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一下夷平一座山,你说这是步枪? > 第465章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5章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但如果失败,那也就没什么好说了。

蓬雷心里也清楚,这件事绝对没那么简单。

但话又说回来,既然是这样,还有什么好纠结的?于是光是课程就讲了足足三个月。

三个月后,在蓬雷的带领下,终于攻破了第一个难题——戴森球的发电装置。

这是最关键的一环。

要知道,戴森球归根结底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设备。

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通过环绕星球运行,把太阳释放的阳光全部收集起来,传输到戴森球内部,再进行能量转化,变成一种能够为地球提供资源的超级平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技术要是成了,人类就能迈进第三级文明。

到了那时,科技会让生活变得无比轻松,人们再也不用为了吃喝穿住之类的基础需求操心。

取而代之的,是对哲学层面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旦某个社会到达探索哲学的方向,那说明离四级文明——也就是真正的星系文明,只差一步之遥。

进入四级文明后,人类可以在相邻较近的银河系之间自由穿梭、探险旅行。

当然,如果想要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比如掌控更大维度的能量,就需要踏入第五级文明——据说是人类发展的终极形态。

在这个阶段,不仅能全面开发宇宙资源,还能随便采集整个星空中的无穷无尽宝藏,实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各种理想。

总而言之,无论怎么样,开发宇宙这条路肯定是要走的。

如今,谁能抢先迈出第一步才是关键。

一旦占据了先机,东海上下就会彻底告别内耗的日子,带领全体人类冲向外太空深蓝世界。

那时候,地球上争得头破血流的问题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宇宙中有取之不尽的资源,足够所有人生存。

攻克了电力部分,蓬雷立刻准备把它安装到模拟实验模型上去试运行。

毕竟第一次实验嘛,说实话谁心里都没底,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岔子。

然而最终结果显示,实验效果还不错。

至少在电力系统的部分没有任何问题。

既然如此,接下来的挑战就是生态系统。

戴森球虽然听上去只是个巨大的环绕装置,但实际上它可是未来要居住大量人口的地方,从工作人员到普通市民都会生活其中。

因此食物供应和垃圾处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全都需要一个高效的生态循环系统支持才行。

不能随意倾倒垃圾到太空中去,否则可能反过来影响地球本身的环境,这样的操作显然是不允许的。

所以蓬雷也很清楚,要让整个项目可行,如何构建稳定的生态闭环体系至关重要。

于是他再次带着团队埋头攻关。

可惜的是,生态循环这一块把他着实难住了……

蓬雷倒是可以考虑从自己的系统里兑换一套设计方案过来,但问题是……

你总不能一直依赖系统来换取资源吧?

这事儿根本不现实,所以呢,既然这样,那就必须想办法把问题搞明白才行。

眼下最大的难题是氧气的生产,如果没办法解决氧气供应,

那这个戴森球计划基本上也就没戏了。

不过问题就出在这里,制造氧气离不开大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再转化成氧气。

但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如果真要靠种植物,那得占多大一片地啊!

这样一来,戴森球的功能肯定会大打折扣。

可要是不这么做,又实在没啥别的办法。

蓬雷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能不能用其他方式搞定这套制氧系统。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蓬雷这时候也下了决心:

与其死磕原来的方案,不如换个思路,干脆重新设计一套新的制氧方式试试看。

就在这一天,蓬雷正窝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折腾实验,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为什么不造一种设备,直接吸收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然后通过设备转换成氧气呢?

这样的话,多搞几台大型制氧设备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其实,制氧机的技术并不算太复杂,有时候也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新理论,说不定老掉牙的东西也能派上用场。

说干就干,蓬雷立刻从自己的系统里兑换了一台制氧机出来。

拿到制氧机后,他第一时间开始了研究和测试。

这些玩意儿乍一看挺简单,实际上门道可深了去了,拆开看看都能让人头疼半天。

不过,经过一番摸索和拼凑,蓬雷终于把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摸透了,并且成功在戴森球的模拟环境中生成了氧气。

看着试验成功的数据,蓬雷赶紧跑去找李旭汇报情况。

听完蓬雷的讲解后,李旭当场竖起了大拇指:“蓬雷,你还真是个天才!”

“别的不说,这次你的制氧机设计真的做到了极致。

只要按这条路走下去,我们未来完全可以开发更高效的制氧机,彻底淘汰那些老旧型号。”

“要知道,一旦制氧问题解决了,生态循环系统的搭建也就差不多完成了,毕竟有了氧气就能点火做饭了,不是吗?”

“火!”蓬雷听到这里,仿佛灵感被点燃,眼中瞬间亮了起来,“对啊!我怎么早没想到这一点?李旭,你先忙你的去,给我一个月时间做实验,我一定能把成果拿出来!”

李旭一听,笑得直摇头:“行吧行吧,你这工作狂总算知道停一下了。

正好研究所为了奖励大家的努力,今晚特地准备了一场酒会,要不要去参加?”

“我知道科研任务很重要,但适当的放松也是必要的。

再说,你可是咱们这儿的顶梁柱,万一累垮了,003非得找我麻烦不可。”

蓬雷听罢哈哈一笑:“经你这么一提醒,我才想起来,确实好久没歇过了。”

“话说,咱们研究戴森球已经多久了?”

“差不多半年了吧。”

“半年?怎么感觉时间过得这么快!还真是不知不觉啊……看来我们这段时间全都扑在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