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阿宣,我们一家人,还能回到以前吗?”巫九却是忐忑地看着宣嬷嬷问道。
当初,若不是他轻信他人,也不会丢失了女儿,害了妻儿。
虽然他不知道,这些年,宣嬷嬷经历了什么,但是,他也知道,她定也是不易的。
“你觉得,碎了的镜子,还能回到以前吗?”宣嬷嬷却是看着巫九,冷声问道。
她永远不会忘了,当初,那人将孩子丢下山崖,她奋不顾身跳入山崖时候的满脸心的绝望。
“都是我不好,是我不对,我不该轻信了他人,这才害了你与孩子。”巫九却是突然跪在宣嬷嬷跟前,哭得跟个泪人似的。
这些年,他不与外人联系,不与他人沟通,就是想要惩罚自己。
原本,他以为,这辈子,他也没有可能有赎罪的机会了,可是,如今,上苍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他定是不愿意,就此与家人分开的。
“行了,这事,就不要再说了,如今,你便在这好好医治好二殿下吧。”宣嬷嬷叹了口气说道。
“你不在这吗?”巫九担心地问道,毕竟,他以为,宣嬷嬷既然会让乔安安去寻自己,想必也是心里有他的才是。
“我得回去看看,女儿生活的地方。”宣嬷嬷刚刚听了清风的话,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她怕赵如云被人骗了。
“我也想去......”巫九眼巴巴地看着宣嬷嬷说道。
“坐吧。”乔安安笑着对一旁的赵如云说道。
“是!”赵如云有些拘谨地说道,此时,赵如云,心里十分忐忑,毕竟,她听说,见到贵人,那可都是要见礼的,可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向贵人行礼,她又担心自己不行礼,会让贵人责罚自己。
“你不用害怕,在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乔安安安抚道。
“谢二皇子妃。”赵如云心里闻言,也松了口气。
她是真的怕自己做的不好,让贵人不喜。
“这两日,初回府中,我也没顾得上你,听说,你想回去?”乔安安笑着问道。
“嗯!”赵如云是大气也不敢喘,只能是乔安安问什么,自己答什么。
“可是府中有什么事,需要你回去处理?若是不嫌弃,不如在府中多住几日?”乔安安尽量让自己温和一些地问道。
“民女得回去,父母都在商议着我的亲事了。”赵如云说到这,又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事,让她一个黄花大闺女说出来,确实是有些羞人。
“哦?不知赵老爷可给你订好亲事了?”乔安安一脸打趣地问道。
“还尚未。”赵如云想着,爹娘似乎并不同意,自己与阿山哥的亲事。
想到这,赵如去,心里也有些难过。
“那便是有喜欢的男子了?”乔安安看着这赵如云的神情,便猜到了,赵如云这喜欢的男子,怕是让她的养父母,不满意。
只是这不满意,倒底是因为那男子人品不行,还是因为赵家父母贪心,就尚未可知了。
不管是看在宣嬷嬷还是看在巫九的份上,乔安安都觉得,自己要替赵如云好好把把关才是。
“嗯!”赵如云害羞地点了点头。
乔安安也没劝赵如云什么:“这两日,我也没空送你回去,我已经安排好了马车,一会问过九叔与宣嬷嬷,没事,我便让人先送你回去,若是有什么难处,你尽管来寻我替你做主。”乔安安笑着说道。
“谢二皇子妃。”赵如云听到这,心里是真的松了口气,只要能回去,便好。
“冬梅,去把我给赵小姐准备的东西拿过来。”乔安安对一旁的冬荷说道。
“是!”冬梅赶紧进了内室,把乔安安之前便准备好的一套头面,及几匹上好的面料都拿了出来。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也便带回去吧。”乔安安温和地说道。
“这...太贵重了。”赵如云看着直摇头,这么贵重的东西,她可不敢收啊。
“既是我赏你的,你收下便是。”乔安安话里不容拒绝地说道。
“我......”赵如云想说自己一个小民女,实在怕是配不上这些东西。
“既是主子赏你的,你收下便是。”宣嬷嬷从外面走了进来,不紧不慢地说道。
赵如云赶紧回头,看向宣嬷嬷,不知为何,她总有一种熟悉感。
却又觉得,自己从未见过这人。
“老奴谢二皇子妃!”宣嬷嬷倒是谢过乔安安的好意。
“无妨,嬷嬷可与九叔谈好了?”乔安安看向后面眼巴巴看向这里的巫九,好笑地问道。
“说好了,他留在这里,殿下有情况,他好处理,我送她回去。”宣嬷嬷此时也没有揭穿自己与赵如云亲生母子的关系。
“有你去了,也好,我让清风和白芷陪你一道去。”乔安安想了想,清风去了,白露就留在府中,让白芷一道去,就怕那边有人使坏,能有个通医理的,也有个照应。
“还是二皇子妃思虑周全,那便由他们两人陪我去一趟。”宣嬷嬷刚刚也已经想过了,往后,她们便在乔安安身边,自己与巫九也是一脚踏入黄土中的人了,他们已经错过这么多年了,也该享享福了。
“春桃,你去取五千两银票过来。”乔安安又想到,宣嬷嬷去赵家村,万一要商议赵如云的亲事,也该拿些钱财出来才是。
“二皇子妃,老奴身上,这些年,攒了不少体己钱,哪能让您掏?”宣嬷嬷一听这话,便知道乔安安的意思,赶紧阻止道。
“嬷嬷,我刚刚偷偷问过如云了,她可能有个喜欢的男子,但是,那赵家父母不同意,也不知道是那人的品性不好,还是那养父母人品有问题,您多带点银两去,实在不行,就带如云回来。”乔安安-拉着宣嬷嬷至一旁小声说道。
春挑递过来的银票,乔安安就这样塞给了宣嬷嬷。
“老奴谢二皇子妃。”宣嬷嬷想了想,乔安安的话,也有几分道理,穷家富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宣嬷嬷带着赵如云回到赵家村的时候,却是遇到了一队热闹的迎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