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压抑了太久,中原大地自崖山之役遭受的百年屈辱,不是每家每户死几个人,摔了头胎就能描述清楚的。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不知道是哪个明军喊了一声,然后满场的人都跟着振臂高呼。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这句还是宋濂在 《奉天北伐讨元檄文》中写道:“......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朱标自己都热血沸腾,他看着这些眼中有着浓烈杀气的明军,一双双仇视的眼眸,这双眸子背后是悔恨,悔恨当初鞑子破家之后,自己没有保住一家妻儿老小的命。是屈辱,屈辱全村老少爷们娶亲,结发妻子的初夜尽然都给了村里的蒙古甲长,是嗜血,嗜血在战场上没有多割下几个鞑子的头颅。

朱标听得嗓子发甜,猛的喊出一声。

“明军威武!”

“将军威武!”

“明军威武!”

“皇上万岁!”

此时就是朱标让这些军士即刻赴死,眼前将士也不会眨一下眼睛,这就是士气。

朱标知道,这句明军威武,就是大明百战之兵的崇高荣誉!就相当于后世的部队政委那句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此时工棚的角落上,有两个人,一位老者,旁边还有一个中年人正看着朱标这边。

“保儿,你看标儿弄得不错啊,听得咱又想起了当年咱还是朱大帅,和鞑子拼的时候。”

“皇上,末将也是啊,多少人都做了鞑子的刀下鬼。”

“哎,是啊。”

这二位就是朱元璋和李文忠,朱标和李景隆怎么也不会想到各自的父亲正在看着自己。

“咱瞧着标儿和九江,就想起了咱年轻的时候,那会你也就和他们差不多大,每次打仗都拼的一身伤回来,你舅母每次给你收拾伤势都得掉眼泪,咱记着端进去的净水,端出来的时候就是一盆血水,这些年箭伤十七处,刀伤那就更是不说了。”

“保儿,这些年苦了你了。”

“你舅母看着伤好了,心刚放下,咱又把你送了上去,回来又是一身伤。”

“咱也心疼啊,也害怕,害怕咱对不住二姐啊。”

此时的李文忠也是默默流泪啊,看着眼前的景象,看着朱标旁边的李景隆。听着自己旁边朱元璋的话,百战之后早已坚若磐石的心也揪了起来。

“舅舅,您还记着这些!”

是啊,李文忠是朱元璋二姐朱佛女的亲儿子,也就是老朱的亲外甥啊。朱元璋刚才说的舅母,自然就是马皇后了,不过那时的朱元璋还是朱大帅,不是朱皇帝。

“嗨,娘亲舅大,咱咋能不记得这些呢!!”

这声舅舅自己已有十三年没有叫过了,此时李文忠想起了自己的娘亲,娘亲故去已经有二十八年了。这些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早就忘了当初那个跟着爹没了娘的保儿了。

“行了,你都年过四十的岁数了,还流上眼泪了,都是国公了,你儿子还在那呢。”

“嘿嘿,皇上就不要笑俺了。”

“嗯,你那九江不错,到左军都督府当值吧。”

“臣替犬子谢过陛下。”

皇家就是这样,前一秒是骨肉亲情,可是后一秒就是君臣之道。不过老朱能给曹国公李文忠说这些,足见对其的重视程度。

此时的朱标更像是一员大将,豪气冲天。

“拿枪来!!!”

李二狗赶忙将自己刚试过的新式火绳枪双手献了上去,朱标对这火绳枪自然是轻车熟路,填药装丸,举枪射击,百步穿杨,一气呵成!

将士们高喊着,“中、中、中”。

“哈哈哈,这小子玩枪比咱玩的好。”

朱元璋远远的看着朱标举枪射击,不禁的笑了起来。

“皇上,太子是天之骄子,身上自有龙虎气,这倒也不足为奇。”

“保儿这些年也学会这场面话了。”

李文忠潺潺一笑,心想为官为将这么些年要是这点都说不出来,那不叫别人笑话。

“走吧,咱还忙着呢。”

两人就这样悄悄的走了,其实在朱标提出建议之时,朱元璋和李文忠二人就在来的路上了。主要是老朱自己也好奇,自家老大这火器咋样。

这火绳枪算是成功了,朱标又给李景隆说了一下将通条加到枪管之下,有个卡槽夹住,用的时候拿下来,不用的时候直接按上去,也掉不下来。

还有朱标突然脑子里想起了“刺刀”!!!

这东西可是一样的利器,有一些弹丸之地尤其擅长,这要是现在也加在火绳枪上,不等于是如虎添翼嘛?

“李景隆,你说的那个好铁匠呢?”

朱标想起了那对铁匠父子,李景隆自然知道说的就是周老汉父子。

“周老汉!”

“小人在。”

周老汉赶忙跑了过去,今天的他心中也是无比的震撼,打了一辈子的铁,鞑子见过,义军见过,明军也见过。自己打好的刀估计都不知道收了多少鞑子的命,但是自己今天才感觉到,那些人是如何心揣恨意,然后舍生忘死的冲向敌阵的。

今天在场的明军也给了这些工匠极大的震撼!!!

“周老汉,想想是否可以将一柄利器加在枪口之处,那样的话既是火器,也是兵器。”

“太子殿下,此法可行!”

周老汉都想骂自己,这样的想法自己一个老铁匠怎么就想不到呢?

“好,那就先试试看,至于样式嘛,就做成长约一尺长(明代一尺约32cm),三面血槽,顶部为夹,三面为刃,可刺,还有可以拆卸,用时上抢,不用之时犹如匕首一般。”

“小人遵命!”

朱标按着后世鼎鼎大名的“三棱军刺”的模样说了出来,旁边一众工匠、军士心里都默默称赞朱标的这一想法。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后的大明靠着朱标设计出来的火绳枪,创下了万年之基业,也让中华之地真正的挺起了脊梁。

朱标回了皇宫,临走之时,将李景隆叫到身边。

“九江,火绳枪的事情一定要抓紧实现量产,孤这段时间就会上奏父皇,你这边所需工匠、银两直接找户部、工部,他们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