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勇说:“这有啥好办法,自然是多用肥料,再不行换换品种,亩产量就上去了?”

赵大喜摇摇头:“换品种还是算了,我们自产自种的稻花香米,口感特别香,好吃的很。”

刘夏莲提议:“没实地考察,空口无凭的说那是瞎扯,等一会去地里看看再定吧。”

赵家村的水田在村南,距离村子大概有两公里还多,赵大喜开着拖拉机,带着众人过来看,偌大一片水田浩浩荡荡,此时已经是秋季,不过稻子还绿着,距离收割还有一定的时间。

“我们村里的水田挺多,总数大概八千亩,这一块是五千亩,平均到个人,一个人也有二亩地。一家多的十来亩,少的也有五六亩。现在肥料多的好地,亩产六百斤左右的稻子,差点的亩产四百来斤。”

刘夏莲思索片刻,给赵大喜安排:“粮油自古不分家,榨油厂加个项目,稻谷脱粒加工成大米。稻糠是重要的饲料,这个生意稳赚不赔。想要粮食增产,还是肥料,大牲口想要增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骡马价格也贵,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但是猪、羊完全有条件快速发展。村里重点培养几户母猪养殖户,专业繁殖小猪,如此一来一两年的时间,村里一年就能出栏肥猪五六千头。有了肥料,稻田的产量稳定增加二百斤不成问题吧。第二个是发展稻田鱼,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养稻花鱼,村里配套几个鱼苗场,主要是繁殖鲫鱼苗、鲤鱼苗,如此一来插秧之后放鱼,收稻之后收鱼,每亩稻田能多收一二百的鱼。”

赵大喜听完很高兴:“对于师傅说的前几条我完全接受,立刻就着手办理。但是对于稻田养鱼我有点不敢干。”

“噢,这是为何?”

“夏季高温天气容易晒死,那个时候水太少,鱼容易死。不瞒你说,上一任村长,就是因为推广稻田养鱼不成功,被村民赶下来的。”

刘夏莲笑道:“你这是怕了,稻田养鱼第一条嘛是能多产鱼一百多斤,就按照五毛钱一斤算,也是五六十块。第二条,鱼产生的肥料能让水稻多增产二百斤,而且生产的大米明显的口感更好,这叫做鱼稻共生,稻田鱼。至于你说的夏季死鱼的问题那是不会养造成的,今年我在家我家五十亩稻田养了,产量惊人,因为投喂了饲料,产量了一万多斤鱼。”

赵大喜瞪大了眼睛,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师傅,你们是怎么养的,夏季高温的时候还不死鱼?”

“你看看这个田字怎么写,口中间有个十字,这不就是咱们的祖先们在稻田养鱼的时候挖的鱼沟吗,无需挖多深,比普通的地面加深三十厘米就足够了,横竖几条鱼沟,一来方便喂食,二来方便捕捉。稻田养鱼的难点不在这,而是在育苗上,准备几个鱼塘,看看能不能搞到培育鱼苗的人,如果能培育出鱼苗来,完全可以养。”

赵勇笑道:“大喜,婆婆妈妈,这可不像是你的性格。卖家电说干就干,干起那不也是轻松自在。我给我小舅子开了两家录像厅,一天净利润也有个四十块,月入一千多,那小子爽疯了。母鲤鱼甩子一次几十万颗,搞个几百条大鲤鱼,小鱼苗不就出来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简单的事情吗?”

“大勇说的是,我堂叔养鱼的,不过全是大鱼塘,听说搞鱼苗还得建造温室大棚的鱼塘,我仔细考虑一下再定吧,我感觉前期投资也不少。”

稻田养鱼各家各户自家挖自家的鱼沟,这个无需村里投资,第一年宣传一下,养个三两千亩就行。投入鱼苗一亩地按照十斤算,一亩成本也不过十来块钱,没多大风险。

主要还是鱼苗的培育技术这是难题,需要慢慢来吧。

刘夏莲指了指南部的大山:“明天咱们去趟南面那山,看看能有什么大收获吗。”

下午三点来钟左右,三十辆拖拉机都已经装的满满当当了,绳子捆好。

车队长崔永川每辆车挨个检查一遍,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了这才放心。

其实从这里到吉省的省城没有多远,比到刘夏莲李家屯要近很多,大概也就是三百多公里。

唯独一点比较麻烦,省城火车站的在市中心,拖拉机车队要想进城只能是在晚上,想要大队出城也必须赶在早上七点前,过了这个点那是要罚款的。

一车货赚才赚几个钱,罚款,那是万万不行的。

“小崔,这一路辛苦你们了。估计抵达车站也得半夜了,沿路多休息几次,装货完成后,你带领车队回去睡一天,后天一大早你们再回来,明白不?”

“那岂不是耽误了一天的货?”

“这你不用管了,司机们也不是铁打的,我们赚钱是为了美好生活,不是为了玩命。明天我姐夫的车队有二十辆五零大拖拉机来这边送货,刚好装一车回去。”

“好嘞,那我们出发了。”

赵大喜那办事真稳妥,把民兵连长叫来,开上赵大喜的吉普车,带上四个全副武装的民兵,那都是拿五连发的,沿路护送,一直护送出龙江省,进入吉省才能回来。

至于财务、会计、五名分拣工人,这七个人就在这边休息一天,明天这个时候才会有车队到。

赵大喜可太眼红刘夏莲的拖拉机车队了,这年头车少,大拖拉机是主要运力,尤其是上海五十零拖拉机,轻轻松松五吨货,一旦组成车队之后能为大单位拉货,这利润可不低。

一辆拖拉机,一年赚的钱差不多能买一辆新车了。

“师傅,你那个养猪场办的怎么样了,起来了没?”

刘夏莲摇摇头,又点点头:“野猪养殖场起来,我就娘管理的那个,母猪六十头了,小猪三百多头。一年怎么也能出栏五六百头,但是黑猪养猪场才刚刚办起来,不过采取的是农户养殖的模式,让农民参与进来。养殖场只负责培育小猪,生长到三四十斤,村民们拉回家去饲养,然后等生长大了再统一销售。”