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宴会上再生变故,明玉决定陪着姐姐一同守候在旁边的亭子里。
而另一边,若兰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唯恐中途会有任何差池发生,故而并没有选择离去。
正因为如此,她们几个人都恰巧目睹了与十三阿哥结伴而来的当朝太子胤礽。
太子刚一进入府邸,众多位阿哥便纷纷迎上前去。
明玉等人见状,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屈膝行礼,齐声说道:“见过太子爷!”
明玉悄悄抬眼望去,只见刚才还一个个昂首挺胸、意气风发的阿哥们,此刻在面对太子之时,竟然无一不是颔首低眉,表示臣服之意。
她不禁再次深深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皇权的威严。
尽管这些阿哥同样身为康熙的儿子,但只因其中一人被册立为储君,另一人则成为臣子,其地位之差可谓天壤之别。
无论年龄大小,在太子面前,众人皆需恭敬地低下头颅。
这种等级分明的景象,让明玉对这个封建王朝的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太子老远就直接挥手道:“免礼。”
随后就一马当先的走在了众人前面,
“我来迟了,不过虽然刚才我人没到,但是礼物,我确是给十弟准备了的。”
只见他面带微笑地一边说着话,一边轻轻地拍起手来。
随着清脆的掌声响起,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他的身后。
不一会儿,便瞧见太子的随从缓缓地牵着一匹骏马走了过来。
那匹马高大威猛,毛色亮丽,四蹄矫健有力,一看便是一匹不可多得的良驹。
\"十弟,你不是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弄一匹马来玩一玩吗?
这不,正巧下面的人刚刚送来几匹红鬃烈马,我可是精心挑拣了许久,才选出这匹最为出色的,当作送给十弟你的生辰贺礼。\" 太子满脸笑容地说道。
众位阿哥一听此言,立刻呼啦一下子围拢过去,对着那匹马上下左右仔细地端详起来。
有的摸摸马头,有的看看马蹄,而十阿哥则显得格外激动,他快步走上前去,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轻轻抚摸过马背,感受着那光滑如丝般的皮毛。
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正心里头琢磨着呢,没想到太子爷您就给我送过来了,这份厚礼,臣弟感激不尽。\"
听到十阿哥这番话语,太子不禁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你今日生辰,孤身为你的长兄,自然得想方设法让你开心开心,咱们兄弟之间又何必如此客气?\"
明玉猛地睁大眼睛,好像有哪里不对?
与明玉的警惕不同,众位阿哥对于太子这番平易近人的话,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以往的太子孤傲跋扈,从来没将下面的弟弟看在眼里,能稍微让他放在眼里的,也不过是大阿哥直郡王罢了。
下面的弟弟稍微能让他给一个好脸色的,也就是经常跟着他办差的四阿哥胤禛而已。
后来胤禛又把十三阿哥拉到了太子面前,这才让十三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
像八九十这一类的,太子更是看都不会看一眼,老八生母卑微,老九偷奸耍滑,老十就是个憨的。
他们三人抱团,在太子那儿根本就不叫事儿。
可是,这一情况在前些日子出现了变故。
那日太子出去跑马,突然从马上栽倒下来,随后便昏迷不醒。
当时康熙急得不行,召集了所有的太医去为太子医治,不仅当日跟随太子出行的所有人,都被拷问了一遍。
更是下令彻查,言语间怀疑是下面的这些阿哥们想要害太子,若是太子再昏迷几天,估计朝堂都得被康熙闹翻过来。
还好,太子在昏迷了两日之后醒了过来,醒过来的太子虽然还是那个太子,但却在某些事情上改变了态度。
据说,太子一醒来,就看见守在他床边的康熙,眼泪顿时流了下来。
痛诉着自己不小心,竟然让皇阿玛担心忧虑,又表白自己倒下马的那一瞬间,满脑子都是悔恨。
若是他因此而去,皇阿玛该是何等伤心?
接着再各种哭诉他这些年做了太多让皇阿玛不高兴的事,他实在是太不孝了。
太子这般不顾脸面的哭诉,在其他人面前可能有失威严,可在康熙面前,那可就不一样了。
这可是他从小带到大的儿子啊,虽然以往太子的很多事情,他不是不生气。
甚至随着他年纪越来越大,对太子的警惕心也达到了最高处。
可是看到自己心爱的儿子,在自己面前向自己哭诉,康熙那颗慈父之心立马就踊跃了起来。
自此,父子俩又进入了蜜月期,康熙经常将太子招入自己的寝宫,父子俩秉烛夜谈,抵足而眠,那可以说的算是如胶似漆呀。
这让下面的阿哥顿时就失望了,要知道之前太子做的那些事,不知道有多少是他们这些人在里面拱火的。
甚至在某些时候,他们其实也察觉到了康熙对太子的忌惮。
众人都觉得再加把劲就能把太子拉下来了,哪知这突然峰回路转,人家父子俩和好了,这让下面等着撬墙角的人怎么想?
太子和康熙的这一段哭诉并没有被隐瞒,当时里面并不止太子和康熙两个人,阿哥们都有各自的渠道,所以自然知道了太子的这段表演。
众人得知了他的这番哭诉,纷纷在心里咒骂太子不当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然连脸都不要了。
不过他们也只是以为太子在康熙面前挽回形象,私下里该怎样还是会怎样。
哪知太子还真的变了,虽然不说八阿哥第二,但对外臣对他们这些兄弟,态度的确变化了许多。
大家都觉得太子是在演,过不了多久就会原形毕露,哪知这一等就等到了现在。
所以今天听到太子说这么客气的话,他们也不以为意,只是在心里默默吐槽着他们就是打造兄友弟恭人设的工具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