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站在大学报告厅的讲台上,面对着座无虚席的听众。台下不仅有生物系的师生,还有来自其他院系的教授,甚至有几位国外知名学者专程赶来。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全新的发现。\"她说着,从包里取出一株小小的植物,放在讲台上,\"这不是普通的植物标本,而是一个能够主动与我们交流的生命。\"
台下传来一阵窃窃私语。一位资深教授站起来说:\"林女士,这种说法太不严谨了。植物怎么可能主动交流?\"
\"是吗?\"林婉儿微笑着看向那株植物,\"那就让它来告诉您答案吧。\"
小植物的叶子轻轻摆动,茎秆突然长高,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更神奇的是,它开始散发出微弱的光芒,那些光线组成了一串串符号。
\"这些是......\"一位物理学教授猛地站起来,\"这不是我们最近在研究的能量波动模式吗?\"
\"没错,\"林婉儿说,\"这株植物正在用能量波动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它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就在这时,报告厅的其他植物也开始响应。窗台上的盆栽、墙角的绿植,甚至连远处草坪上的青草,都加入了这场奇特的\"对话\"。
一位年轻的研究生拿出笔记本疯狂记录:\"这些能量波动是有规律的!它们在传递某种信息!\"
\"而且不只是传递,\"林婉儿说,\"它们还在相互影响、相互调节。这就是'共生'的具体表现。\"
与此同时,在物理系的实验楼里,蒋明正在进行另一场演示。他面前漂浮着几个金属球,但这些球体不是通过机械力量悬浮的,而是借助一种特殊的空间能量。
\"传统物理学认为空间是静止的背景,\"他解释道,\"但实际上,空间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存在。它能够感知、回应,甚至主动参与物质的运动。\"
\"这完全违背了相对论!\"一位教授抗议道。
\"不,这是对相对论的扩展,\"蒋明说,\"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空间可以弯曲,现在我们发现空间还能思考。\"
他让那些金属球开始有规律地运动,轨迹逐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图案。这图案与生物实验室观察到的能量纹路惊人地相似。
\"看到了吗?\"蒋明指着这个图案,\"宏观物理和生命科学,其实是同一种规律的不同表现。\"
在城市的另一端,李轩正在和一群建筑师讨论。他们面前摊开着一张巨大的城市规划图。
\"传统的城市设计总是试图征服自然,\"李轩说,\"但现在我们有了新的选择。让我给你们看看......\"
他将手放在图纸上,一股温和的能量散发出来。渐渐地,图纸上的线条开始变化,建筑的布局自动调整,形成了一个更加和谐的pattern。
\"这不可能!\"一位建筑师震惊地说,\"图纸怎么会自己改变?\"
\"不是图纸在改变,\"李轩解释道,\"是地球的能量场在告诉我们最适合的设计方案。每一个位置、每一条线路,都是根据能量的自然流动来确定的。\"
就在这时,一群人走进了会议室。让所有人惊讶的是,他们中有穿着黑色制服的\"暗星\"成员,也有身着白袍的\"星辰守望者\"。
\"这是怎么回事?\"有人小声问道。
\"他们是来帮忙的,\"李轩说,\"既然世界已经改变,过去的对立也该结束了。\"
一位\"暗星\"成员上前说道:\"我们掌握着大量关于能量运用的实践经验。\"
一位\"星辰守望者\"接着说:\"而我们保存着许多远古文明的知识。现在是时候把这些智慧分享给更多人了。\"
会议室里的氛围渐渐变得活跃。建筑师们开始和这些特殊的访客讨论,如何将新的发现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有人提出利用建筑材料的天然能量场,有人建议设计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
一位年轻的设计师突然说:\"等等,如果建筑能够感知和回应环境,那么传统的施工方式可能就不适用了。\"
\"确实如此,\"一位\"星辰守望者\"说,\"我们需要发展新的建造技术。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对建筑的认知。建筑不再是死物,而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就像这样。\"一位\"暗星\"成员走到墙边,将手放在墙面上。随着能量的注入,墙壁的材质开始微妙变化,形成了可以吸收和过滤空气污染的特殊结构。
\"看起来,\"李轩说,\"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建筑师'这个职业了。未来的建筑师不仅要懂得设计和构造,还要理解生命的语言。\"
这时,从各个地方传来了新的消息。生物系的演示引发了激烈的学术讨论,物理实验楼的发现让量子物理学家们兴奋不已。整个科学界都在为这些新现象而沸腾。
但更重要的是,普通人也开始感受到变化。公园里的树木变得更加亲近人类,城市的空气质量自然改善,就连人们的身体状况也有了微妙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能够隐约感知到能量场的存在。
一位\"星辰守望者\"说:\"这正是我们期待的——当足够多的人开始理解和接纳这种改变,整个世界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我们必须小心,\"李轩提醒道,\"这种改变不能操之过急。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