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儒生活微话的新书 > 第339章 阴雨扫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转眼间,饰服之旅已经走过了一千五百三十个日夜。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吴兵便早早地从睡梦中醒来。

他缓缓睁开眼睛,感受到一股寒潮如汹涌的海浪般迅速席卷而来。窗外,雨水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玻璃,发出清脆的声响。吴兵不禁打了个寒颤,连忙从衣柜里翻出那件早已收到的羽绒服,套在身上。这件羽绒服仿佛是他的温暖护盾,抵御着寒冷的侵袭。

穿戴整齐后,吴兵走出房间,来到餐厅享用简单的早餐。热气腾腾的食物让他的身体逐渐暖和起来。

吃完早餐,吴兵来到地下车库,启动了他那辆七座商务车。车子平稳地驶出车库,开上了宽阔的马路。车窗外,雨丝如细密的珠帘般斜斜地粘在玻璃上,仿佛被揉碎的棉絮一般。吴兵凝视着窗外的雨景,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愁绪。

他轻轻将暖气调高了两度,希望能让车内的温度更加宜人。然而,当他的指尖触碰到方向盘时,却感受到了一丝凝结的潮气。这潮气让他的手微微一凉,也让他意识到这场雨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看他紧盯着手机屏幕,上面的导航软件正显示着他与老家墓地之间的距离——整整 30 公里。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倒流,让他回忆起了二十年前的那个清晨。

那时的天气和现在如出一辙,天空刚刚泛起蟹壳青的微光,透着一丝清冷和朦胧,又下着毛毛细雨,那是一种独特的色调,既不是纯粹的黑夜,也不是明亮的白昼,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过渡。

雨刷器有节奏地左右摆动,将雨幕割出一道道透明的缝隙。忽然想起后备箱里那束网购的白菊,包装纸裹得严严实实,不像母亲生前总在田埂上采的野菊,茎秆上带着晨露和泥土,有时候还藏着半片卷曲的枯叶。方向盘猛地往左打,避开路面上一个积水的凹坑,水珠溅起的声响里,记忆忽然漫出一道裂缝。

他开着车,想起了二十年前的爷爷和奶奶总带着股子涩味。爷爷会在前一天晚上,就将那个略显陈旧的竹篓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堂屋的正中央。竹篓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些东西,这些都是爷爷精心准备的。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堆崭新的纸钱,它们被奶奶仔细地叠放好,每一张都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这些纸钱是奶奶用新磨的纸张制作而成的,看起来格外的干净和整齐。

在纸钱的旁边,还摆放着几串用锡箔折成的元宝。这些元宝金光闪闪,仿佛真的是用黄金打造而成的一般。它们被爷爷和奶奶巧妙地串在一起,形成了一串又一串的“财富”。

而在竹篓的最上面,则是母亲亲手蒸制的米糕。米糕被包裹在一层薄薄的棉纸里,透过棉纸,可以看到米糕上印着淡淡的油渍。这油渍是母亲在蒸制米糕时,特意用猪油涂抹在表面所留下的,它不仅让米糕更加香气扑鼻,也增添了一份家的味道。天还没亮透,吴兵就要跟着父亲去后山砍竹枝,露水打湿的草鞋磨得脚底发疼,却总盼着能在竹林里捡到几簇刚冒头的笋尖——那是中午加菜的盼头。

\"杂草比坟头的蒿子长得还凶。\"爷爷的烟杆敲在青石墓碑上,火星子溅进新翻的泥土里。父亲握着锄头的手青筋凸起,每一道土块翻起时,都能带出几缕盘根错节的草根。吴兵蹲在祖奶奶的坟前,用小铲子仔细剔除石缝里的苔藓,母亲则端着铜盆,里面盛着掺了明矾的清水,用新棉帕子一遍遍擦拭墓碑上的刻字,\"你祖奶奶生前最喜净。\"

晌午的日头晒得人发昏,竹篓里的米糕早已凉透,却带着艾草的清香。父亲会把带来的白酒洒在坟前,琥珀色的液体渗进泥土,混着青草被晒蔫的气息。那时的墓园像片荒田,每座坟前都有家人忙碌的身影,锄头与泥土碰撞的声响此起彼伏,偶尔有谁家孩子偷摘了桃树枝,被大人笑骂着追跑,惊起几只蛰伏的蝴蝶。

最难忘的是给曾祖父坟除草的那个下午。坟边长着一丛野蔷薇,正开着粉白色的花,父亲说那是曾祖父生前最爱的花。吴兵伸手去够花枝时,被尖刺划破了手指,血珠滴在花瓣上,母亲赶紧撕了块衣角给他包扎,爷爷却笑了:\"老祖宗收了你的血,以后读书该更聪明些。\"那年的蔷薇开得格外盛,花瓣落在新培的坟土上,像撒了把碎星星。

导航提示右转的声音把吴兵拉回现实。车驶进墓园时,雨不知何时停了,天际泛着水青色的光。入口处的电子屏显示着\"智能祭扫服务区\",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推着除草机在草坪上作业,机器的轰鸣打破了清晨的寂静他坐在沙发上,手指轻触手机屏幕,点开了预约记录。屏幕上的页面迅速展开,显示出一系列的订单信息。他的目光迅速扫过这些记录,最终停留在编号为073的墓碑维护订单上。

订单状态显示“已完成”,这让他心中稍感宽慰。他点击进入详细信息页面,想要查看更多关于这次维护工作的细节。

页面上,“除草、清洁、描红”这几个字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旁边还有一个绿色的对勾,表示这些任务都已经顺利完成。他继续向下滑动屏幕,看到了右下角的三张现场照片。

第一张照片中,墓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表面被擦拭得发亮,反射出微弱的光芒。周围的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仿佛是一块精心打理的高尔夫球场,翠绿的草皮与洁白的墓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张照片则聚焦在墓碑上的字迹,原本有些模糊的字经过描红后变得清晰可见,每一笔每一划都显得格外有力,仿佛在诉说着逝者的故事。

最后一张照片是从远处拍摄的整个墓地的景象,墓碑整齐地排列着,周围的环境宁静而肃穆。

他看着这些照片,心中涌起一股感动。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维护工作的成果,更让他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用心和对逝者的尊重。

沿着水泥路走向家族墓区,鞋底踩过人工铺设的碎石子,发出细碎的响声。忽然听见左侧传来争吵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对着工人比划:\"这棵野薄荷不能拔,我母亲生前常拿它泡茶的。\"工人耸耸肩,指着手中的工单:\"系统显示杂草清除率需达95%以上。\"老人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被压倒的薄荷扶起来,叶片上的绒毛在晨光里泛着微光,让吴兵想起母亲当年在坟前种下的那株月季。

走到自家墓碑前,果然如照片所示,一切都整洁得无可挑剔。新描的金字在晨光中闪闪发亮,连石缝里的青苔都被喷了除草剂,呈现出枯黄色的斑痕。他缓缓地打开那个略显破旧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他从超市精挑细选的精致糕点,还有那束被包装得完美无瑕的白菊。这些东西都是他特意为今天准备的,因为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他小心翼翼地将糕点和白菊摆在墓碑前,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打火机。当打火机的火苗与纸钱接触的瞬间,火苗像是被压抑已久的猛兽一般,突然腾地窜了起来。然而,这股凶猛的火势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吹得歪歪斜斜,仿佛失去了方向。

他不禁想起了从前,那时他会用一个铁盆来烧纸,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青烟却能缓缓地爬上墓碑,就像是逝者在云端招手一般。那时候的他,总是会静静地看着青烟,想象着逝者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生活。

而如今,这小小的火苗却显得如此无力,似乎无法承载他对逝者的思念和敬意。

蹲下身敬酒时,指尖触到墓碑基座的温度,是人工石材特有的冷硬。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以后扫墓别太麻烦,人走了,心还热乎着就行。\"可当所有的流程都被拆解成标准化服务,当除草、清洁、祭品都能通过手机下单完成,那些曾沾在指尖的泥土、落在发间的花瓣、混着汗水的笑谈,都被封进了记忆的琥珀里。

暮色漫进墓园时,吴兵坐在石凳上翻看手机里的老照片。有张摄于千禧年的照片格外清晰:父亲赤着脚踩在坟前的泥地里,手里握着刚砍的竹枝,母亲正把一串纸灯笼挂在墓碑旁的小树上,吴兵自己蹲在地上,专注地用细树枝给新培的坟土画花纹。背景里,爷爷正在和隔壁坟的张叔交换新采的茶种,两个老人的烟袋锅明灭闪烁,像坠在春夜里的两颗星子。

那时的墓园没有水泥路,每条小径都被踩得油光发亮,下雨时要踩着碎砖块小心行走。每座坟前都有独特的标记:有的种着两株侧柏,有的摆着旧陶罐改的花盆,还有的用碎石子在坟头拼出\"福\"字。在那座静谧的墓园里,孩子们尽情地嬉戏玩耍着。他们穿梭于墓碑之间,仿佛这里并不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而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神秘的游乐场。

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便是捉迷藏。他们在墓园的小径上奔跑,然后躲藏在那些茂盛的灌木丛后面,屏住呼吸,等待着被寻找的那一刻。

当他们躲在灌木丛后时,不仅能够听到大人们轻声谈论着家长里短,还能闻到泥土与草木交织的独特气息。这种气息混合着大自然的清新和生命的循环,让孩子们感受到一种与死亡不同的温暖。

在这个墓园里,孩子们开始明白,死亡并不是冰冷的石碑,而是一种融入血脉的传承。每一块墓碑都代表着一个曾经生活过的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记忆,都通过这些石碑传递给了后人。

孩子们在捉迷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与死亡建立起了一种联系。他们不再害怕这个陌生的概念,而是将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墓园里,他们学会了尊重逝者,也学会了珍惜生命。

手机震动,是墓园管理处发来的消息:\"您预约的祭扫服务已超时,如需延长请重新下单。\"吴兵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那是人工草坪上的细沙,不会弄脏衣服,却也没有真正的泥土那种潮湿的芬芳。路过智能祭扫服务站时,看见一位年轻人正在屏幕上挑选虚拟祭品,手指滑动间,纸扎的汽车、别墅便出现在虚拟墓碑前,动画效果的青烟升上电子屏,转瞬即逝。

返程的路上,月亮不知何时爬了上来,照着公路两旁新栽的景观树。吴兵忽然想起那年给奶奶扫墓,回家的路上捡了颗被雨水冲落的樱桃,种在院子里,如今已长成碗口粗的树。每年扫墓前后,粉白的花瓣会落在祭祖的供桌上,母亲总说那是奶奶回来看望了。可现在的墓园里,连这样的自然馈赠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标准化的绿植和整齐的草坪。

车转过最后一个弯道,城市的灯火在远方闪烁。后视镜里,墓园的轮廓渐渐模糊,像被雨水洇开的墨迹。吴兵知道,那些关于扫墓的记忆,那些沾着泥土的欢笑与汗水,终将随着一代人的离去而慢慢淡去。但有些东西,却在记忆的深处悄悄生长,如同当年那株被细心呵护的野蔷薇,即便历经风雨,依然在某个清晨,带着露水绽放。

雨又下起来了,这次是无声的细雨。吴兵打开车窗,任潮湿的空气涌进车内,恍惚间,仿佛又闻到了二十年前的青草香,混着纸钱的焦味,还有母亲米糕的甜。原来有些味道,永远停留在时光的褶皱里,只要轻轻触碰,就能漫出整个春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