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秦彦一到书院,就找到了魏夫子,说了来年想下场县试。
魏夫子没说什么,而是直接带他去找院长。
方南枝刚拿书出来,就看见哥哥来了,知道是为了科举的事,连带着都有点紧张起来。
院长听到他的想法,跟魏夫子一样,其实也没有多惊讶。
“上次你做的考试卷子我们都看过,你一直跟着魏夫子进学,既然今日来了,借此机会,稍加考教一番,如何?”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郑举人考教,身为普通学子是需要些胆量的。
秦彦面色不变:“好。”
郑举人对他这样心中很是欣赏,面上不显:“那我们去隔壁。”
“不用!”方南枝着急道,“就在这考吧先生,我也想看!”
学生想看,也没有不能看的道理,郑举人点点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思索片刻,准备纸笔。
“只这一题,你试试看。”
秦彦靠到桌边,方南枝也凑过去看是什么题。
只一道,自然是很重要的策论。
郑举人提出的问题很短:谈边境互市利弊。
魏夫子看到,都难免有些惊讶。
院长出题,少有将题目出得如此大,一般出题,都会具体到某个事件或政策、政令。
秦彦也意识到了,但他没有问,而是也开始思考。
方南枝学的内容还没了解到什么是边境互市,她见哥哥只是沉默着不动笔,渐渐的有些替他着急,但又怕打扰他,在一旁坐着捏手。
半晌,秦彦才拿起笔,在纸上一挥而就!
“边境互市,几朝之法,人与人易物,商与商通银……”
他一边写,郑举人和魏夫子已经跟着看下来,越看眼神越明亮。
秦彦谈到互市已经是几朝几代都做过的,边境和平时互通有无,因此积累不少财物。
不仅如此,两地百姓和货物的交流,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风俗,通过这种了解,朝廷也能更及时的了解动向等等,一般局势紧张,边境最先关闭的就是榷场。
谈论完互市带来的好处,秦彦笔锋一转,开始力陈弊端,郑举人明显感觉到,他从这里开始行文非常激进,谈论的内容也不像之前那样空泛。
他提出互市因为需要官府严格管理,从有时起榷场就尤其需要大量人力,但经历过几朝几代,边境又远离朝廷,出现问题也最快。
互市涉及利益,贪腐问题层出不穷,规矩繁冗……
甚至有人依靠榷场作为掩护,在边境大行黑市,贩卖禁物甚至贩卖人口、重要情报等等……
连魏夫子都尤为惊讶,秦彦下笔没有犹豫,根本不像是临时被要求进行策论,反倒像是已经对边境互市探查良久一般。
等秦彦写完最后一个字,郑举人也缓缓的呼出一口气,看向魏夫子。
两人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包含惊喜和激动的种种情绪。
方南枝见他们都不说话,虽然看她先生的样子不像是不满意,但难免还是着急,忍不住开口问。
“先生,我哥哥答的好吗?”
郑举人这才露出点笑容,将秦彦答的纸拿起来,又看了一遍,放到一边。
“别的不说,只谈这一道策论,在我知道的学生里,再好也没有了。”
秦彦的脸上也有了笑意。
考教自然是通过了,郑举人低头看了看他:“不过你这腿……”
秦彦知道这是他下场科举必然不可能避开的问题,心中早有准备。
他在郑举人和魏夫子再一次震惊的表情中,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又慢慢坐下。
今日他是吃了回春丹来的。
“我的腿在慢慢恢复,只是太久没有走动,如今要走一小段也极其劳累,需要慢慢恢复。”
魏夫子头一次听说这件事,大喜!
“太好了,我心中还一直可惜,你是如今我的学生中学问最好的一个,若是真能恢复到参加科举,为师也算是了却个心愿了!”
秦彦反倒很是不好意思:“让先生担心了。”
郑举人微微叹气。
他从第一次见面,就知道秦彦这个学生志气高,绝不是什么山村县城能留住的,只是他年纪小,又行动不便,他有意想要压一压他。
说是压一压,也没做什么,只是没有因为他的天赋而特殊关照。
不过现在……
郑举人和魏夫子又对视一眼。
“先生,你快答应哥哥吧,他很厉害的,若是一下子考中,那咱们书院可有面子啦!”
挺高兴的事情,郑举人被自己这学生弄得哭笑不得的。
“你先生怎么说也有功名在身,还真当书院教书育人是为了什么面子?”
他摇摇头,这次才看向秦彦:“这段时间,你的表现我和你的夫子也都看在眼中,你虽然年纪小,但性子沉稳,书院很少让年龄太小的学生下场,有时候也是担心他们负担不了下场的压力。”
秦彦点头:“我懂,但学生有自知之明,也知道科举并不轻松,不会好高骛远,更不会妄自菲薄。”
他的性子说出这话,确实格外能说服人。
郑举人点头:“好,我同意了。”
“太好了哥哥,太好啦!”
方南枝忍了好半天,一下子就跳起来了,比她自己能去科举还高兴似的,也就是因为毕竟是在先生面前,好歹还收敛了一些,围着她哥蹦了一圈就停了。
“还有,秦彦,从明日起,每日下学后,再来我这里学一个时辰,记得回家告诉接你的家里人。”
“好!”
秦彦心中激动,他知道,这是院长愿意用自己的精力额外给他关照了,如今除了妹妹这个学生,他还从没听说现在还有哪个学生能这样。
能得到举人的指点,他很难不激动。
方南枝也为哥哥高兴,捧着脸笑眯眯的。
郑举人看了眼自个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学生:“南枝,你跟你哥一样,来的日子也多学一个时辰。”
方南枝:啊?
笑容真的会消失。
这一日下课后回去的路上,秦彦将这件事告诉了方铜,回家之后,也在吃饭的时候告诉了他娘。
这可是大好事,全家都高兴的不行!
只有方南枝,抱着饭碗,还有点风中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