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诺亚村的郊外,积雪已经完全消融,湿润的泥土中钻出大片嫩绿的草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含苞待放的野花点缀其间,红的、黄的、紫的,像撒落的彩色珍珠。蜜蜂和蝴蝶在花丛间忙碌穿梭,为这片初醒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村外那条唯一通往外界的泥土路如今已铺上了整齐的石子,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路两旁新建的农庄和牧场里,农夫们正赶着健壮的耕牛犁地,沉重的犁铧翻开黑褐色的土壤,散发出泥土特有的芬芳。
农妇们弯着腰,熟练地用锄头在翻好的地里挖出整齐的小坑,将种子一粒粒埋下。不远处的小山坡上,几个孩子嬉笑着追逐飞舞的蝴蝶,欢快的笑声在田野间回荡。
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提着竹篮,篮子里装着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烙饼。她一边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一边摆弄着手中那个已经有些褪色的布偶,那是去年生日时母亲用旧衣服给她缝的礼物。她蹦蹦跳跳地走在石子路上,辫子上的红头绳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啪!”
这时,专注玩布偶的小女孩一不小心撞上了一匹高大的黑马。就在她即将摔倒的瞬间,一只修长有力的手及时抓住了她的胳膊。
“你没事吧?”骑马的年轻人关切道。
“我...我没事,谢谢。”
小女孩显然被吓了一跳,当她抬起头来,看见一个身着黑色劲装的少年正俯身看着她。少年有着一头黑色的长发,腰间配着一柄古朴的短剑,整个人透着一股江湖侠客的英气。在他身后,一支由十余辆马车组成的队伍正在行进。
更令人惊奇的是,除了眼前这位少年,车队其他人头上都长着各式各样的兽耳,有的还拖着毛茸茸的尾巴。尤其是紧跟在少年身后的那位少女,一对雪白的狼耳格外醒目。
“对不起,小姑娘。”
少年歉意地说道。
“这枚玉佩送给你,就当是我的赔礼。”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通体碧蓝的玉佩,玉面上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小女孩看得入神,玉佩已经被轻轻放进了她的篮子。等她想起母亲的嘱咐想要推辞时,少年已经策马远去,只留下玉佩在篮中微微晃动。
小女孩眼中的骑马少年便是洛澄,他骑马之时正好接受到了姜如堰的传音,一时没有注意到低着头前进的小女孩。
姜如堰将近几日来对野牛族攻城营地发动的破坏性袭击做了汇报,昊州突骑总共对野牛族攻城营地发动了两次次袭击,第一次成功地破坏了营地外搭建的四台投石机,同时击杀少部分兽人,第二次在夜间偷袭了野牛族,释放了所有亚人奴隶。
经过昊州突骑这两次袭击,兽人们短期内暂时失去了攻城能力,铁盔要塞坚持到兽人大军劫掠结束后集结反攻之时应该没有问题。
“不可掉以轻心,密切关切兽人及其他势力异动。”
洛澄使用了一张传音符,兽人威胁暂时解除后,还须防备来自神圣雷吉亚教国的威胁。
“还有多久才到啊?我快饿死了!”
蒂雅骑在马上,捂着咕咕作响的肚子大声抱怨。她雪白的狼耳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连尾巴都蔫蔫地垂在马背上。
这支两百多人的队伍已经在北境行省跋涉了整整六天,沿途经过的村庄不是空无一人就是被兽人摧残得只剩断壁残垣。她随身携带的那袋红苹果早就见了底,这几天只能啃那些又干又硬的肉条和硌牙的面饼,吃得她直皱鼻子,连嘴角都起了皮。
";快了,我说前方有一片挂满红苹果的果林你信不信?";
洛澄转过头来,嘴角噙着一抹促狭的笑意,修长的手指遥遥指向远处。阳光透过他黑色的发丝,在眉骨处投下细碎的阴影。
";你每次都这么说!";
蒂雅气鼓鼓地勒住缰绳,雪白的尾巴炸成一团。
洛澄这种";望梅止渴";的把戏已经骗了她好几次了,上次说前面有蜂蜜烤鸡,结果只找到了一个空空荡荡的旅店。上上次说有温泉可以泡澡,最后找到的不过是个泥水坑。现在她那双琥珀色的眼睛里写满了怀疑,连尖尖的犬齿都磨得咯吱响。
“这次我要是再信你,我就、我就...”
她支吾了半天也没想出合适的狠话,最后只能泄愤似的揪了把马鬃。
洛澄忽然仰起头,晨风拂动他束发的缎带,他眯起眼睛望向天际:“这次是真的,你看那边。”
顺着他的指尖,蒂雅看见几缕乳白色的炊烟正袅袅升起,在湛蓝的天幕上勾勒出温柔的曲线。
蒂雅不由自主深吸一口气,仿佛已经闻到了烤面包的麦香和苹果派的香气。
“那...那老娘就再信你最后一次!”
蒂雅咽了咽口水,尾巴尖不自觉地轻轻摇晃起来。
随着车队前行,道路两旁的景致渐渐鲜活,越来越多的农庄也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这些农庄的建筑风格迥异,有龙州大陆特有的青瓦飞檐,精雕细琢的窗棂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也有维嘉帝国常见的石砌农舍,烟囱里飘出缕缕炊烟。
半个时辰后,安楼县的城墙终于进入了视野。青灰色的石基上耸立着厚重的木制城垣,城墙间晃动着巡逻兵的身影。
而城门外一片帐篷区格外引人注目,数百顶帆布帐篷像蘑菇般簇拥在一起,其间穿梭着推独轮车的工匠、晾晒衣物的妇人,还有追逐打闹的孩童。几座简易哨塔矗立在营地边缘,身穿皮甲的哨兵正在检查一车车满载的货物。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近处的哨卡发现了这支两百多人的马车队,一个穿着轻型扎甲的哨兵立即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警惕的目光在蒂雅的狼耳上打了个转。
“你们有恩瑞斯商会的介绍信吗?”
哨兵观察了车队的规模和行李,继续问道。
“介绍信?”
洛澄挑了挑眉,一时有些遗憾。
这时,一位佩戴铜护腕的哨兵队长从一侧快步走来。他的视线扫过车队,在看见洛澄腰间的古剑时瞳孔微缩:
“诸位不是商会引荐的工匠吧?”
洛澄没有回答,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块鎏金牌令,令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东翰九重”四个篆字格外醒目。
“属下参见大人!”
队长一见到令牌,立即单膝跪地,声音中带着敬畏。东翰上国的官场没有人不认识鎏金令牌,而九重则代表着眼前此人是来自最高九重城的皇室成员。
“不必多礼,张县令何在?”
洛澄收起令牌,白玉吊坠碰得叮当作响。
“县令大人正在前面的临时安置区,我立马去叫。”
队长说完后便小跑着进了帐篷区内,不多时,一个身着便服的中年男子匆匆赶来,他的官靴上沾满了泥点,头上也满是汗珠。
“微臣拜见君上!”
张梁深深作揖,束发的簪子都歪了几分。他喘着气解释:
“实在不知君上亲临,仓促之间未及整装,请君上恕罪。”
“我从铁盔要塞星夜兼程而来,你不知道也正常,何罪之有?”
洛澄看向毕恭毕敬的张梁说道。
“谢君上!”
张梁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姿势回道。
“城外这些帐篷里住的都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
洛澄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帐篷区那些平民,这些人大部分看上去并不像逃难的难民,他们的行李收拾得整整齐齐,倒是像一开始就准备过来定居的样子。
“回君上,这些人大部分是北境行省的铁匠,除了铁匠之外,还有木匠、石匠、织布工、染匠、鞣革工、天鹅绒匠、陶工等等。这些人全都是是铁拳商会和恩瑞斯商会送过来定居的员工,桃山会长传音让我安置好他们,具体情况微臣也不是很清楚。”
张梁立马回应。
听到桃山夭夭,洛澄心中大致清楚了这些人的前来安楼县定居的原因。
“张县令,我这次回来带了两百多的亚人,他们愿意加入东翰上国,所以这些人暂时交给你来安排,他们中大多数人常年生活在西北高原,放牧是一把好手,如果牧场缺人的话,可以优先将他们安排到北边的牧场。”
洛澄说道,蕾喀娅、维洛克和他们的族人都愿意加入东翰上国,这对他们来说不仅可以摆脱身上的农奴身份,还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没有族人不会同意。
“你们说完了没?我快饿死了,能不能先吃饭?”
蒂雅在旁边等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女公子这是……在下立马叫人安排各位的食宿。”
张梁回道。
“那就辛苦你了。”
洛澄无奈地看了看身后的蒂雅,随后给张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