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简介

赵括(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论兵法时滔滔不绝,然而他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纸上谈兵。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任命赵括为将,接替廉颇在长平之战中对抗秦国。由于赵括的轻敌和战术失误,导致赵军大败,四十余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元气大伤。赵括本人也在长平之战中战死,成为了历史上着名的“纸上谈兵”的反面教材。

二、人物生平

1. 家世背景

赵括出生于赵国的一个名将世家,其父赵奢是赵国着名的军事将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秦军,被封为马服君,其军事才能和战功在赵国乃至战国时期都享有盛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赵括自幼便对军事和兵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聪明好学,对兵书战策有着极高的天赋和领悟力,常常能够与父亲赵奢就兵法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然而,尽管赵括在兵法理论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但他却缺乏实际的军事经验。赵奢在世时,曾多次告诫赵括不要过于自信,要明白实战与理论之间的巨大差距。但赵括并未能完全领会父亲的教诲,他过于迷信兵书上的教条,忽视了战争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2. 纸上谈兵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对各种兵法战策了如指掌。他常常能够在与人谈论兵法时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展现出极高的理论素养。然而,这种纸上谈兵的能力并未能转化为实际的军事才能。赵括在谈论兵法时往往只关注于理论上的推演和假设,而忽视了战争中的实际情况和变化。

赵括的这种纸上谈兵的行为引起了赵国一些有识之士的担忧。他们担心赵括一旦担任军职,可能会因为过于迷信兵书而忽视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导致赵军的失败。然而,赵括的才华和名声最终还是让他得到了赵孝成王的赏识和重用。

3. 代颇为将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但秦军几次打败赵军,廉颇于是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于是赵孝成王决定让赵括接替廉颇担任将军。

蔺相如得知此事后劝阻赵孝成王说:“大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然而赵孝成王没有听从蔺相如的劝告还是任命了赵括为主将。

4. 其母阻谏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有一次他与父亲赵奢谈论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赵奢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

等到赵括所率领的大军即将起程时他母亲上书给赵孝成王说:“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赵孝成王问为什么她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孝成王答道:“您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日后一旦他不称职老身能不受株连吗?”赵孝成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5. 战死沙场

赵括接任廉颇后立刻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官吏。秦国将领白起得到情报后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饥饿难忍。赵括在这种情况下出动精兵亲自突围但四次突围均告失败最终在突围中被秦军射死。主将阵亡后数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坑杀了。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了四十五万人国力大幅下降。

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之久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孝成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就没有治她的罪。

三、主要影响

1. 长平之战的失败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失败对赵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战争的失败不仅让赵国损失了四十余万精锐士兵还使得赵国的国力大幅下降无法再与秦国等强国抗衡。此后赵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最终成为了秦国的附庸国。

赵括的失败也揭示了纸上谈兵的致命弱点。他过于迷信兵书上的教条而忽视了战争中的实际情况和变化导致赵军在战场上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一教训不仅让赵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让后世的人们深刻认识到了实战经验的重要性。

2. 对后世的影响

赵括的“纸上谈兵”成为了后世人们警醒自己的一个反面教材。人们常常用“纸上谈兵”来形容那些只懂得空谈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人。这一成语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赵括的故事也启示人们要明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理论虽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掌握和运用它。因此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运用。赵括的失败也提醒人们在选拔人才时要注重实际能力和经验而不仅仅是看重名声和学历。

3. 对军事思想的影响

赵括的失败对军事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人们认识到战争不是简单的理论推演和假设而是需要将领们根据实际情况和变化灵活应对和调整战术的复杂过程。因此后来的军事家们在制定战略和战术时更加注重实战经验的积累和运用更加注重对战场实际情况的分析和判断。

同时赵括的失败也让人们认识到将领的个人素质和领导能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军事理论素养还要具备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实战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指挥取得最终的胜利。

四、轶事典故

1. 赵括与赵奢的对话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对兵法的浓厚兴趣和天赋。他常常与父亲赵奢就兵法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有一次赵括向赵奢请教兵法赵奢问他:“兵法之要在于何者?”赵括回答说:“在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赵奢又问:“若彼我皆知当如何?”赵括回答说:“当以奇兵制胜。”赵奢听后摇了摇头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汝言虽善然未得兵法之真谛也。”赵括不解地问:“何为兵法之真谛?”赵奢回答说:“兵法之真谛在于因敌制胜随机应变。汝虽熟读兵书然未尝经历战阵不知兵之难用也。”赵括听后默然无语。

2. 赵括的自信与轻敌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展现出了他的自信和轻敌。他认为自己精通兵法能够轻松击败秦军。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秦军的实力和战术远非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他过于轻敌地低估了秦军的战斗力忽视了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和变化导致赵军在战场上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在上任后曾经对部下说:“秦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只要我们能够坚守不出待其疲惫再出击必能一举击败之。”然而他却没有料到秦军主将白起已经洞察了他的意图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将赵军引入预设的伏击圈中。当赵军发现中计时已经为时已晚无法逃脱秦军的包围和攻击。

3. 赵括的战死与赵军的覆灭

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展现出了他纸上谈兵的致命弱点导致赵军陷入了绝境。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当赵军被秦军包围后赵括曾经多次组织突围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赵括在指挥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身亡。随着赵括的战死赵军的士气彻底崩溃士兵们纷纷投降或逃散。秦军则趁机对赵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坑埋四十余万赵军被坑杀长平之战以赵军的惨败告终。

4. 赵括之母的先见之明

赵括之母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女性。她深知自己的儿子虽然精通兵法但缺乏实战经验过于自信且轻敌。因此当赵孝成王决定任命赵括为将时她曾经向赵孝成王进谏说:“括不可使将也。”然而赵孝成王并没有听从她的劝告还是任命了赵括为将。

在长平之战失败后赵括之母曾经感叹说:“吾先君赵奢尝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今括为将而母不忧者以其知兵也。今括死矣吾是以忧也。”赵括之母的这番话不仅表达了她对儿子的担忧和惋惜也揭示了战争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她的先见之明和深明大义让人们深感敬佩。

5. 赵括与白起的对比

赵括与白起是长平之战中的两位主要将领也是战国时期两位杰出的军事家。然而他们的命运和成就却截然不同。白起是秦国着名的军事将领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赵括则因为纸上谈兵和轻敌冒进而导致了赵军的惨败和自己的战死。

赵括与白起的对比不仅揭示了实战经验的重要性也展示了战争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战争不是简单的理论推演和假设而是需要将领们根据实际情况和变化灵活应对和调整战术的复杂过程。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军事理论素养还要具备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实战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五、后世纪念

1.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遗址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古战场之一。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如战骨坑、兵器坑、古城墙等见证了长平之战的惨烈和悲壮。长平之战遗址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考察。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厚重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和重要性。

2. 赵括墓

赵括墓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境内是赵括的安息之地。据史书记载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战败身亡后被秦军坑杀。后来赵国的士兵们在战场上找到了赵括的遗体并将其安葬在了这里。赵括墓虽然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了后世人们缅怀赵括和纪念长平之战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节等节日都会有人前来扫墓祭奠缅怀这位历史上的悲剧人物。

3. 文学作品中的赵括形象

赵括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描绘和传承。许多古代小说、戏曲和诗歌中都以赵括为主角或重要角色来讲述长平之战的故事和教训。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赵括的才华和悲剧命运也揭示了战争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实战经验的重要性。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对赵括和长平之战的认识和理解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赵括的形象也经常被提及和引用成为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代表着纸上谈兵和缺乏实战经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