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清末小旗兵 > 第136章 江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付宁是最后一个下船的,他得全程跟着自己那三个宝贝箱子,生怕有一点儿闪失。

马车空间有限,他也不想再窝在狭小的车厢里,就跟车夫一起坐在车厢外面。

农历二月,京城还是寒气逼人,大风卷着黄沙天天在人们头上肆虐,而江南已经满目葱茏了。

看着满眼都是花红柳绿,吸一口空气里都是滋润的水汽,路过的茶摊上聊天的人说话都是软软的。

怪不得乾隆一辈子没事儿就往江南跑呢,特别是这个早春时节,对北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

等到了下午,付宁总算是看见江宁的城墙了,也看见了站在路边亭子里的安晨冬。

这也有一年不见了,安大人胖了不少,见到车队最前面的大有,一个劲儿的挥手。

安老夫人也很久没见到这个儿子了,当即打了帘子就要下车,被安晨冬一把扶住了,“母亲,昨天刚下了雨,地下湿滑,我们到家再说话。”

车队缓缓的又动起来了,说着地上湿滑的安大人却一连串的小跳,直奔付宁所在的马车而来,“静安!贤弟!可是把你盼来了!”

付宁从车上跳下来,迎面就被安晨冬一个熊抱,被他的兴奋情绪感染着,付宁的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上了。

他打开车厢的门,拍着那些箱子说:“慕寒兄,所有的东西我都带过来了。”

安晨冬看着箱子两眼放光,他本来想挤在付宁的车上进城的,无奈地方太小,实在是挤不下他。

最后他还是去了安老夫人的车上,跟母亲说些体己话。

付宁靠在车厢门上,怀着非常复杂的心情打量着眼前的古城,江宁就是南京。

六朝古都,繁华胜地,却也是多灾多难的地界。

当初太平天国攻打这座城池的时候,面对它的坚固防御,火炮、炸药、掘地埋雷,轮番轰炸了足足十天。

江宁从那之后变成了天京。

而到了曾国藩收复此地的时候,用的也是同样的方法。

当天京又变成江宁的时候,已经是支离破碎、遍地残垣了。

现在的城市是同治年间重建起来的,青灰色的建筑,加上在城中蜿蜒流过的水系,平白的就让人动作都轻柔起来了。

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流,各种小贩往来穿梭,拉着手寒暄的妇女,提着篮子卖鲜花的女孩儿……

付宁很难想象这么个繁华的、充满了人情味的地方,会与后来那个数字、那场屠杀紧紧联系在一起。

就在他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不可自拔的时候,马车已经停在了一座宅院门口。

安晨曦依然是一身的洋装,不过是把呢子大衣换成了轻薄的披肩。

她走到付宁跟前,站在马车下面,扬起了她花朵一般的笑脸,“付静安,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一句话把付宁的思绪拉了回来,“啊?到了?”

安晨曦看着呆愣愣的付宁,忍不住掩着嘴笑了起来,转身就跑去安老夫人那里了,只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

安晨冬亲自带着付宁往里走,车上的箱子有专人负责送进去。

安府是个不大的两进院落,后面还有个小小的花园,安晨冬自己住在前院的东厢房,后院都空着,这次安老夫人就住进去了。

整个儿院子的东边有个小小的跨院就是客房,付宁被安排在了那里。

大家一路舟车劳顿,都先各自盥洗一番,然后才是正式的见面呢。

付宁跟着一个小厮走进了东跨院,迎面方正的粉墙边上是一丛翠竹,另一侧种了几棵兰花,一眼看过去像幅画儿似的。

右手边是两间客房,从院门到房门有一道连廊,风雨天也能有廊下听雨的雅致。

付宁的箱子放在书房地上,而卧室里新换的被褥上还有阳光的味道。

把这一路上的灰尘洗去,他从自己的行李里拿出一身夹丝棉布的长袍换上。

这次出门他带了几件小吴留给他的衣服,不说样式,衣料都是好的。

他是安晨冬请来的客人,穿得破破烂烂的那是扇主人的脸呢,先敬衣裳后敬人是常情。

都整理好了,大有过来请他,说是老夫人在后院摆了席,大家一起洗个尘。

吃饭的只有安家母子和付宁三个人,席面上除了鸭子、干丝、狮子头这些本地特色,还有好几道京城的菜色。

安晨冬的筷子拿起来就没放下,一边吃一边跟母亲抱怨,说是南边的饭菜他吃得不合胃口,菜里总是放糖,吃起来不对味儿。

再加上在讲习所当教习,运动量比在京城少了不少,以至于他长胖了这么多。

听得安老夫人一个劲儿的给他碗里夹菜,还说这次回京城的时候,把厨子给他留下。

付宁觉得还行,虽说是腻了点儿,但是油水足啊,太适合他这种平时粗茶淡饭的人了。

所以这一桌子上的两个大小伙子呼噜呼噜吃得香,筷子所过之处皆如风卷残云。

等到吃完了饭,安晨冬才告诉付宁,过几天他要订亲了,这次是特意请他来帮忙,到时候要一起去送聘书和礼书的。

他这个举动无疑是把付宁放在了挚友的位置上,只有关系够亲密的人才能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这样的大事里。

付宁真的有些受宠若惊,连声恭喜是肯定的,同时也嗔怪安晨冬不早说,他这次来也没给他准备什么贺礼。

安大人摆了摆手,一指跨院,说付宁带来的种子和各种材料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安老夫人见他们聊得热络,也非常高兴,拉着付宁说,“我这个儿子,自小就是个书呆子样儿,在京城待得也不顺当,却没想到交到了你这么个好朋友。”

要订亲,自然有很多事情要忙,安老夫人每天早出晚归拜访族中的长辈,还要跟平辈的妯娌走动,忙得脚不沾地。

安氏一族在江宁的几家人都住在附近,当初给安晨冬买这处宅子,也是以跟族人抱团为第一条件的。

而付宁则是把带来的东西一一整理出来,等安大人散学之后,两个人一起讨论。

从金莲薯两次自交之后的性状,到各个玉米品种的优缺点,书房里的表列了一张又一张。

工作之余,付宁也问了问安晨冬订亲的事儿,发现这位仁兄居然害羞得很,这个话题说不了几句,耳朵尖儿就能红透了。

他的恶趣味也上来了,没事就要打趣几句,然后看着安大人红着脸到处跑,自己则是在原地哈哈大笑。

不过,付宁在今年的试验田规划上犯难了,按照他们两个的计划,今年至少有八种玉米要正常种植,获取它们的生长数据。

还有几种玉米要完全自交,看看能不能把最好的那部分性征突出出来。

可是他自己一个人完全干不过来,地方也不够啊!

当他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安晨冬看着他半天没说话,最后憋出来一句,“你真的想要自己干来着?”

看着付宁一点头,安晨冬用手抹了一把脸,又在眉心捏了几下,“静安,你是不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这些活儿,就算你是头骡子,也干不出来啊!”

“那怎么干?”

安晨冬一指他,“幸亏我把你请过来了,走,跟我去找我娘。”

付宁不知道去干什么,但是乖乖的跟在安大人身后往后院走。

正赶上安老夫人刚刚从外面回来,一路走一路跟自己心腹的妈妈说着话,一看见他们立马就把嘴闭上了。

付宁直觉这里面肯定有事儿,但是安晨冬一点儿察觉都没有,直接走过去问:“娘,咱家宣化那边的庄子有几个?能给我一个不?”

家底厚就是不一样!

付宁开始羡慕嫉妒恨了,一个庄子是说要就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