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知道秀英是一个爽快人,于是也不拖沓,直接说道:“秀英姑娘,实不相瞒,今年大旱,我陈家庄那是颗粒无收啊。听阿旺说,您能从塞外商人手里拿到一种抗旱高产的水稻?”
陈永贵目光紧紧地盯着秀英,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我这也是没办法了,庄里的百姓们都指望着这点收成过日子,如今这情况,我是急得焦头烂额。要是能有这种水稻,那可真是救了大家的命了。” 陈永贵眉头紧锁,语气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
堂堂的天下首富,怎么会连这点难关都过不去?
陈家庄的地下仓库里有的是存粮。然而,陈永贵看上的并非普通粮食,而是高产的水稻。
普通秧苗一亩最多也就产出几百斤稻谷,可抗旱高产水稻不但一亩产量高达千斤,即便离开肥沃的农田种植,也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为此,陈永贵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想搞到这种秧苗,却一无所获。
秀英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她目光沉静,毫不犹豫地一语道破:“陈老爷的意思,是想种植这种秧苗?” 秀英的眼神中透露出聪慧和敏锐,紧紧地盯着陈永贵。
陈永贵点了点头,神色郑重,说道:“对,不知秀英姑娘来年能否帮这个忙?” 陈永贵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和期盼,双手不自觉地微微握紧。
他接着说道:“我深知此事不易,但若是姑娘能相助,我陈某定当重谢。”
秀英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可以,不过,我要收成的 10%,并且来年陈老爷您所有的粮铺要帮着销售福田村所有的粮食。” 秀英的目光坚定,语气沉稳而有力。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当然,不会让您白忙活,会从中抽取提成给您。陈老爷您也知道,我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福田村的乡亲们。有了这笔收成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大家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陈永贵听闻秀英所言,当即乐呵呵地答应道:“好,就依秀英姑娘所言!” 陈永贵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
陈永贵略作迟疑,脸上带着些许不好意思的神情,问道:“不知道红薯……” 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和试探,声音也略微放低。
秀英仿佛早已料到陈老爷会有此一问,她轻轻点了点头,爽快地说道:“可以,红薯也是按照水稻的合作方式。”
接着,她又补充道:“现在正是红薯第二季种植的时节,陈老爷可以抓紧时间种植红薯。只要悉心照料,定能有个好收成。” 秀英面带微笑,耐心地为陈老爷讲解着。
“陈老爷,红薯的种植方法很简单。您只要将红薯埋进土里,然后浇上适量的水,过些日子,就会长出红薯藤。之后,再用这些红薯藤进行种植就成。” 秀英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神情专注而认真。
“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但也不能积水。还要适当的松土,让红薯能更好地生长。” 秀英继续详细地讲解着。
“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去做,相信一定能种出又大又好的红薯。”
在不能种植水稻的时节,红薯就是最好的选择。秀英神情激动地说道,毕竟红薯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做成红薯粉。
她兴奋地继续说道:“红薯粉还能做成粉条、粉丝。而且红薯易于储存,产量又高,只要经营得当,定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秀英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如潮水般向自己流过来。
有了陈永贵的加入,就完全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陈家的家业遍布天南地北,其影响力和商业网络极其广泛,在各个城镇都有着他们的粮铺和商号。
他们拥有着众多经验丰富的伙计和四通八达的运输渠道,能够将货物迅速而有效地运往各地,凭借着陈永贵多年积累的人脉和资源,无论多么庞大的货物量,都能够轻松找到买家,并且迅速销售出去。
秀英仿佛看到了一筐筐的红薯和一袋袋的红薯粉被装上马车,运往远方,换回大把大把的银子。
陈永贵听到这里,眼睛一亮,那眼神中满是兴奋与迫不及待,仿佛看到了无数财富在向他招手,恨不得马上就把做种的红薯运到陈家庄去。
他激动地搓了搓手,在原地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秀英姑娘聪慧,这可真是个好商机,得赶紧行动起来。” 陈老爷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一脸兴奋地告诉秀英:“秀英姑娘,我想明日就把红薯运送过去。”
陈永贵神色凝重继续说道:“秀英姑娘,如今不管是天灾还是商国,局势都越发混乱。上次若不是那些汉子出手相助,怕是我早就小命不保。”
陈永贵说着,心有余悸地长叹了一口气,眉头紧紧皱起。
“那场面,真是凶险万分呐。” 陈永贵的声音微微颤抖, “如今这世道,做什么都得小心谨慎,一个不留神,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秀英赞同陈永贵的意见,认真地说道:“陈老爷,我家里有两头牛车,三头驴车,我还得去找村上人借独轮车和板车。”
“陈家庄有土地一百多亩,这可不是小数目,要尽可能的多送一些做种的红薯过去,可不能让土地白白的荒废了。
咱们得抓紧时间准备,把能用上的车都装满,车不够再雇些人挑箩筐也行。” 秀英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陈永贵。
陈永贵用力地点了点头,神色郑重地说道:“是啊,让土地白白的空着那就可惜了。秀英姑娘,我打算出三十文一天请村里人挑红薯去陈家庄,还有再请一些强壮的汉子随行。毕竟那么大一堆粮食,路途又不算近,怕会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