张山估计自己是很难有第二次上空间站的机会了,这也是他跟强迫症似的,反复检查清单的重要原因。

清单上的物资,他大部分都知道是什么,有一部分还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但上面也有一部分物资是密封在箱子里,他不知道是什么。

尽管他可以在空间中把箱子打开,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张山相信不告诉他箱子里是什么对自己绝对是有利无害的。

在返回舱的灯光提示下,张山和空间站里的人共同手动关闭了阀门,在关门之前,所有的航天员都在对接出入口欢送他。

短短的接触时间,双方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航天员们恋恋不舍的向张山挥手告别,大家约定返回地球的时候,一定要找机会再聚,把那没敢吃饱的烤鸭再吃一遍,女性航天员的眼中甚至出现了泪花。

眼看舱门缓缓地关闭,张山把自己在座位上固定好。时间到了,随着沉闷的“咕咚”声,返回舱微微一震,张山知道这是分离成功了。

地面控制中心总指挥的声音传了进来:“分离状态良好,快递员不用紧张,按照训练科目要求做就好!”

此阶段需要精确控制飞船的姿态和速度,确保飞船能够准确地进入返回轨道。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飞船无法按计划返回,甚至危及返回舱内成员的生命安全。

返回舱上的推进器无声的喷出一股气流,渐渐开始远离空间站,张山透过舷窗渐渐看清楚新空间站的整体。

从外面看上去,空间站非常的庞大,由于不想让人过早的发现空间站的情况,目前结合在一起的10个大球朝向地球一面,在电脑的控制下都呈现不反光的黑色。

在返回舱里看到悬浮在外面的这个大家伙,比在空间里看到的更为震撼,那10个互相连接的大球和外挂的一堆奇形怪状的设备,还有缓慢游走在大球外层的两个机械臂,给人的压迫感十足。

返回舱分离的速度比张山预想的要慢得多,张山感觉自己像是一只慢慢爬离大象的蚂蚁。过了足足好几分钟,张山才能从舷窗里看清新空间站的全貌。

由于返回舱是一点一点儿的加速,舷窗外的空间站越来越小,一定距离后那黑色一面的空间站就和宇宙背景融为一体,只有朝向太阳的那一面还反射着刺目的阳光。

这个时候,用肉眼已经完全看不见老空间站了,随着返回舱速度加快,很快张山的目光从舷窗外收了回来,因为空间站离他太远,事实上他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

返回舱渐渐翻转,舷窗外的那颗蓝色星球变的越来越大,随着发动机启动的震动感传来,张山知道这是发动机在进行制动,降低轨道高度,进入返回轨道。

此时返回舱已经翻转到底面朝向地球,电脑控制的发动机十分给力,入轨角度分毫不差,返回舱开始以以无动力飞行状态自由下降。

和普通人的常识不同,返回舱并不是直线掉到地球上,而是一个抛物线返回地面。

当高度降至距离地面 140 千米时,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在进入大气层时烧毁,返回舱继续下降,并消除由于两舱分离时产生的返回舱姿态分离干扰,建立正确的再入姿态角,一般为 1.5° 至 1.7° 左右。

这个过程中,返回舱的再入姿态角必须精确控制,角度太大,返回舱在再入大气层时会由于速度太快,而使最大过载超标,里面的张山受不了,返回舱甚至会像流星一样在大气层中烧毁;如果再入姿态角太小,返回舱会从大气层边缘擦边而过,无法返回。

这个要求非常高,也是用人力很难控制的,需要电脑和地面遥感共同配合,确保万无一失。

很快,随着返回舱轻轻一震,返回舱外挂的发动机燃料耗尽被抛弃,返回舱在距离地面约 100 千米时开始再入大气层,与大气产生剧烈摩擦,变成闪光的火球。

这一阶段从外面看来,张山所乘坐的返回舱已经变成了一个燃烧的火球,尽管有抛弃式隔热瓦抵挡了大部分的热量,但返回舱内的温度还是开始迅速上升,张山出汗了。

返回舱摩擦燃烧周围产生的等离子气体层屏蔽了电磁波,形成 “黑障”,使返回舱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这个时候张山无法联系地面指挥中心,地面指挥中心也接收不到返回舱的信息,地面上指挥中心的人,心都被提了起来。

这个阶段是最难熬的,基本上只能处于听天由命的状态。之前张山就再三叮嘱地面控制中心,火箭发射时间和返回舱回地球的时间一定不要告诉他的家里人,因为他不想让家里人经历这个揪心的时刻。

如果说火箭发射最危险的阶段就是从起飞到飞出大气层的这几分钟的话,那么他回地球最危险的阶段就是现在。

不知过了多久,张山感觉有一个世纪那么长,他几次都有冲动躲到空间中去,但是仪表给他的反馈是一切正常,他强压想要逃离的念头,静静的在座位上等待。

逃离只是最后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张山是不会选择这个最后手段的。更何况,他对国产的设备和技术都有很强烈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