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那决定生死的紧要关头,产房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皇贵妃的生命之火在微风中摇曳,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蒋玉斌,这位来自中医世家的太医,不顾宫廷中的种种规矩大防,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快!医女们,准备银针!”蒋玉斌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深知此刻的每一刻都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迟疑与犹豫。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执着,仿佛要将自己的全部力量都倾注在这即将进行的救治之中。

医女们闻言,立刻忙碌起来。她们迅速取出银针,按照蒋玉斌的指示,准备对皇贵妃进行针灸治疗。然而,当她们看到蒋玉斌手中的银针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担忧与恐惧。要知道,针灸之道,博大精深,稍有差池,便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更何况,此刻的皇贵妃已经虚弱至极,稍有不慎,便可能让她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蒋玉斌却仿佛胸有成竹,他手法娴熟地将银针一根根扎入皇贵妃的穴位之中。银针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它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最终稳稳地落在皇贵妃的身上。不一会儿,皇贵妃的身上便布满了银针,宛如一只被扎成刺猬的小兽。

皇帝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皇贵妃的身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他看着皇贵妃那被银针扎满的身体,心中的疼痛与担忧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他多想上前阻止蒋玉斌,让他停止这看似残忍的治疗方式。然而,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蒋玉斌的身上,祈求他能创造奇迹,让皇贵妃转危为安。

幸运的是,蒋玉斌并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成功地稳住了皇贵妃的病情。随着银针的扎入,皇贵妃身上的出血逐渐停止,她的脸色也慢慢恢复了血色。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曙光在前方闪耀。

皇帝看着皇贵妃逐渐恢复生气的脸庞,心中的疼痛与担忧终于得到了些许缓解。他看着蒋玉斌,眼中满是感激与敬佩。“蒋太医,你救了皇贵妃!”皇帝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与激动,他深知自己此刻的言语已经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蒋玉斌微微躬身行礼,他的脸上带着几分谦逊与淡然。“臣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他轻声说道,仿佛这一切都是他应该做的。然而,在皇帝的心中,蒋玉斌的形象却已经变得高大而伟岸。他深知,这位来自中医世家的太医,不仅救了他的爱妃一命,更让他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随着皇贵妃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产房内的气氛也变得轻松了许多。皇帝看着皇贵妃那渐渐恢复生气的脸庞,心中的喜悦与感激如泉水般涌动着。他深知,这一切都是蒋玉斌的功劳,是他用精湛的医术与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创造了这个奇迹。

只见那太医蒋玉斌一脸凝重地拱手向皇帝进言道:“启奏皇上,经微臣一番诊治之后,目前来看,皇贵妃娘娘暂时并无生命之忧,但仍需静心调养方可恢复元气。依微臣之见,这月子期间最好能持续百日之久,让皇贵妃娘娘得到充分的休养和照料。此外,微臣不得不遗憾地告知陛下,此次生产对皇贵妃娘娘的身体造成了较大损伤,恐怕日后其再生育的几率将会变得极为渺茫啊!”说完,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满脸都是惋惜之色。

皇帝听闻蒋太医那沉稳而略带忧虑的话语,心中犹如翻涌的江海,五味杂陈,难以平息。他一方面为皇贵妃能够从死神手中挣脱,捡回一条珍贵的性命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却又为她日后生育之路变得渺茫而黯然神伤。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思绪中,皇帝最为关切的,还是皇贵妃能够早日康复,重现往日那明媚如春的笑容。

他冷冷地扫视着跪在面前的太医和接生姥姥,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与质疑。“谁能告诉朕,皇贵妃的生产一直都很顺利,怎么最后会突然血崩,差点丢了性命?”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

老太医闻言,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深知,眼前的这位帝王,不仅掌握着生杀大权,更拥有着洞察秋毫的智慧。想要在他面前隐瞒真相,无疑是痴人说梦。于是,老太医只能硬着头皮,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禀告给皇帝。

“皇上,本来皇贵妃的生产一直都很顺利的,奴才们也一直尽心尽力地照料着。可是,自从继后来过以后,奴才们就发现有个端药的宫女神色有些不对。当时奴才们并未多想,只以为她是初次伺候产房,心中紧张所致。可谁曾想,后来皇贵妃就突然血崩了。”老太医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与惶恐,他深知,自己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影响到皇贵妃乃至整个宫廷的命运。

皇帝闻言,眉头紧锁,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几分难以掩饰的寒意,仿佛要将整个宫殿都冻结在这冰冷的氛围之中。“继后如懿?……还是愉妃海兰?”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他的目光在空中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似乎在回忆着过往。

“继后的姑姑—景仁宫皇后乌拉那拉氏,那个令先帝几乎绝嗣的女子。”皇帝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冷峻与决绝,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让人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他深知,宫廷之中,权力斗争复杂多变,而继后与愉妃,都可能是这场阴谋的幕后黑手。

想到此处,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他绝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到他心爱的女人,更不会允许宫廷中的权力斗争波及到皇贵妃的安危。于是,他果断地下了命令:“传朕旨意,立即将那个端药的宫女缉拿归案,严加审问!有胆敢包庇者,以谋逆论处!”

皇帝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绝。他深知,只有彻底查清此事,才能确保皇贵妃的安全与健康,也才能维护宫廷的秩序与稳定。

随着皇帝的旨意传出,整个宫廷都陷入了一片动荡与不安之中。侍卫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四处搜寻着那个端药的宫女的踪迹,誓要将她缉拿归案。而宫中的嫔妃们,也都开始暗自揣测起皇帝的真实意图,以及这场风波背后的真正原因。

与此同时,继后如懿与愉妃海兰也都得到了消息。继后如懿坐在自己的寝宫中,面色凝重。她深知,自己的姑姑曾经犯下过大错,而自己也一直因此事而备受争议。如今,皇帝突然提及此事,无疑是在对她进行敲打与警告。

而愉妃海兰则显得更加焦虑。她深知,自己与皇贵妃一直关系紧张,而这次事件更是让她陷入了被动之中。她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要是被皇帝发现她做的事情……,不会的,她有五阿哥永琪。看在皇嗣的面子上皇上不会……

在宫廷的深处,一场围绕着皇贵妃安危的权力斗争正在悄然展开。而在这场斗争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的棋子或敌人。皇帝则站在风暴的中心,用他那深邃的目光和坚定的意志,守护着心爱的女人,也守护着宫廷的秩序与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侍卫们经过无数次的搜寻与排查,终于在一个偏僻的角落中找到了那个端药的宫女。她面色惨白,双眼无神,浑身颤抖着蜷缩成一团,显然已经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在皇帝的威严与侍卫们的严厉逼迫下,她如同秋风中的落叶一般,无助地颤抖着,只能如实交代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背后的指使者。

“皇帝身边信任的玉湖姑姑是是景仁宫皇后精心安排、安插进来的人啊!这么久以来,她就像一条隐匿于暗处的毒蛇一般,一直悄无声息地潜伏在这偌大的宫廷之中,静静等待着那最佳时机的到来,然后猛然发动致命一击!”

宫女的声音微弱得犹如风中残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似的,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可以看得出,她此刻仿佛是在用尽全身仅存的最后一丝力气,才勉强支撑着自己把这句至关重要的话语完整地讲述完毕。

“主谋便是那位高高在上的继后如懿啊!还有那个一向看似温婉柔顺的愉妃海兰!就是她们二人共同策划并导演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大戏!据我所知,当时是愉妃率先想出了这个阴险狠毒的主意。

她忧心忡忡地对继后说道:‘如今皇贵妃在陛下跟前可谓是日益受宠,风头正劲,如果咱们再不采取点儿行之有效的手段将其除去的话,恐怕日后这后宫之中便再无我等立足之地啦!’面对愉妃这般说辞,继后虽然未曾明确地表露出赞同之意,但却也并未加以阻拦和反对,就这样默默地认可了愉妃所提出的这个恶毒计划……”

当皇帝最终获知了事情的全部真相之后,他那双原本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之中,瞬间闪过了一抹难以掩饰的熊熊怒火以及深深的失望之色。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自己曾经全心全意信赖有加的继后如懿,竟然会在背地里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来背叛自己;

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这场表面上看起来不过只是普通的后宫争斗风波,其背后居然还潜藏着如此错综复杂且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阴谋与精心算计!此时此刻,皇帝只觉得自己的心头猛地涌上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愤怒与无尽悲痛之情,那种感觉就好似有一把锋利无比且无形无影的利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直地刺穿了他那颗已然破碎不堪的心窝。

然而,皇帝并没有立即发作,而是选择了沉默与思考。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必须保持冷静与理智,才能妥善处理这场危机。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内心的波澜。

当皇帝再次睁开眼睛时,他的眼中已经没有了愤怒与失望,只剩下坚定与决绝。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宫女,然后缓缓地说道:“你背叛了朕,背叛了宫廷的规矩,朕不能留你。”说完,他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侍卫们将她带走。

皇帝缓缓地张开双唇,声音沉稳而庄重:“朕决定赐予皇贵妃所诞下的龙凤胎之名,十四阿哥名为永瑚,八公主则称为璟清。”

此语一出,在场众人皆面露惊色。要知道,“瑚”和“琏”二字向来都是作为祭祀天地时所用的重要礼器之名啊!想当年,孝贤皇后所生的嫡子端慧太子便是被赐予了“永琏”这个尊贵无比的名字。如今,皇贵妃之子刚刚降生便获此殊荣,足见其深得皇帝宠爱,恩宠之盛令人侧目。

再看那八公主的名字——璟清,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清”字乃是我大清朝国号中的关键一字,皇帝竟毫不犹豫地将它赐予了这位小公主,这份偏爱实在是超乎寻常。如此一来,凭借着这一对备受瞩目的龙凤胎,皇贵妃馨澜在后宫之中的地位已然无人可以撼动。她不仅拥有皇帝的无尽宠爱,还因儿女双全而母凭子贵,成为了众妃嫔羡慕嫉妒却又无可奈何的对象。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温柔地凝视着眼前这对可爱至极的龙凤胎。他们粉雕玉琢般的小脸,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般娇嫩动人;那明亮而清澈的眼眸,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熠熠生辉。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心中的喜爱之情愈发浓烈起来。他情不自禁地伸出双手,轻轻地抚摸着孩子们柔软的头发,感受着那份温暖与亲切。然而,就在这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继后如懿和愉妃海兰的面容。

一想到她们二人曾经的种种恶行,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如懿的心机深沉、手段狠辣,让整个后宫都不得安宁;而海兰则表面温顺善良,背地里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恶毒心思。

只见那龙椅之上的皇帝,原本平静如水的面庞瞬间被无尽的愤怒所淹没。他的胸膛急剧起伏着,仿佛有一股汹涌澎湃的怒潮正在其中疯狂肆虐。突然之间,皇帝像是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怒火一般,猛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伴随着这一动作,他口中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喝:“来人啊!速速将十四阿哥和八公主给朕抱到养心殿来!”

这声怒吼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整个宫殿内回荡不休,惊得一众宫女太监们纷纷跪倒在地,瑟瑟发抖。而皇帝却并未因此停歇,他继续高声说道:“在皇贵妃身体尚未恢复期间,就让他们二人与朕一同吃住!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对朕的爱妃下此毒手!难不成这些心怀叵测之人,当真还有胆量连同朕也一起毒害吗?”

说罢,皇帝的目光如电般扫视过在场众人,那凌厉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一时间,整个宫殿都沉浸在了一片紧张压抑的气氛之中,无人敢出一口大气。话音刚落,宫廷内顿时一片慌乱。宫女太监们纷纷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抱起龙凤胎,朝着养心殿快步走去。一路上,众人皆噤若寒蝉,生怕稍有不慎便会触怒圣上。

皇帝看着龙凤胎被抱走,心里稍觉安稳。他来到皇贵妃床榻边,握着她的手轻声道:“爱妃,朕定护你们周全。”皇贵妃微微睁眼,虚弱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