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阳,这座古老的城市,不仅孕育出了美丽绝伦的牡丹,还培养出了无数才情出众的才子佳人。

而在这些才子之中,贾谊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

汉文帝时期,贾谊的才华便已经崭露头角,成为了当时文坛的翘楚。

他的文章犹如盛开的牡丹般绚烂多彩,令人赞叹不已。即使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时光洗礼,贾谊依然被后世视为才学渊博、文采斐然的大家。

人们之所以对贾谊推崇备至,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卓越的才华,更是因为他坎坷的人生经历。

贾谊的遭遇,可以说是众多才子命运的一个缩影。

年仅十八岁的贾谊,凭借着对《诗》《书》的精通和出色的写作能力,在洛阳声名远扬。

他所着的《过秦论》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河南郡守吴公听闻贾谊才华横溢,便将其招揽至门下,对他关爱有加,贾谊也得以在吴公府中度过了一段施展才华的美好时光。

然而,正如大多数天才一样,他们的生活往往会越来越艰难,除非他们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特才能,回归平庸。

“光大汉室,造福于民”,这是刘恒刚刚登上皇位时,在心中暗暗立下的宏愿。

初登大宝,刘恒就听闻河南地区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对治理该地的官员吴公赞赏有加,并将其提拔为廷尉。

吴公深知人才难得,大力推荐了年轻有为的贾谊,刘恒欣然接受,册封贾谊为博士。

就这样,年仅二十出头的贾谊顺利地进入了汉朝的朝廷。

在此后的日子里,每当朝廷商议国家大事时,众人往往沉默不语,而贾谊却能侃侃而谈,言辞犀利。

他的观点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直刺问题要害,总能道出朝臣们内心深处想说却又不敢言的想法。

就连一向木讷的周勃和有勇无谋的灌婴也对贾谊的才华深感敬佩。贾谊如此出众的才能,自然得到了刘恒的高度赏识。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他就被破例提升为太中大夫。

在获得破格晋升之后,贾谊感到无比兴奋,暗自下定决心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起初,他只是在朝堂之上发表对政治的见解,但现在,他渴望能够付诸实践,推动内政的改革。

贾谊深知,自大汉建都以来已有二十余年,在这期间,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正是创造属于大汉独特风格的时候。

贾谊不仅精通《诗》《书》,对于朝臣们的服饰、礼乐等儒家的那一套更是了如指掌。

他根据“五德之运”的理论,精心推算并拟定出:汉朝应当崇尚黄色,数字应以五为准,甚至连官员的称谓都需要依此进行更改。

然而,改变一个人的事情或许还相对容易些,但要改变整个国家,那就不仅仅是繁琐无比那么简单了,所耗费的资金也是相当巨大的。

刘恒作为一个一向以节俭着称的皇帝,他连皇宫内众人的衣服都舍不得轻易更换,自然更不会愿意费心去更改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

因此,刘恒最终没有通过贾谊的这一提议。

刘恒的节俭固然是一种美德,但他对百姓的好仅仅停留在一些小恩小惠上,并未将这种好延续和扩大。

在这件事情上,他显然未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错失了一次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积极影响的机会。

这个建议不行?那好,贾谊又提出了另一个方案——更改国家法令,让那些列侯们回到自己的封国去养老。

这样一来,既能减少长安城的开支,又能把那些不受欢迎的功臣赶走,可谓一举两得。

刘恒听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欣然同意,并让周勃带头回封国。

然而,回封地养老对于这些老臣来说意味着退休,而在当时的汉朝并没有这样的惯例。

贾谊因为受到刘恒的赏识而被破格提拔,本来就让其他大臣心生不满,如今他又提出要将这些老臣赶出京城,他们自然无法接受。

周勃、灌婴、冯敬等老臣心中充满了愤恨,开始密谋如何报复贾谊。

贾谊进入中央政府后,开始大力推行改革,他精明能干,表现出色。

刘恒看到贾谊如此优秀,心里很满意,想要提拔他成为位列公卿的官员。这时的贾谊才年仅26岁,可以说是年轻有为。

公卿这个职位,是三公九卿的简称。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而九卿则包括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太鸿胪、宗正、大司农和少府。

这些都是汉朝的高级官职,他们的俸禄高达二千石,地位非常高。

当刘恒提出要让贾谊位列公卿时,老臣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心生不满和怨恨。

因为他们认为贾谊年纪轻轻就得到这样的高位,实在是不合理。

他们觉得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和贡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心中充满了嫉妒和愤怒。

于是周勃、灌婴等老臣联名上书:“这个贾谊,不知天高地厚,专欲擅权,只会坏事。”吕雉擅权的凄厉回声还飘荡在大汉朝堂,一提擅权,刘氏子弟无人不惊,何况是文弱的刘恒。

刘恒深知擅权之祸,心中充满恐惧。于是,他决定派遣贾谊前往牧家参与牧家的祭祀仪式,并要求他在祭祀结束后不必返回长安,而是直接前往长沙担任太傅一职。

在前往牧家的途中,贾谊意识到自己已被刘恒抛弃,因此在整个旅程中,他始终保持沉默。

就这样,贾谊一路默默无语地来到了牧家的领地。

在这里,他惊讶地发现当地人过着非常安逸的生活。他甚至停下马车,与当地的农民们交谈起来。

“大爷,我看你这样播种十分的随意呀。”贾谊看见一个大爷拿着一个筐子在那里随意的泼洒水稻苗,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大爷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后生是外地来的吧?”

“哦,不知您是怎么看出来的?”贾谊十分意外的问道。

大爷一脸鄙夷地说道:“首先是你竟然能问出这样无知的话,其次你明显不是我们本地的口音。”

听大爷这么一解释,贾谊摸摸鼻子,尴尬的说道:“大爷说的是我居然没反应过来。”

“这时间也不早了,天也快黑了,要不你们一行人跟我一起前往我们村的驿站去歇息一晚,我们好好喝几杯。”

大爷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暗自赞叹道,这个年轻人长得真是英俊潇洒啊!

他越看越满意,心想如果能把自己的孙女介绍给他,那该多好啊!于是,他赶忙热情地邀请道。

贾谊听着大爷这么说,抬头看了一下天空,果然如大爷所说,太阳已经西斜,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想到还没找到落脚之处,贾谊便点头应道:“行,那就听大爷的。”

于是,贾谊和其他人跟着大爷一同走向他所在的村庄。一路上,大爷好奇地问道:“后生,你们一群人这是要去干什么呀?是公事还是私事?是访友还是做买卖啊?”显然,大爷对这群陌生人充满了好奇,试图了解他们的来意。

贾谊沉思片刻后回答道:“此次我们是为了参加牧家的祭祀而来的。”他觉得既然已经到达了牧家的地界,这个理由也无需隐瞒。

听到这话,大爷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连忙说道:“哦,原来你是来参加祭祀的!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这里好久都没来过外地人了。既然如此,我一定要好好招待你们一番。”说着,大爷加快了脚步,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些客人带驿站。

就这样,一行人不紧不慢的在路上聊起了天,时不时发出阵阵欢声笑语,这让贾谊和大爷感到十分放松。

在回去的路上,也有其他收工准备回村的村民,他们看到村长后,都热情地打招呼。从村民们的招呼声中,贾谊得知面前的这位大爷竟然是他们村的村长。

“大爷,你们村的牲畜可真多呀!”贾谊一脸好奇地问道。他毕竟才是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对这些还不甚了解。

“那是,你看我们的姓,你也知道我们祖上其实就是个放牧的。既然我们祖上是放牧的,那么的话,我们的牲畜多一些,又有什么呢?”村长一脸无所谓地说道。

“怪不得大汉的大半军马都是从牧家所购买的,就刚刚过去的这些村民基本上家家都有马匹。”甲乙惊叹道。

“是啊,我们村子虽然不大,但家家户户都会养马,而且这里的马质量上乘,深受家族的喜爱。”村长自豪地说道。

“原来如此,真是长见识了。”甲乙感慨道。

随着聊天的深入,贾谊对这个村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村长产生了更多的敬意。

他们继续聊着,不知不觉已经回到了村庄。

“村长,我一直想问,就是村子里的大多数年轻人呢?从进村之后,我就发现村子里的年轻人非常的少。”贾谊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终于还是忍不住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村长叹了口气:“哎,有一部分是因为年纪到了之后被家族分配到别的地方去了,剩下的年轻人都出去闯荡去了。”

贾谊点了点头,怪不得他一进村子的时候觉得这里有些冷清,原来是这个原因。他想了想又问道:“那村里的田地怎么办?没有人耕种吗?”

村长无奈地笑了笑:“在田野里,你看见我在那里泡茶水稻苗,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表现,毕竟没有太多的年轻人耕种,我们只能随意的抛洒,虽然那样的话比精耕细作减产个两三成,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贾谊听了不禁皱起眉头,他知道粮食对于一个村庄来说是多么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村民们的生活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他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之后,缓缓地开口问道:“那这样的话,你们的粮食产量足够自己吃吗?”

“这你就不知道了,我们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一百亩田,如果按照你们大汉的算法的话,就是四百亩田,我们只是随便种种就能收获到十分丰厚的粮食。”村长也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然后微笑着回答道。

听到这里,贾谊就感到十分的不解了,毕竟在他看来,迟早是要分家的,他们还能留下这么多的土地,这似乎有些不太合理。于是,他疑惑地追问道:“你们到时候分家是怎么分的呢?”

“我前面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有一部分人会被家族安排到别的地方去,所以只有嫡子才有资格继承家里的所有财产。”村长耐心地解释道。

听到这里,贾谊不禁倒抽一口冷气,心中掀起轩然大波。

毕竟牧家已经存在了如此漫长的岁月,如果他们一直按照这个制度延续下来,那他们的势力恐怕早已达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想到此处,贾谊忍不住问道:“你们牧家如今究竟有多大?”

村长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缓缓道:“应该不会比大汉小多少吧?”

言语间带着一丝不确定。贾谊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

他意识到自己对牧家的了解实在太过肤浅,只将其视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却未曾料到其规模竟然如此惊人。

而这次与村长的对话让他对牧家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世界之大、知识之广。

听到村长说了这么多,他感觉这次来真的是太值了!

看来等他到了沈阳城之后,一定要好好地体验一下,看看是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繁华。

据说那里的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长安数十倍,这让他非常期待。

不过,他们并没有聊太多关于沈阳城的话题,而是更多地谈论了一些家常事。

通过交谈,村长也了解了贾谊此次的任务,原来他要在祭祀结束后前往长沙担任太傅。得知这个消息后,村长也打消了把自己孙女介绍给贾谊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