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武侠之马甲狂魔 > 第83章 始皇东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诸子百家从华夏大地的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他们心怀各自的宏伟理想和远大抱负,浩浩荡荡地踏入了气势恢宏的咸阳城。

在咸阳城居住的这段漫长时光里,他们相互交流切磋、思想碰撞,不断地深入探讨着治国理政的精妙方略。

起初,他们在这座繁华热闹的都城之中显得有些局促拘谨和忐忑不安,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一颗既忐忑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炽热之心。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如今他们即将再次离开咸阳城,奔赴各地。

与来时的形单影只、孤独寂寥不同,他们离开的时候却形成了十个大小不一、特色各异的团队。

这些团队有的以儒家的仁爱理念为核心基石,有的以法家的严谨律法为行动准则,有的则以墨家的兼爱非攻为根本宗旨。

他们来的时候,所有的咸阳城老秦人们都清楚地知道他们将要到来。

街头巷尾,人们热切地谈论着诸子百家的即将到来,好奇而又充满期待地猜测着他们将会给大秦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咸阳城的老秦人也同样心知肚明他们即将要走。

人们纷纷站在道路两旁,用一双双充满探究的眼神送别他们,仿佛想要从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中窥探到大秦未来的模样轮廓。

公子扶苏一如既往带着一队人马将诸子百家送到十里亭。

亭外,微风轻柔拂过,柳枝悠悠轻摇。

扶苏凝望着诸子百家逐渐远去的身影,眼中满是期待憧憬和隐隐的忧虑。

看着最后一个团队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扶苏悠悠感叹:“大秦未来的命运全然取决于他们的成果,但愿大秦能够避开原来的命运轨迹。”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压抑,仿佛肩头压着千斤重担,令人倍感压抑。

“公子请放心,至少赵高和胡亥那两个霍乱根源被彻底除去了,大秦帝国就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慢慢调整,只要不操之过急,稳扎稳打,我相信不会走原来的老路。”

荆天明的话语传来,这话说得倒是老气横秋,特别是从他这个十几岁的小朋友口中说出,怎么看都显得有些怪异奇特。

扶苏转头看向天明,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拂面:“天明,你小小年纪,倒是看得透彻清晰。”

他忘了加上黄粱一梦里的时间了,下意识还当他是一个小孩子。

盖聂在一旁补上:“确实如此,我们把最大的霍乱根源成功去除了,又明晰了前进的方向,只要我们不犯错,步步为营,大秦帝国必能够长长久久,繁荣昌盛。”

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秦美好的未来画卷。

扶苏听着他们的话,心中的阴霾渐渐消散,重新恢复了昂扬的斗志:“是啊,如今我们有了希望之光,有了明确的方向。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大秦定能开创一番前所未有的盛世辉煌。诸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大秦的未来而不懈奋斗!”

“愿为大秦鞠躬尽瘁!”

众人齐声高呼,那声音豪迈激昂,在广阔的旷野中久久回荡,余音不绝。

扶苏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大秦走向繁荣昌盛的康庄大道,不再重蹈往昔的覆辙。

在这充满希望与憧憬的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大秦未来的辉煌盛景,看到了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动人景象。

扶苏行色匆匆地回到宫中,准备向始皇帝嬴政复命。

他的步伐略显仓促,脚下生风,脸上还带着方才送别诸子百家时那凝重肃穆的神情。

进入宫殿,扶苏恭恭敬敬地行礼道:“父皇,儿臣回来了。诸子百家已按既定计划离开,启程前往各地施行治理。”

嬴政稳坐于王座之上,微微颔首,刚欲开口,却被扶苏急切的话语打断:“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儿臣刚刚听闻父皇要东巡?这不是原计划要等明年的吗?怎会如此突然?”

扶苏眉头紧蹙,似两道深深的沟壑,目光中满是疑惑不解与深深的担忧。

嬴政目光坚定如炬,声音沉稳有力,犹如洪钟敲响:“朕明天即刻出发,仅带护卫人员随行。朝堂上的大臣全部留给你,朕东巡期间,由你监国,所有事务皆由你定夺裁决。”

扶苏一听,赶忙跪地,诚惶诚恐道:“儿臣惶恐至极,恐怕难以胜任此等重任。儿臣资历尚浅,治国理政之经验匮乏不足,如此重大之责任,儿臣实不敢贸然担当。”

嬴政站起身来,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下王座,亲手扶起扶苏,目光中满是信任与鼓励之色:“此前朕东巡就让你与大臣们共同处理政事,你做得甚为出色。这次朕东巡就将权力再次交付于你,并且所有权力与朕无异。朕深信你具备这个能力。”

扶苏依旧面露难色,忧心忡忡地说道:“儿臣威望不足,恐怕难以服众。朝堂之上,众大臣皆是功勋卓着,资历深厚非凡,儿臣唯恐在决策之时,无法令他们心悦诚服。”

嬴政拍了拍扶苏的肩膀,语气坚决果断:“朕离开正是为让你培养自身的威望。有朕在背后为你撑腰,你无需心怀畏惧。只要你秉持公正之心,一心为了国家,自能树立起威望。”

扶苏抬起头,望着嬴政那威严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父皇东巡要多久?”

嬴政背过身去,举目望向远方,缓缓说道:“也许一年,也许三年,也许五年,这取决于你的作为。朕此次东巡,一是视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二是为了寻找治国之良方,以保大秦长治久安。你在朝中,定要尽心尽力,不可有丝毫的懈怠疏忽。”

扶苏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儿臣必不负父皇所望。儿臣定当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处理好朝中诸事,绝不辜负父皇的信任与重托。”

嬴政转过身来,满意地看着扶苏:“很好,这才是朕的好儿子!朕相信,你定能挑起这副千钧重担,让大秦更加繁荣昌盛,威震四海。”

扶苏再次行礼告退,转身离开宫殿的那一刻,他的眼神变得坚定无比,犹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他深知,这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他必须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方能不负父皇的期望,不负大秦的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