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族长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们都不认为郑举人是在胡说,人家什么身份地位,有必要来骗他们这些泥腿子?
可见方南枝是真聪明,这本来是他方氏的姑娘。
不对,方南枝再过人,也只是个姑娘家,有什么用?又不能像秦彦一样科举?
方族长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很快,魏夫子等人也到了,都被请了进来。
这会儿客人已经来的差不多,钱凤萍都准备通知灶房上菜了。
没想到,县令大人亲自来了。
县里出了个案首,这对他来说也是业绩,秦彦只是试探递了一份帖子,县令想了想还是给面子了。
主要他还得记得,时少爷还有周老,对这个方南枝那小丫头很关照。
而秦彦是她哥哥,所以该给个面子。
“县令大人前来,实在是蓬荜生辉。”秦彦作揖行礼,恭敬道。
“不必如此,秦公子少年英才,本县来沾沾喜气。”县令笑呵呵把人拉起来。
院子里其他客人这会都站起来了,实在是不习惯。
哪有县令站着,他们坐着的道理?
老村长也起身,不动声色帮着重新给主桌上部分人换了个位置,比如方族长,就被安排到邻桌了。
秦族长这个糟老头子,村长也怕他乱说话,想支开,但没办法,秦彦姓秦,就得给他点面子。
郑举人跟着谦让半天,最后还是县令坐主位了。
“郑举人太过客气了,你能教出这样的学生,是有功之人啊。”
县令摸着胡子道。
“县令说笑了,还是孩子的天赋好,我等不过是尽了为人师的本分。”郑举人笑呵呵。
他和县令大人还是很熟的,两人时常相约着喝喝茶吃吃酒。
“可惜郑举人要走了,这松鹤书院少了一大支柱啊。”县令还是想挽留的。
县里有举人办的书院,还是很能吸引读书人的。
“我老了,精力不济了,再说县令大人教化有方,文气方面定能昌盛起来。”郑举人拍了个马屁。
“我听说郑举人还有个关门弟子?”县令也不强求,顺势转移话题。
前段时间,因为这小姑娘受伤,闹得县衙上下跟着忙了一通,他还没见过人呐。
“正是,枝枝,过来。”郑举人招呼了一声。
方南枝忙跑过来,站定后,朝着县令大人行了的儒礼。
“民女见过县令大人。”
县令见她长得白净,眼神清澈,不由心生好感:“不必多礼,我可没少听郑举人夸奖你,说你读书三两遍就能记住。”
“也没有如此厉害,要想不忘记,还是需要写两遍的。”方南枝憨笑,谦虚道。
那也足够聪明了!
县令在心底接了一句,面上笑容更盛:“那你近来在读什么书?”
“民女刚学完《大学》、在读《中庸》、《诗经》。”方南枝如实回答。
“哦,那本县可要考考你。”
县令顺势考教了她几题。
果然,《大学》的题,方南枝对答如流,《中庸》上,她也能答出来多半。
她还脸皮厚,要有真不会的就请教上县令了。
两人探讨学问,就花了一刻钟。院子里其他桌都暗戳戳看着。
一个个都惊呆了。
知道枝枝胆子大,但没想到这么大,面对县令大人一点不怯场。
再看人家这书读的,确实好啊。
没看县令大人都连连点头称赞吗?
“咳咳,县令大人,我徒弟泡茶手艺不错,不如让她给您上一杯?”郑举人适时打断。
再继续下去,就要喧宾夺主了。
县令回神,笑着应下了。
心下忍不住感慨,不愧是被周老看中的姑娘,不对,她还学了医术?
不知学的如何?
小姑娘这么点年纪,能学的过来吗?
魏清临已经笑着打趣:“看来枝枝不止是夫子的团宠,还受县令大人欣赏啊。”
以往在书院,方南枝在上大课后,夫子们很快发现她的聪明。
忍不住多关注些,再加上她长的好,一举成为夫子们最喜欢的学生。
虽然秦彦也聪明,但他年纪大点,还真比不上枝枝讨喜。
“行了,你这么大人了,还和一个八岁小姑娘争啊?”
另一人打趣。
“怕是争也争不过。对了,刘明策今日可会来?”
“他应该不会吧,自从秦彦中了童生案首消息传开,他就在书院请假了,我猜他就是为了避免见到秦彦。”
学子们压低了声音议论。
都觉得刘明策太过小心眼了,揪着那点事过不去了。
其他桌的大婶子小媳妇也在偷看他们,一个个都是读书人,穿着长袍,还有穿绸缎的,长得也不赖。
她们的闺女、妹妹、小姑子可还没成亲呐,不知道有没有希望。
各家当家的不动声色瞪了眼女人们,瞎琢磨啥呐?
人家都啥身份,咱家孩子配得上吗?
门当户对才能成亲事,可别乱来,连累秦家跟着丢脸。
就在他们大眼瞪小眼的空档,灶房的人已经开始上菜了。
一桌十四个菜,六荤六素,还有两个汤!
这菜式,可是方铜花了大价钱置办的。
先前俩孩子去魏家参加生辰宴,也吃的差不多这样,他特意问了俩孩子,又改了改整的。
之所以改,实在是魏家有些菜式用的食材太好,比如鹿肉、海参啥的,他们乡户人家弄不来啊。
总之就是高端食材没有,但家常菜做的量大实惠,样数也不少。
村里人都惊呆了,咋感觉比方家办喜酒整的还好?
菜都上好,也没人动筷,都起哄让秦彦给讲两句。
秦彦大大方方应了,站起身:“多谢夫子长辈、乡亲父老今日能来捧场。”
“我早年丧父,多亏了村里人的关照,和母亲才能活下来。”
“去年断腿,最艰难的时候,又遇到爹和枝枝,帮着支撑起这个家,让我没了后顾之忧。”
“还要感谢松鹤书院的诸位夫子和院长,是你们的悉心教导,才有秦彦今日。”
说完,他朝着众人弯腰行礼。
这一下,可给大伙感动不轻,老村长把人拉起来。
“你这孩子,这是做什么?”
村里的老人都觉得这孩子念恩情。
说起来乡里乡亲的,他们并没帮太多。顶多是在秦寡妇挑不动水的时候,帮着一起拉一下。
或者往年秋收的时候,母子俩忙不过来,村长会让自家子孙跟着干一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