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枫听了孙刚的担忧后,还特意在网上查了查,他发现有一条,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都属于近姻亲关系。
他拐弯抹角问了一次宫之奇,宫之奇刚好来了个电话,他随口说了句看官大的那个,便接电话去了。
叶子枫担心引起宫之奇的怀疑,也没敢再问。
他觉得,孙瑜和他没事,但孙瑜如果有老公,她老公的弟弟妹妹好像就需要说明。
孙瑜对此并不在意,觉得是庸人自扰,她不耐烦地说道:“不说谁能知道?”
“这东西谁查?哪怕就真查实了,你们从来没跟我说过不就行了!”
“对对对,谁也没说过!”孙刚点点头,看看叶子枫:“你们都不知道!”
“嗯。”叶子枫点点头。
孙刚说道:“如果别人问起,就说孙倩是我认的干女儿......”
孙瑜不耐烦地一皱眉:“费那些话!谁问?谁问就让他滚一边去!”
大家正说着,突然发现孙倩站在后面。
孙刚和孙瑜的脸色不由一变。
孙倩是最不愿听到这个话题的了,一听到这个话题,她就想起了自己人生前二十年的遭遇,充满了伤心不平。
有一次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周没出门。
从那以后,这个话题就成了全家的忌讳,再也没人敢提这个话题,
孙刚和孙瑜都有些无措,望着孙倩一时不知怎么解释。
孙倩却笑了笑,过来站在叶子枫身后,轻轻抱住他,笑着说道:“我早没事了,以前的不重要,我现在和泽熙、他爸是一家才重要。”
孙瑜松了口气,但有些恨恨地不满道:“没良心,我们不是你家人啊!”
叶子枫忙打圆场:“都是都是。”
几个人把话题又扯到了工作上,孙倩对这些不感兴趣,听了一会就转身回屋了。
孙刚问精华怎么样?
孙瑜皱皱眉头说道:“金融失血太厉害,估计这几年怕是缓不过来。”
“那怎么办?”孙刚忧心忡忡地问道。
孙瑜无所谓地说道:“我能在这干几年?!趁着精华底子还在,抓紧出几个点!”
叶子枫听了孙瑜的话,愣了一愣。
他想起了与一个人的对话。
他那次失落而感慨地说徐梦云走的太早了,在精华的时间太短了,如果她能多在精华待两年,甚至多待一年半,把框架支起来,精华也许就不会到今天这个天地。
那人不经意地撇了撇嘴,甚至带有一丝不屑,说道:你看看她的简历,她在哪个地方能待得长?
这种人的心思都在升官上,搞得轰轰烈烈,然后就高升了,净留下一地鸡毛!
当时叶子枫碍于对方的身份,没有争辩,只是委婉的解释了几句。
那人只是笑笑,并没有再说什么。
那件事过去后,叶子枫也没有多想,他还是维持自己的看法。
但是现在听到孙瑜的话,他的心就似乎被轻轻敲了一下。
孙瑜有些地方,真的跟徐梦云有几分相似,都没有家庭,工作都极为投入,都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区里几个大会开完以后,区委又下发了文件,并召开了全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大会。
这次会议,是一次定方向的大会。
不但定方向,还定了目标任务、具体举措和奖惩标准。
这次会议和同时下发的文件,既总体又具体,确定了精华的发展方向以及四大强区战略:数字强区、科技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
四大强区战略,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目标和职责任务。
叶子枫看了一眼领导小组名单,四个小组里都有他。
数字强区领导小组,夏曼的组长,文叶秋和叶子枫是副组长。
科技强区领导小组,宫之奇的组长,叶子枫的副组长。
教育强区领导小组,刘书华的组长,叶子枫的副组长。
人才强区领导小组,周亮的组长,叶子枫的副组长。
散了会以后,宫之奇和严立农笑着开叶子枫的玩笑:你是四种全会。
叶子枫有点压力,散了会跟着宫之奇去了办公室。
听完叶子枫的压力,宫之奇笑了。
宫之奇说道:“放心吧,孙瑜书记的重点在拆迁、项目和招商上,那些才是容易出政绩的地方。”
“至于四大强区战略,我估计她是担心其他的部门都闲散下来,所以也都给点担子和压力。”
“干出点成绩更好,即便干不出什么,只要不拖后腿,也不妨碍大局。”
叶子枫点点头,他并不完全赞同宫之奇的判断,因为他记得孙瑜上次说起数字经济时明显带些兴奋。
不过,接下来的日子,和宫之奇判断的差不多,孙瑜调研也好,检查也好,开调度会、推进会,基本都是围绕“拆、建、招”。
其他的方面,尽管每次大会她都会提,但是没有开过具体的调度会或者推进会。
叶子枫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他让部门拿了几个方案,但都是那种看似面面俱到,但没有让人眼前一亮,能找到突破口的地方。
这天他去京市参加一个招商。
活动结束后,他联系了一下江若影。
江若影有事脱不开身,问他能否多留一天。
叶子枫想了想,答应了下来,反正回去也没什么要紧的事。
第二天中午,两个人匆匆见了一面,叶子枫说起了区里的一些情况,还自嘲了一下自己现在身负重任,四种全会。
江若影说道:“你说起人才,我还真有个朋友,她在科部人才中心当副主任。”
叶子枫一听,立刻来了兴趣,问道:“能见见吗?”
江若影说道:“今天太仓促了,她也是全国各地跑,很多时候不在京里,我过后联系一下,如果她感兴趣,可以请她到东州去看一看。”
叶子枫点点头:“好。”
江若影说起人才这块,种类繁多,但主要是组织、人社、科技、教育四大块,院士以下,带项目的有比较大影响的,有杰青、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
这些称号的下一步就是院士,尤其是杰青,号称“小院士”,未来的院士,基本都是从他们里产生。
江若影又说了千人,她明显对这个更了解,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是并行的,万人是针对国内的人才,而千人则是面对海外的人才。
叶子枫隐约感觉江若影参与了千人的部分工作,因为在她说起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顿一下,仿佛有些东西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