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儒生活微话的新书 > 第341章 开门杀的议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壹员商场的一角,是“饰服之旅”的店铺,它已经默默地经历了一千五百五十个夜晚。每一个夜晚,店铺都被柔和的灯光所笼罩,散发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这个时候,网约车司机小陈和小黄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将车停在壹员商场附近充电桩,而帮汽车充电,,走进了壹员商场。这里成了他们在忙碌工作之余的一个歇脚之地。

电动车的电池在不远处的充电桩上充电,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小陈和小黄来到了饰服之旅,则坐在店铺的角落里,开始闲聊起来。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与商场外的车流声相互呼应,在春夜的微风中轻轻飘荡。

“今天可真是把我吓得够呛啊!”小陈一边说着,一边拧开了保温杯的盖子。随着热气缓缓升腾起来,他那原本就有些苍白的脸色显得更加没有血色了。

“下午的时候,我拉了一个年轻的乘客。到地方后,他二话不说,推开车门就直接下车了。我当时都还没反应过来呢!”小陈心有余悸地说道,声音中还带着一丝颤抖。

“好在后面有个骑电动车的小哥,他反应特别快,一个急刹车就停在了车门旁边。就差那么几厘米啊,那电动车差点就直接撞到车门上了!”小陈伸出手来,比划着当时的惊险场景,他的指尖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着。

“你们是没看到啊,那电动车的轮胎在地上摩擦时,擦出的火星子,简直比电影里的特效还要吓人!”小陈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还在他眼前不断地回放着。

吴兵慢慢地走过来,脸上露出一副严肃的表情,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这种事情绝对不能仅仅依靠所谓的‘好彩’来躲避啊!你们看看现在的人,开车门就跟开盲盒一样,完全不看后面有没有车辆或者行人。这简直太危险了!”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我们作为司机,责任重大。当我们把车停稳之后,一定要记得提醒乘客,告诉他们‘开门前先看后视镜,确认安全再动手’。这三句话真的比‘系好安全带’还要重要得多啊!”

小黄接过话茬,从手机里翻出一则新闻:“顺区检察院上个月判的那个案子还记得吧?司机黄某在禁停区停车,没提醒乘客袁某,结果袁某左后门一推开,直接把骑电动车的罗某撞飞了。人送医院没抢救过来,黄某判了一年缓刑,民事赔偿赔了五十多万。”他滑动屏幕,事故现场的照片里,变形的车门和地上的血迹格外刺眼,“你们看,判决书里写得清楚,司机没尽到提醒义务是主责,乘客没观察是次责,两个人都脱不了干系。”

“到底啥是‘开门杀’啊?”我一边嘴里嘟囔着,一边快步走到他们身边,迫不及待地想要弄清楚这个让我心生恐惧的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正盯着手机屏幕,上面显示的是一张照片,照片里一辆电动车被严重扭曲变形,仿佛遭受了一场可怕的撞击。我凑近一看,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寒意,那辆电动车的样子让人不寒而栗。

我瞪大眼睛,仔细端详着照片里的细节,试图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电动车的车身已经面目全非,车轮也歪七扭八地躺在地上,车座更是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而更让我感到不安的是,照片里似乎还能看到一些血迹,这让我不禁想象起当时发生的场景,心底一阵发紧。

小黄指了指路边停靠的车辆:“就像这样,车里的人开门时不看后方,后面的电动车、自行车根本来不及反应。最危险的是,被撞的人要是倒在机动车道上,后面来车根本刹不住,二次事故才是致命的。”他说起去年寒冷天气的经历,脸上露出一丝凝重之色。他回忆起那个令人心悸的场景,声音略微有些低沉地说道:“我亲眼见过一个外卖小哥被车门撞飞,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然后重重地摔在马路中间。”

他的描述让人们仿佛能够看到当时的情景,外卖小哥的身体在撞击下失去了控制,飞向马路中央。紧接着,后面一辆轿车由于避让不及,径直朝着外卖小哥冲了过去。

他的话语在这里戛然而止,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人们都能猜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他的喉咙里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这叹息中包含了对那个外卖小哥的惋惜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吴兵从开车经历角度补充:“这类事故有三个高发场景。第一是突然停车下人,比如有的司机路上直接急刹,乘客根本反应不过来;第二是出租车或者网约车路边即停即走,乘客付完钱急着下车,门一推就出事;第三是路侧停车位,司机停好车扭头就开门,后面非机动车道的车流根本防不住。”他敲了敲桌子,“别以为只有司机责任大,乘客要是随意开门,一样要担法律责任。就像刚才那个案例,袁某虽然没被刑事处罚,但民事赔偿也赔了十几万。”

那到底怎么开门才安全呢?”王霞心中暗自思忖着,一边紧紧地抱着手中的旅游宣传广告卡,一边缓缓地坐了下来。她经常乘坐网约车出行,对于安全问题自然格外关注,所以此刻她的耳朵像雷达一样,捕捉着周围的每一个声音,生怕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

小陈坐直身子,像在复盘自己的操作:“首先得停对地方。禁停区、斑马线、路口这些地方绝对不能停,停也要尽量靠右,给后面留够空间。停稳后先看后视镜,确认后方没车没人,再提醒乘客‘从右侧下’,尤其是后排左边的乘客,左后门对着机动车道,危险系数翻倍。”

“对,乘客最好养成从右侧下车的习惯。”小黄调出一段教学视频,“然后是开门方法,现在流行‘荷氏开门法’,就是用离车门远的手去开,比如左驾用右手,右驾用左手。你试试,当你用右手开门时,身体会自然转动,头和肩膀跟着往后看,视线盲区就小了。”他现场演示,上半身随着右手开门的动作转向后方,“这样一转头,后面五米内的情况都能看见,比光看后视镜靠谱。”

“还有‘两段式开门’。”吴兵补充道,“先开一条小缝,大概20厘米,相当于给后面的人一个警示灯,然后探出头往后看,确认安全了再全开。别小看这20厘米,足够后面的骑行者反应刹车了。”他语气沉重地讲述着自己曾经目睹过的那些惨不忍睹的事故:“许多令人痛心的悲剧之所以发生,往往就是因为车门在瞬间‘唰’地一下完全打开,而车后的人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反应去躲避。然而,如果在开门时能稍微留一个小缝,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的缝隙,这对于双方来说,都可能是至关重要的‘救命反应时间’啊!”

“那我们这些走路和骑车的人,到底该如何防范呢?”小强一脸疲惫地说道,他刚刚送完外卖回来,头盔还挂在车把上,仿佛能看到他在路上奔波的身影。

吴兵面带微笑,然后详细地解释道:“作为一名骑行者,首先要牢记的是,一定要走非机动车道,千万不要贪图一时之快而走机动车道,更绝对不能逆行!这不仅是为了自身安全,也是为了遵守交通规则。”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其次,当你路过停着的车辆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务必减速慢行。尤其是那些刚刚停下的车辆和打双闪的车辆,它们可是‘开门杀’的高危目标啊!”

吴兵强调说:“为了确保安全,你与这些车辆之间要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距离。要知道,一般情况下,车门打开的宽度大约在80厘米左右,只有留够足够的空间,你才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小陈想起什么,掏出手机翻出监控视频:“去年有个中学生,边骑车边看手机,路过一辆停着的车时,车门突然开了,直接撞上去摔断了胳膊。所以行人走路也别玩手机,眼睛盯着路边车辆,耳朵听着动静,发现车门有微动,赶紧减速避让。”

王霞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旅游广告卡,仿佛那上面的图案和文字能给她带来某种启示。突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抬起头说道:“其实坐网约车的时候,司机提醒与否真的非常关键。有些司机在停车后,只顾着点击手机完成订单结算,完全不说话。而乘客呢,往往也不好意思多问一句。”

她的目光转向小陈,接着说道:“你们平台能不能考虑设置一个语音提醒功能呢?比如说,当车辆到达目的地后,系统可以自动播放一段语音提示:‘请从右侧下车,开门前观察后方’,并且可以重复播放几遍。这样一来,即使司机没有主动提醒,乘客也能通过语音提示了解到正确的下车方式,从而避免一些潜在的危险。说不定,这样一个小小的设置,就能多拯救一条生命呢。”

小黄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此啊!如今,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推广‘一车一提醒’的措施。这不仅体现在对司机的培训上,专门教导他们如何通过口头提醒来保障乘客的安全,而且还体现在一些细节之处,比如在车门处张贴反光警示条。毕竟,安全问题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说,无论是司机、乘客还是路人,都必须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疏忽。因为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可能会导致一次危险的发生。”

时针指向十点,商场外的车流渐渐稀疏。小陈看着手机里的订单,忽然对大家说:“明天开始,我每次停车都多花十秒钟,不仅提醒乘客,自己也扭头看看后视镜。今天那个骑电动车的小哥,要真撞上了,我这辈子都睡不着。”

吴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年我们商场停车场装了360度监控,拍到过三次‘开门杀’险情,都是因为司机提醒及时,没出大事。安全无小事,尤其是我们这些天天在路上跑的,多一句提醒,可能就是别人的‘救命符’。”

小强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将头盔戴在头上,调整好位置,确保它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他轻轻地拍了拍头盔,仿佛在告诉自己这是一份重要的安全保障。

“刚才听你们说,好多事故里骑行者都没有戴头盔,结果颅脑损伤非常严重,根本就救不回来。”小强的声音有些沉重,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可怕的场景,“我可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所以明天我就把‘戴头盔’这三个字写在送餐箱上,让大家都能看到。”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笔,在送餐箱的侧面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戴头盔”三个字。这三个字虽然简单,但却代表着小强对自己生命安全的重视和对他人的提醒。

写完后,小强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杰作,然后用力扣上头盔的搭扣。他感觉到头盔紧紧地贴合在头上,给了他一种安心的感觉。

“命是自己的,马虎不得啊。”小强自言自语道,他深知在这个繁忙的城市里,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他决定从现在开始,不仅要自己时刻牢记戴头盔,还要用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夜色里,几人陆续离开,饰服之旅的灯光依然亮着。风轻轻吹过,带走了关于“开门杀”的讨论,却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了一颗安全的种子。当城市的灯火渐次熄灭,路上的车辆仍在穿梭,而那些关于“观察、提醒、等待”的细节,终将在无数个晨昏交替中,织成一张守护生命的安全网。

这场发生在春夜的对话,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道路交通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当“开门”不再是一个随意的动作,当“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那些曾在新闻里出现的悲剧,或许就会少一些,再少一些。毕竟,在每一个“开门”的瞬间,我们守护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路上每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在为生活奔波,都盼着平安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