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 第228章 张蔷的态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家的爆炸声,惊动了平凉府城,百姓们以为有敌人攻城,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商铺立即关门,行人飞跑着躲进正在关闭的铺子,有骡马被巨大的响声吓得受了惊,冲上街头乱窜……

大户人家忙派出家丁,前往打探消息。

王家人老爷心里有鬼,正在猜测着是不是张家抢粮的事发了?一面派家丁前去打听,一面组织护院做地准备,以防府城乱起来时,有乱民冲进家来打砸抢夺。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派出去的家丁跌跌撞撞地跑回来了,一跨进家主的院子,就大叫道:“老爷不好了,小人看见王管事被官兵押着,五花大绑的……”

王家老爷正从堂屋里出来,闻言脚下被门槛一绊,狠狠地摔在地上,顿时满嘴的鲜血。

家丁忙上前扶起他:“老爷您没事儿吧,哎哟,这满嘴的血,小人去给您拿药……”

王家老爷拉住家丁,张嘴吐出两颗牙齿,含糊不清地问:“张家怎么样了?”

家丁抖着腿道:“官军……冲进张家了……举着明晃晃的大刀片子……”

王家老爷正要计较,又一名家丁跑进来报告道:“老……老爷……官军朝咱们家冲过来了……”

“快……快关门……关门……”王家老爷嘴里喊着,人却瘫在地上起不来了。

王家是比张家更大的地主,也比张家幸运,儿孙子弟没有被团灭,在外做活、经商的子弟,逃得一条性命。

洪承畴领兵,一日之内,血洗了平凉府两家大户,罪名是抢劫军粮,资匪。

也不管什么午时三刻,就在当日下午,太阳快落山时,将两家被俘的男丁,共计三十多口,斩于西市菜市口。

张家老爷子,到底没活过七十岁,只差一天……

府衙贴出告示,历数张家子弟,占山为匪,抢劫过往客商,甚至军粮,杀人无数的罪行;历数王家多次为张家销赃的资匪行为。

告示对王家其他落网之人,发出了海捕文书,百姓抓住一人,扭送到衙门的,奖银子十两,加粮食一石。

对城中之人,有盗抢的、通匪的、销赃的,只要有人举报,统统抓起来审问,一经证实,举报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嘉奖。

洪承畴在平凉府待了半个月,十五日内,平凉府又清理出几家大户,这些人家跟张家一样,子弟们在外面,做的是半商半匪的勾当,这种人家,统统被血洗。

还有一些商家,因为贪便宜,从劫匪手里买了不少赃物,也被以通匪的罪名,遭到清算。

平凉府杀得人头滚滚,连吴牲这位巡按御史,都不太敢与洪承畴正面对话了。

洪承畴的凶名,盖过了鞑子,在平凉府止小儿夜啼,被叫做“洪剃头。”

他麾下大将,曹文诏也得了个“曹砍头”的名号。

…………………………………………

北京,紫禁城,西苑,张蔷和平安,正在陪太上皇朱由校度假。

中秋节过后,八月十八,就是小天子平安的生日,俗称万寿节,过了万寿节,平安就六岁了。(这里按大明习俗,算的虚岁,以后都按虚岁算)

张蔷借着这个理由,给朝臣们放了三天假,引得一片欢呼声,御史们也不讲什么祖制了,按官职大小,领了五到十斤的咸鱼,回家过节。

平安在蕉园里遛他的几匹矮马,张蔷陪着朱由校,在崇智殿的偏殿里喝茶聊天。

“朕听说,”朱由校身子骨很弱,才八月中,就在单衣外,披了一件道袍,他说,“朕听说,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在平凉府被人称为‘洪剃头’?一个文官,杀戮是不是重了一些?”

张蔷正在用一个红泥小火炉,亲自煮奶茶,她将雪白的牛奶,倒进茶壶里,又在三只碗里,各加了一勺煮好的西米,再舀一勺白糖,大明叫霜糖。

提起茶壶,向三只碗里冲入奶茶,顿时飘起一股甜香。

张蔷端起一碗,递到朱由校手上:“上皇小心烫。”

又端起一碗,让法容给懿安太后送去,自己再端起一碗,轻轻喝了一口,才道:“乱世用重典,上皇没听师傅们讲过么?”

朱由校不出声了,半晌后,又道:“对于陕西的盗匪乱民,杨鹤主张剿抚结合,以抚为主,倒是符合仁政,支持的朝臣们不少吧?”

“上皇差矣,”张蔷又喝了一口浓香的奶茶,笑咪咪地道,“自从《明报》刊登了盗匪们是如何劫杀过往客商,乱民们是如何洗劫大户……的种种罪行后,民间的意见,就一边倒了。”

她咬牙切齿地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洪承畴在平凉血洗贼匪的折子发回来后,内阁三位老臣,和顾问组的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杀戮过重,大多数人都赞同杨鹤的以抚为主的清剿方针。

陕西方面,巡抚耿如杞支持杨鹤的观点,布政使陈奇瑜,支持洪承畴的做法,两派意见相持不下,发文回来让朝廷定夺。

朝臣们的观点,也分为两派,东林一向以君子自称,主张仁政,当然支持杨鹤的观点。

洪承畴是福建人,福建江西和两广地区的官员,都站在洪承畴一边。

《明报》不偏不倚,每一期报纸,两派观点刊发的文章数量相当,直到有一天,报纸上刊登了一篇陕西巡按御史,赈灾大臣吴牲的文章,描写劫匪和乱民们的暴行。

紧跟着两期,又刊登了其他几位赈灾御史发回的文章,叙述外地客商辛辛苦苦运往陕西的粮食,如何遭到劫匪们的抢劫,杀人越货,导致外地客商人财两空,殒命他乡。

吓得其他粮商,再也不敢往陕西运粮,加大了朝廷赈灾的难度。

还有一些不愿意干活,用劳动换取口粮的地痞无赖,纠结乱民们抢劫大户人家,淫辱人家妻女,抢夺人家钱粮,杀害人家子弟……的种种罪行。

然后,支持以抚为主的读书人们,都噤了声,再无人敢站出来支持杨鹤的观点。

随后,洪承畴因剿匪有功,升延绥巡抚。

洪承畴的晋升,表明了张蔷的态度,自此,大明上下,对山匪盗贼,甚至地痞无赖的态度,只有一个字:杀!

实在是因为,洪承畴在给张蔷的密奏里,说了实话:灾害连年,大明养不活那么多人……

曹文诏也因功,升为参将,调到洪承畴身边,专事剿匪平乱。

巡抚标营的沈祥,也因功升千户。

周遇吉团队,集体记三等功一次,待回京后各有赏赐。

张蔷将朝堂的处置方案,原原本本地给朱由校讲了一遍,末了说:“上皇做天子的时候,三天两头的生病,经筵也没听几次,被师傅们讲的所谓‘仁政’,给忽悠得找不着北了。

需知,自古帝王,行的都是外儒内法,始皇帝要是讲仁政,如何统一六国?汉武帝如果讲仁政,怎么赶走凶奴?

太祖皇帝要是讲仁政,如何驱逐北元,打下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